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则的度数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 B.三角形的外角都比锐角大C.三角形的内角没有小于60°的 D.三角形中可以有三个内角都是锐角2、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3 4 8 B.4 4 10 C.5 6 10 D.5 6 113、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2、4、7 B.4、5、9 C.5、8、10 D.1、3、64、如图,于点,于点,于点,下列关于高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是边上的高 B.在中,是边上的高C.在中,是边上的高 D.在中,是边上的高5、若三条线段中a=3,b=5,c为奇数,那么以a、b、c为边组成的三角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6、如图,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若∠A的度数为110°,∠D的度数为40°,则∠AOD的度数是( )A.50° B.60° C.40° D.30°7、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和7cm,则下列长度的线段中能作为第三边的是( )A.3cm B.4cm C.7cm D.10cm8、如图,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B. C. D.9、如图,,,则的度数是( )A.55° B.35° C.45° D.25°10、以下长度的线段能和长度为2,6的线段组成三角形的是( )A.2 B.4 C.6 D.9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ABC中,AD⊥BC于点D,BD=CD,若BC=6,AD=4,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2、如图,点A、B在直线l上,点C是直线l外一点,可知CA+CB>AB,其依据是 _____.3、如图,已知∠A=60°,∠B=20°,∠C=30°,则∠BDC的度数为_____.4、如图,线段,垂足为点,线段分别交、于点,,连结,.则的度数为______.5、在中,若,则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若∠BAC=50°,∠ABC=60°.求∠DAC和∠BOA的度数.2、如图所示,在一副三角板ABC和三角板DEC中,,,∠B=30°,∠DEC=∠DCE=45°.(1)当AB∥DC时,如图①,的度数为 °;(2)当与重合时,如图②,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当= °时,AB∥EC;(4)当AB∥ED时,如图④、图⑤,分别求出的度数.3、如图,点A和点C分别在的边BD,BE上,并且,.(1)直接写出BC的取值范围;(2)若,,,求的度数.4、已知射线是的外角平分线.(1)如图1,当射线与的延长线能交于一点时,则 (选填“>”“<”或“=”),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时,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5、已知直线MNPQ,点A是直线MN上一个定点,点B在直线PQ上运动.点H为平面上一点,且满足∠AHB=90°.设∠HBQ=α.(1)如图1,当α=70°时,∠HAN= .(2)过点H作直线l平分∠AHB,直线l交直线MN于点C.①如图2,当α=60°时,求∠ACH的度数;②当∠ACH=30°时,直接写出α的值.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结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含义与大小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三角形的外角不一定大于它的内角,锐角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大于内角,故A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外角可以是锐角,不一定比锐角大,故B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内角可以小于6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为: 故C不符合题意;三角形中可以有三个内角都是锐角,这是个锐角三角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的内角与外角的含义与大小,掌握“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是解本题的关键.2、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各选项分析判断求解即可.【详解】解:A.∵3+4<8,∴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4+4<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5+6>10,∴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5+6=11,∴不能组成三角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逐项判断即可得.【详解】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B、,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C、,能构成三角形,此项符合题意;D、,不能构成三角形,此项不符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是解题关键.4、C【解析】【详解】解:A、在中,是边上的高,该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在中,是边上的高,该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中,不是边上的高,该说法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在中,是边上的高,该说法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高的定义,熟练掌握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到合题意的边,进而求得三角形的个数.【详解】解:c的范围是:5﹣3<c<5+3,即2<c<8.∵c是奇数,∴c=3或5或7,有3个值.则对应的三角形有3个.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求解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再利用角的和差关系可得答案.【详解】解: 将△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80°得到△OCD, ∠A的度数为110°,∠D的度数为40°,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旋转的性质,掌握“旋转前后的对应角相等”是解本题的关键.7、C【解析】【分析】设三角形第三边的长为x cm,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找出符合条件的x的值即可.【详解】解:设三角形的第三边是xcm.则7-3<x<7+3.即4<x<10,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应用.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8、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D、BE、CF是△ABC的三条中线,∴AE=EC=AC,AB=2BF=2AF,BC=2BD=2DC,故A、C、D都不一定正确;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线的定义: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此边所对顶点的连线叫做三角形的中线.9、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对顶角相等求解即可.【详解】解:设AD与BC相交于O,则∠COD=∠AOB,∵∠C+∠COD+∠D=180°,∠A+∠AOB=∠B=180°,∠C=∠A=90°,∴∠D=∠B=2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解答的关键.10、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逐项分析判断即可.