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第3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竹石》。能够默写《竹石》。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竹石》。能够默写《竹石》。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三课时
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背诵《石灰吟》,说说诗歌内容。
2.导入新课:在诗人的笔下,赋予了马和石灰特有的品格。清代诗人郑燮对竹子情有独钟,他画了一幅《竹石图》,并且还在画上题写了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看看郑燮笔下的竹子又有怎样的品格。(出示《竹石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旧知引入,既巩固所学,又引出新课学习的主旨。以探究竹子的品格为切入点,直入学习重点,学习目标明确。
解读诗题,了解诗人
1.读题目,你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了解作者。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年间秀才,雍正年间举人,乾隆年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燮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是我们了解古人、解读古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可以更准确深入地把握古诗的主题和情感,所以要尽可能地将学生置身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中。
三、感知体验,初读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纠正字音。
(3)指名读。
强调“坚劲”的读音是jiān jìnɡ。
2.标出停顿,读通读顺。
3.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设计意图】诗最重要的是意境,只有读通、读顺,才会理解诗意,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读熟古诗。
四、合作学习,读诗悟情
1.朗读古诗,结合古诗及注释,默读古诗,分析古诗的含义。
(1)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能找出来吗?
“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形象,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通过“咬定”一词,把竹子拟人化,用力地咬着不松口,说明可扎根破岩的坚定。竹子暗喻人立场坚定。
(2)齐读后两句诗,借助注释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折磨;打击;坚定挺拔;任凭;你遭受无数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定挺拔,任凭你从何方刮来什么风。
2.你们还知道郑板桥有哪些代表作品?
《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学习古诗的经验,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及诗句,了解诗的大意,再结合对背景的了解,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读出真情,读出真感受。
五、综合比较,总结写法
1.综合来看这三首诗,都是写物的诗,诗人分别描写了它们的什么特点?仅仅是赞美它们吗?诗人分别借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赞美了什么精神?
《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是为后面抒发感慨作铺垫,流露出诗人想要报效国家及施展才华的渴望,但又生不逢时的感慨、愤懑、矛盾的心理。
《石灰吟》中诗人以石灰自喻,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竹石》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诗人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
2.想一想:这三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首诗表面写的是什么,实际表达的是什么。根据作品来感受什么是托物言志。
这三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即看起来描写的是物,实际上是在赞颂人的一种精神,抒发的是诗人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的坚定志向。这种写法在表达上叫托物言志。
3.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4.有感情地再读读这三首古诗。
【设计意图】综合分析比较,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又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喜爱。
六、课堂小结
1.《竹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2.同学们,本课我们学到的三首古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托物言志)
在学古诗时,我们一方面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表面的意思,还要结合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看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小结课堂,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学习内容。
七、课外拓展
推荐阅读:《梅花》王安石。
【设计意图】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积淀文化。
检测巩固
1.照样子,写词语。
2.将《竹石》补充完整。
【设计意图】完成学习以后,当堂检测,巩固落实文本学习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九、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竹石》。
2.搜集其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文读一读。
【设计意图】将课文读熟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营造积极浓郁的阅读氛围,搜集更多的诗文,便于学生综合理解古诗的内容及相关知识,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与喜爱。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开门见山,直指所吟事物,初读诗句,了解所托之物,知人论世,体会所言之志,比较阅读,迁移咏物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竹石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热身,渗透写法,导入新课,解题定物,交流资料,初识作者,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咬文嚼字,品味探究,拓展资源,塑理想信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教案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