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完整版课件ppt
展开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集聚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文化对其形成和发展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影响。与乡村景观相比,城市景观结构复杂,建筑密集,受第二、三产业影响更大。
地域文化在城巿景观中的体现
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城市色彩)等方面。
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很多城市保留着大量历史建筑,如广场、教堂和街道等。这些城市多建于中世纪,受神学思想的影响,在建造城市时,往往以教堂、城堡等为中心,城墙包围着街市。为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近代产业革命后建起的高层建筑大多位于城市中心区外围。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的地域文化,城市布局和建筑融合了自由、活泼、创新等人文元素。美国大城市中心多是摩天大楼,从中心区向外,建筑物高度大幅下降,郊区建筑物高度很低。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城市讲究左右对称、规矩和等级。尤其是都城,一般都有二重或三重城墙,宫城居城市中心位置;城市布局讲究中轴对称,道路多规划为棋盘格式;民居建筑多面南背北,正门多为南门。
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中国传统建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建筑物的对称布局和自然的协调,建筑材料多以木质结构为主。西方建筑强调本身的雕塑美,使用较多的几何形体,建筑材料多以石材为主。这些地域文化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巨大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景观。
城市中的园林建筑体现了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西方园林则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例如,洪涝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们学会了建造高地基房屋。即使搬迁到不受洪涝威胁的地方,仍会继续兴建高地基房屋,因为这种风格已经成为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轻易改变。
阅读城市色彩与地域文化
色彩是体现建筑风格的重要因素,城市景观的色彩体现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对一个城市主色调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
无锡主色调为清新淡雅的浅色调.烘托着“江南古韵”和“太湖感觉”的主题。
温州以淡雅明快的中性色系为主,辅以冷灰、暖灰色调,提出“山水意蕴、暖色粉彩”意象
成都以复合灰为城市主色调.“淡妆”意象,体现休闲从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
以暖色系为主色调.以“米黄+白”作为城市的基调色.体现气候特点与哈尔滨传统建筑特色的结合。
京都以本地古建筑群色彩为基调,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以灰色调为主的复合色为主色调,既映衬着千年古都的气质.又体现着政治文化中心的恢宏气势。
成都宽窄巷子:外观呈现灰色,体现休闲从容,兼收并蓄的城市性格。 罗马老城区:以橙黄色系与橙红色系为主色调,代表着古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案例研究 徽州文化|
徽州古称新安郡,今大部分地区属安徽省黄山市。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经元朝的发展,明清时达到鼎盛。明清时期徽州府辖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绩溪六县。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徽州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商业、理学、医学、戏剧、版画,篆刻、雕刻和建筑等很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徽菜、徽州茶道和徽州方言等也独具一格。
徽州人由移民而来。东汉、西晋、唐末、北宋四次北方较大规模地南迁,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中原文化,尤其是宋朝时期,由于北方金人不断南侵,临安(今杭州)成为南宋王朝的京城。徽州靠近临安,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崛起。
徽州地处低山丘陵地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多田少地瘠,粮食不能自给。随着迁入人口的增加,“天下之民寄命于农, 徽民寄命于商”。明中叶以后,商品流通范围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多,传统的抑商政策开始削弱,商人的地位有所上升,商帮开始出现,徽商便是徽籍人的商帮。清时,徽州商帮跃为全国十大商帮之首,其中尤以盐商、木商、茶商、典当商四项为最盛,徽商经营面向全国,远涉海外。徽商对徽州文化影响极大。在数百年的发展中,徽商为徽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没有徽商就不会有如此灿烂的徽州文化。
徽商作为当时中国一代封建商帮,注重贾儒结合、贾官结合,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和乡缘为纽带,以“相亲相助”为宗旨。徽商致富还乡,争相在家乡兴建土木,如建住宅、兴园林、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和寺庙及修桥补路等。现徽州境内保存着众多的明清祠堂、牌坊,建筑风格颇具特色,与明清民居一道被誉为“古建三绝”。
徽州的地理环境具有“群山环抱,盆地居中”的地形结构特征,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具有较好的封闭性,利于保持区域内部人们之间的各种联系。尽管有以新安江为主干流纵横便利的水系,保持与外界联系,但总的来说,这种盆地环境强化了地域文化特色。
济南老火车站是指“津浦铁路济南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建筑师赫尔曼·菲舍尔设计的一座典型的日耳曼式车站建筑。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记载于清华、同济的建筑类教科书,并曾被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当年它和德国人于20世纪初设计的胶济铁路火车站(现为济南公共建筑)相距仅数百米。两座颇具规模、均为欧式风格的车站近距离并存,这在中国大城市中极为罕见。
1992年3月,虽受到济南市民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对,山东省济南市和国家铁路部门仍落实了老车站拆除方案。2010年的两会提案中,有委员关于复建济南“老火车站”的建议令人关注。
济南老火车站的这一实例令你有什么感想?谈一谈你对城市发展和地域文化保护的看法。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获奖ppt课件,文件包含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x、22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ABOUT,福建客家土楼,地域文化,城乡景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精品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地域文化,如彝族的火把节,如傣族的泼水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