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讲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文
展开1.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2.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①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②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
常用结论
1.充要条件的两个结论
(1)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是r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一些常见词语及其否定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x2+2x-3<0”是命题.( )
(2)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p,则﹁q”.( )
(3)若原命题为真,则这个命题的否命题、逆命题、逆否命题中至少有一个为真.( )
(4)当q是p的必要条件时,p是q的充分条件.( )
(5)q不是p的必要条件时,“peq \(⇒,\s\up0(/))q”成立.(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常见误区| (1)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不明确;
(2)含有大前提的命题的否命题易出现否定大前提的情况;
(3)对充分必要条件判断错误.
1.命题“若a2+b2=0,a,b∈R,则a=b=0”的逆否命题是________.
答案:若a≠0或b≠0,a,b∈R,则a2+b2≠0
2.已知命题“对任意a,b∈R,若ab>0,则a>0”,则它的否命题是________.
答案:对任意a,b∈R,若ab≤0,则a≤0
3.已知p:a<0,q:a2>a,则﹁p是﹁q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析:﹁p:a≥0;﹁q:a2≤a,即0≤a≤1,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必要不充分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及真假判断(自主练透)
1.命题“若x2<1,则-1
B.若-1
D.若x≥1或x≤-1,则x2≥1
解析:选D.命题的形式是“若p,则q”,由逆否命题的知识,可知其逆否命题是“若﹁q,则﹁p”的形式,所以“若x2<1,则-1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
③“若m≤1,则x2-2x+m=0有实数解”的逆否命题;
④“若A∩B=B,则A⊆B”的逆否命题.
其中真命题是( )
A.①② B.②③
C.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①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x,y互为倒数,则xy=1”,是真命题;②原命题的否命题为“面积不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全等”,是真命题;③若m≤1,Δ=4-4m≥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真命题;④由A∩B=B,得B⊆A,所以原命题是假命题,故其逆否命题也是假命题,故①②③正确.
3.已知集合P=eq \b\lc\{\rc\}(\a\vs4\al\c1(x|x=k+\f(1,2),k∈Z)),Q=eq \b\lc\{\rc\}(\a\vs4\al\c1(x|x=\f(k,2),k∈Z)),记原命题:“x∈P,则x∈Q”,那么,在原命题及其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0 B.1
C.2 D.4
解析:选C.因为P=eq \b\lc\{\rc\}(\a\vs4\al\c1(x|x=k+\f(1,2),k∈Z))=eq \b\lc\{\rc\}(\a\vs4\al\c1(x|x=\f(2k+1,2),k∈Z)),Q=eq \b\lc\{\rc\}(\a\vs4\al\c1(x|x=\f(k,2),k∈Z)),所以PQ,
所以原命题“x∈P,则x∈Q”为真命题,
则原命题的逆否命题也为真命题.
原命题的逆命题“x∈Q,则x∈P”为假命题,
则原命题的否命题为假命题,所以真命题的个数为2.
eq \a\vs4\al()
(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需关注2点
①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
②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
[提醒] 四种命题的关系具有相对性,一旦一个命题定为原命题,相应的也就有了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2)判断命题真假的2种方法
①直接判断:判断一个命题为真命题,要给出严格的推理证明;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②间接判断:当一个命题直接判断不易进行时,可转化为判断其等价命题的真假.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师生共研)
(1)(2020·高考天津卷)设a∈R,则“a>1”是“a2>a”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已知p:x=2,q:x-2=eq \r(2-x),则p是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1)由a2>a得a>1或a<0,反之,由a>1得a2>a,则“a>1”是“a2>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2)当x-2=eq \r(2-x)时,两边平方可得(x-2)2=2-x,即(x-2)(x-1)=0,解得x1=2,x2=1.当x=1时,-1=eq \r(1),不成立,故舍去,则x=2,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故选C.
【答案】 (1)A (2)C
eq \a\vs4\al()
判断充要条件的3种常用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若q,则p的真假.
(2)等价法:利用A⇒B与﹁B⇒﹁A,B⇒A与﹁A⇒﹁B,A⇔B与﹁B⇔﹁A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3)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A⊆B,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提醒] 判断充要条件时需注意3点
(1)要分清条件与结论分别是什么.
(2)要从充分性、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3)直接判断比较困难时,可举出反例说明.