【详解】解:设第三边的长为,已知长度为2,6的线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即,根据选项可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构成三角形的条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6【解析】【分析】如图,先标注字母,证明可得从而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先标注字母, AD⊥BC于点D,BD=CD, BC=6,AD=4, 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高,中线与面积的关系,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是解本题的关键.2、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点A、B在直线l上,点C是直线l外一点,∴A、B、C可以构成三角形,∴由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得到:CA+CB>AB,故答案为: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熟知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3、110°##110度【解析】【分析】延长BD交AC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延长BD交AC于点E,∵∠DEC是△ABE的外角,∠A=60°,∠B=20°,∴∠DEC=∠A+∠B=80°,则∠BDC=∠DEC+∠C=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作辅助线DE是解题的关键.4、270°##270度【解析】【分析】由题意易得,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进行求解.【详解】解:∵,∴,∴,∵,且,∴,同理可得:,∴,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垂直的定义及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垂直的定义及对顶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5、65°##65度【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在中,,∵,∴,∴;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三、解答题1、∠DAC=20°,∠BOA=125°【解析】【分析】先求出∠C=70°,因为AD是高,所以∠ADC=90°,又因为∠C=70°,所以∠DAC度数可求;因为∠BAC=50°,∠C=70°,所以∠BAO=25°,∠ABC=60°,BF是∠ABC的角平分线,则∠ABO=30°,故∠BOA的度数可求.【详解】解:∵∠BAC=50°,∠ABC=60°∴∠C=180°-∠BAC-∠ABC=70°∵AD⊥BC∴∠ADC=90°∵∠C=70°∴∠DAC=180°−90°−70°=20°;∵∠BAC=50°,∠C=70°∴∠BAO=25°,∠ABC=60°∵BF是∠ABC的角平分线∴∠ABO=30°∴∠BOA=180°−∠BAO−∠ABO=180°−25°−30°=125°.【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2、(1)30;(2)DE∥AC,理由见解析;(3)15;(4)图④∠DCB=60°;图⑤∠DCB=120°;【解析】【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解即可;(2)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证明即可;(3)根据AB∥EC,得到∠ECB=∠B=30°,即可得到∠DCB=∠DCE-∠ECB=15°;(4)如图④所示,,设CD与AB交于F,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FC=∠EDC=90°,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CB=180°-∠BFC-∠B=60°;如图⑤所示,延长AC交ED延长线于G,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A=60°,再由∠ACB=∠CDE=90°,得到∠BCG=∠CDG=90°,即可求出∠DCG=180°-∠G-∠CDG=30°,则∠BCD=∠BCG+∠DCG=120°.【详解】解:(1)∵AB∥CD,∴∠BCD=∠B=30°,故答案为:30;(2)DE∥AC,理由如下:∵∠CBE=∠ACB=90°,∴DE∥AC;(3)∵AB∥EC,∴∠ECB=∠B=30°,又∵∠DCE=45°,∴∠DCB=∠DCE-∠ECB=15°,∴当∠DCB=15°时,AB∥EC,故答案为:15;(4)如图④所示,设CD与AB交于F,∵AB∥ED,∴∠BFC=∠EDC=90°,∴∠DCB=180°-∠BFC-∠B=60°;如图⑤所示,延长AC交ED延长线于G,∵AB∥DE,∴∠G=∠A=60°,∵∠ACB=∠CDE=90°,∴∠BCG=∠CDG=90°,∴∠DCG=180°-∠G-∠CDG=30°,∴∠DCB=∠BCG+∠DCG=12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互补等等,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条件.3、(1)1<BC<9;(2)60°【解析】【分析】(1)根据AB、BC、AC构成三角形,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得解;(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求即可.【详解】解:(1)∵,,∴AC+AB=9,AC-AB=1,∵AB、BC、AC构成三角形,∴AC-AB<BC<AC+AB,即1<BC<9;(2)∵,∴,∵,∴,∵∠ACE是△ABC的外角,,∴.【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外角性质,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外角性质是解题关键.4、(1)>,见解析;(2)∠BAC=∠B,见解析【解析】【分析】(1)延长BA与射线CD交于点F,根据CD平分∠ACE,可得∠ACD=∠ECD,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BAC=∠ECD+∠AFC,∠ECD=∠B+∠AFC,得出∠BAC=∠B+2∠AFC即可;(2)根据CD∥BA,可得∠BAC=∠ACD,∠B=∠ECD,根据CD平分∠ACE,解得∠ACD=∠ECD即可.【详解】解:(1)>理由:如图,延长BA与射线CD交于点F,∵CD平分∠ACE,∴∠ACD=∠ECD,∵∠BAC=∠ACD+∠AFC=∠ECD+∠AFC,∠ECD=∠B+∠AFC,∴∠BAC=∠B+2∠AFC,∴∠BAC>∠B;(2)∠BAC=∠B,证明:∵CD∥BA,∴∠BAC=∠ACD,∠B=∠ECD,∵CD平分∠ACE,∴∠ACD=∠ECD,∴∠BAC=∠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定义是解题关键.5、 (1)20°(2)①∠ACH=15°;②α=75°【解析】【分析】(1)延长BH与MN相交于点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H=∠HBQ=7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可得AHB=∠HAN+∠ADH,代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①延长CH与PQ相交于点E,如图4,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出∠BHE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可得∠HBQ=∠HEB+∠BHE,即可得出∠HEB的度数,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②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HE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和∠HBQ=∠HEB+∠BHE,即可得出答案.【小题1】解:延长BH与MN相交于点D,如图3,∵MN∥PQ,∴∠ADH=∠HBQ=70°,∵∠AHB=90°,∴∠AHB=∠HAN+∠ADH,∴∠HAN=90°-70°=20°.【小题2】①延长CH与PQ相交于点E,如图4,∵∠AHB=90°,CH平分∠AHB,∴∠BHE=∠AHB=45°,∵∠HBQ=∠HEB+∠BHE,∴∠HEB=60°-45°=15°,∵MN∥PQ,∴∠ACH=∠HEB=15°;②α=75°.如图4,∵∠ACH=30°,∴∠HEB=30°,∵∠AHB=90°,CH平分∠AHB,∴∠BHE=∠AHB=45°,∴∠HBQ=∠HEB+∠BHE=30°+45°=75°,∴α=7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应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计算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21页。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的中线,,则的长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