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756612/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2pptx、统编语文六下第4单元《古诗三首》课时1pptx、10古诗三首石灰吟mp3、10古诗三首竹石mp3、10古诗三首马诗mp3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本单元导语中引用了表现宋代爱国将领文天祥视死如归、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看看着三首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马 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同学们,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勇敢、成功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它是一首写古代战马的唐诗。
李贺的《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组诗,共有二十三首,这首诗是其中的一首。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这首诗。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人,有“诗鬼”之称,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合称唐代“三李”。 主要作品:《昌谷集》,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
听老师范读,想象怎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各”是夂,首笔撇较短,横撇和捺要舒展。
借助课文注释,一人逐句说诗意,另一人认真倾听。如果同桌说得不够准确,倾听者可以帮助纠正;如果说得不全,倾听者可以帮助补充。提示:
结合朗读指导,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朗读指导:诗句中如雪的沙漠和如钩的弯月带给人们清冷和悲凉的感觉,因此我们在朗读这两句诗的时候要重读“沙如雪”和“月似钩”读出“清冷、凄凉”的意境。
温馨提示:想象一下千百年前边塞战争场面是什么样子的。
参考答案: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金钩似的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白皑皑的雪。
结合朗读指导,读读诗句,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匹怎样的马?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朗读指导:重读“何当”,读出诗人无法实现报国志向的失落心情。
看到一匹戴上了金络脑的马。
你是从哪个词想象到的?
你们从这句诗里想象到了什么场景呢?
看到一匹在战场上驰骋的战马。
战马披挂上阵、身姿矫健的样子。
你看到的画面真的存在吗?
不是真的存在的。诗句中“何当”一词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期待着骑上戴着金络脑的战马驰骋在战场上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心情。所以这种画面不是真实地存在的。
让我们查查资料,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马诗》。
结合课前查阅的诗人生平资料想一想:李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只为了写马的矫健吗?
诗人李贺少年成名,声名远播,但仕途失意,始终不能大展宏图。这首诗名为咏马,实则咏人,诗人借咏马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我们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尽可能读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的心情。(重点)
阅读下面的《马诗》(其四),想一想与刚学的《马诗》 (其五)有什么异同。
马诗(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总结:这两首古诗都是诗人借写马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两首诗所展示的马有所不同,课文写的是一匹矫健的战马,而《马诗》(其四)写的却是一匹瘦马。虽然两首诗所描写的马不同,但都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李贺的《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马诗》表达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壮之情,同时也有不被赏识的苦闷之情。诗从不同侧面描写了马。在表达方法上有咏物言志的特点。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 yān yàn)
( yān yàn )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然后打“√”。
1、万象更新A.更加( ) B.变更( ) C.又、再( )
2、日夜不绝A.穷尽( ) B.走不通的( ) C.断绝(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灰吟,一诵――少年抒怀,三诵――临刑陈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石灰吟》,完整版PPT课件免费下载,优秀PPT背景图搭配,精美的免费ppt模板,轻松备课,欢迎免费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石灰吟图片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石灰的自述,了解作者,了解背景,初读古诗,石灰吟,书写指导,注意停顿,整体感知,精读古诗,坚定不移的信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