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三角形的两边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3,4,8B.5,6,11C.5,6,10D.4,5,9
2、如图,钝角中,为钝角,为边上的高,为的平分线,则与、之间有一种等量关系始终不变,下面有一个规律可以表示这种关系,你发现的是( )
A.B.
C.D.
3、如图,在△ABC中,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D=15°,则∠A的度数为( )
A.30°B.45°C.20°D.22.5°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1,6,6B.2,3,5C.3,4,8D.5,6,11
5、以下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B.,,C.,,D.,,
6、若三角形的两边a、b的长分别为3和4,则其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
A.3<c<4B.2≤c≤6C.1<c<7D.1≤c≤7
7、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3,5B.4,4,8C.3,4.8,7D.3,5,9
8、已知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a,b,c的值可能分别是( )
A.1,2,3B.3,4,7
C.2,3,4D.4,5,10
9、已知,一块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则等于( )
A.140°B.150°C.160°D.170°
10、王师傅用4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
A.0根B.1根C.2根D.3根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图,在中,,点D是边上一点,将沿直线翻折,使点B落在点E处,如果,那么等于______度.
2、已知两个定点A、B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到点A、B距离之和为4厘米的点的轨迹是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AE∥BD,∠1=88°,∠2=28°.则∠C=_____.
4、如图,AB=DE,AC=DF,BF=CE,点B、F、C、E在一条直线上,AB=4,EF=6,求△ABC中AC边的取值范围.
5、如图,∠ACD是△ABC的外角,∠ABC的平分线与∠ACD的平分线交于点A1,设∠A=.则∠A1=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阅读填空,将三角尺(△MPN,∠MPN=90°)放置在△ABC上(点P在△ABC内),如图①所示,三角尺的两边PM、PN恰好经过点B和点C,我们来研究∠ABP与∠ACP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1)特例探索:
若∠A=50°,则∠PBC+∠PCB= 度,∠ABP+∠ACP= 度.
(2)类比探索:
∠ABP、∠ACP、∠A的关系是 .
(3)变式探索:
如图②所示,改变三角尺的位置,使点P在△ABC外,三角尺的两边PM、PN仍恰好经过点B和点C,则∠ABP、∠ACP、∠A的关系是 .
2、已知:如图,△ABC中,∠BAC=80°,AD⊥BC于D,AE平分∠DAC,∠B=60°,求∠AEC的度数.
3、一个零件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应等于75°,和应分别是18°和22°,某质检员测得,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请你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
4、如图1,我们把一副两个三角板如图摆放在一起,其中OA,OD在一条直线上,∠B=45°,∠C=30°,固定三角板ODC,将三角板OA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记旋转角∠AOA'=α(0<α<180°).
(1)在旋转过程中,当α为 度时,A'B'OC,当α为 度时,A'B'⊥CD;
(2)如图2,将图1中的△OAB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到△OA'B'的位置,求当α为多少度时,OB'平分∠COD;
拓展应用:
(3)当90°<α<120°时,连接A'D,利用图3探究∠B'A'D+∠B'OC+∠A'DC值的大小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5、如图,ABCD,∠BAC的角平分线AP与∠ACD的角平分线CP相交于点P,求证:AP⊥CP.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
【详解】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A、3+4=7<8,不能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5+6=11,不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5+6=11>10,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符合题意;
D、4+5=9,不能够组成三角形,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
2、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依次推理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由三角形内角和知∠BAC=180°-∠2-∠1,
∵AE为∠BAC的平分线,
∴∠BAE=∠BAC=(180°-∠2-∠1).
∵AD为BC边上的高,
∴∠ADC=90°=∠DAB+∠ABD.
又∵∠ABD=180°-∠2,
∴∠DAB=90°-(180°-∠2)=∠2-90°,
∴∠EAD=∠DAB+∠BAE=∠2-90°+(180°-∠2-∠1)=(∠2-∠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及三角形的高的定义,解答的关键是找到已知角和所求角之间的联系.
3、A
【解析】
【分析】
由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再结合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可得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 ∠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熟练的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结合等量代换得到是解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
【分析】
根据构成三角形的条件逐项分析判断即可.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根据原理分别计算两条较短边的和与最长边比较,再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解:A. 1+6>6,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 2+3=5,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 3+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0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则的度数是,如图,已知△ABC中,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