1.(2021·南充市第一次适应性考试)“A=60°”是“cs A=eq \f(1,2)”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A=60°⇒cs A=eq \f(1,2),cs A=eq \f(1,2)⇒A=±60°+k·360°,k∈Z,所以“A=60°”是“cs A=eq \f(1,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2021·广东省七校联考)已知命题p:2x< 2y,命题q:lg2x<lg2y,则命题p是命题q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由题意可得p:x<y,q:0<x<y,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请问“有志”是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 )
A.充要条件
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选D.由“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可得能够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必须有志,而有志者未必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故“有志”是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探求及应用(典例迁移)
(1)设集合A={x|x>-1},B={x|x≥1},则“x∈A且x∉B”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1
【解析】 (1)因为集合A={x|x>-1},B={x|x≥1},又因为“x∈A且x∉B”,所以-1
所以P={x|-2≤x≤10},
由x∈P是x∈S的必要条件,知S⊆P.
则eq \b\lc\{(\a\vs4\al\c1(1-m≤1+m,,1-m≥-2,,1+m≤10,))所以0≤m≤3.
所以当0≤m≤3时,x∈P是x∈S的必要条件,
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是[0,3].
【答案】 (1)D (2)[0,3]
【迁移探究】 (变问法)本例(2)条件不变,若“x∈﹁P”是“x∈﹁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由例题知P={x|-2≤x≤10},
因为“x∈﹁P”是“x∈﹁S”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P⇒S且Seq \(⇒,\s\up0(/))P.
所以[-2,10][1-m,1+m].
所以eq \b\lc\{(\a\vs4\al\c1(1-m≤-2,,1+m>10))或eq \b\lc\{(\a\vs4\al\c1(1-m<-2,,1+m≥10.))
所以m≥9,即m的取值范围是[9,+∞).
eq \a\vs4\al()
根据充要条件求解参数范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是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组)求解.
(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
1.(2021·东北三校第一次联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是“a>c”的充分条件,则b≥c
B.若“a>b”是“a>c”的充分条件,则b≤c
C.若“a>b”是“a>c”的充要条件,则b>c
D.若“a<b”是“a>c”的必要条件,则b<c
解析:选A.令A={a|a>b},B={a|a>c},C={a|a<b}.若“a>b”是“a>c”的充分条件,则有A⊆B,则b≥c,故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a>b”是“a>c”的充要条件,则有A=B,则b=c,故选项C错误;若“a<b”是“a>c”的必要条件,则有B⊆C,这是不可能的,故选项D错误.故选A.
2.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a≥9 B.a≤9
C.a≥10 D.a≤10
解析:选C.命题∀x∈[1,3],x2-a≤0⇔∀x∈[1,3],x2≤a⇔9≤a.则“a≥10”是命题“∀x∈[1,3],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C.
3.若“x2-x-6>0”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a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x2-x-6>0,解得x<-2或x>3.
因为“x2-x-6>0”是“x>a”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x|x>a}是{x|x<-2或x>3}的真子集,即a≥3,故a的最小值为3.
答案:3
思想方法系列1 等价转化思想在充要条件中的应用
等价转化思想就是对原问题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换一个观点加以考虑,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再转化,化归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思维方式.
已知条件p:|x-4|≤6,条件q:(x-1)2-m2≤0(m>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解析】 条件p:-2≤x≤10,条件q:1-m≤x≤1+m,又﹁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有eq \b\lc\{(\a\vs4\al\c1(m>0,,1-m≥-2,1+m≤10,)),所以0
eq \a\vs4\al()
本例涉及参数问题,直接解决较为困难,先用等价转化思想,将复杂、生疏的问题化归为简单、熟悉的问题来解决.一般地,在涉及字母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充分、必要条件问题中,常常要利用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来考虑,这是解此类问题的关键.
1.如果x,y是实数,那么“x≠y”是“cs x≠cs y”的( )
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C.方法一:设集合A={(x,y)|x≠y},B={(x,y)|cs x≠cs y},则A的补集C={(x,y)|x=y},B的补集D={(x,y)|cs x=cs y},显然CD,所以BA,于是“x≠y”是“cs x≠cs 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方法二(等价转化法):因为x=y⇒cs x=cs y,而cs x=cs yeq \(⇒,\s\up0(/)) x=y,所以“cs x=cs y”是“x=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x≠y”是“cs x≠cs y”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2.王昌龄的《从军行》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攻破楼兰”不一定“返回家乡”,但“返回家乡”一定是“攻破楼兰”,故“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q且qeq \(⇒,\s\up0(/)) 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eq \(⇒,\s\up0(/)) q且q⇒p
p是q的充要条件
p⇔q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eq \(⇒,\s\up0(/)) q且qeq \(⇒,\s\up0(/)) p
词语
是
都是
都不是
等于
大于
否定
不是
不都是
至少一个是
不等于
不大于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讲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2讲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共8页。
2022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学案文: 这是一份2022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讲集合及其运算学案文,共10页。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理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2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学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