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3 重力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力7.3 重力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1)
周次
第 周
课时
第 课时
课型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以及重锤线的应用;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2.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地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
难点
重心、重锤线的应用.
教具
多媒体课件、重锤、细线、橡皮、弹簧测力计、钩码(一盒)、刻度尺等.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进行新课】
认识重力、重力的大小
1.认识重力
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物理学中把地球的这种吸引作用叫做引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
有的物体所受重力大,有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小。
总结:
(1)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9.8N),这个定值用g表示.
(3)用公式表示为:G/m=g(或G=mg)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G——重力——牛顿(N);m——质量——千克(kg);
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在不同的星球上数值也不同,如在月球上,g月= g地.
例题 (用多媒体展示)一块质量为0.5 kg的冰,它所受的重力为 N.若它遇热融化成水,水受到的重力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解析:根据公式G=mg可得,冰的重力G=0.5 kg×9.8 N/kg=4.9 N.若冰遇热融化成水,水的质量不变,受到的重力也不变.
答案: 4.9 不变
巩固
练习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课堂
小结
注意:g是重力G与质量m的比值,就地球上某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常数.但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并不是不变的,因为g值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赤道上g值最小,在两极上g值最大,g=9.8N/kg是个平均值,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g
作业
第14页1,2
板书
设计
板书:重力的大小:
(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
(2)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约为9.8N/kg.
(3)用公式表示为:G/m=g (或G=mg),g取9.8N/kg.
课后
反思
备课组
长签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7.3 重力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自然段的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重力的三要素,重力的由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7.1 力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ppt3,ppt4,ppt5,ppt6,ppt7,ppt8,ppt9,ppt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7.3 重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