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5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1. 会认本课 9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结合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时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通过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教具准备
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重点)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都读过四大名著吗?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根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板书 草船借箭)
二
介绍作者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主要作品:《三国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三
初读感知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初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初读情况。
会认生字。
瑜 忌 督 幔 寨擂 呐 弩 丞 妒 曹 委 鲁 遮 插
会读、会写生字,并组词。
周瑜( yú )妒忌( jì )都督( dū )幔子( màn )水寨( zhài )
33333
擂鼓( léi )呐喊( nà )弓弩手( nǎ )丞相( chéng )委托( wěi )
33333
( 板书词语:妒忌 都督 擂鼓 弓弩手 丞相)
书写指导:妒:“女”撇点的撇稍长,点要有力,“户”字上框扁窄、竖撇要长。曹:中间扁“口”内有一横,下边“日”字要小。
寨:中间三横两竖紧凑匀称,撇和捺在两竖下起笔,要舒展。
呐:“口”字要小,“内”字一撇上边出头,一点在撇稍靠下的位置。
多音字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3
léi(擂鼓)
擂 lèi(擂台)( 板书 多音字:擂)
读一读:爸爸、妈妈摆擂(lèi)台,看谁粽子包得多。 我们兄弟俩都给妈妈擂(léi)鼓
33
助威。
理解词语。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胜过自己的人心怀怨恨。
军令状——戏曲和旧小说中所说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
迟延——耽搁;拖延。疑惑——怀疑困惑。
调度——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虚实——虚和实,泛指实际情况或内部情况。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预设:课文写了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以限期造箭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四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五
当堂检测
给下面的字换偏旁,变成本课的生字, 再组词。
给下面加点的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3 3
板书
词语:妒忌 都督 擂鼓 弓弩手 丞相
草船借箭
多音字:擂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难点)
教具准备
结合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难点)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思考:1. 课文塑造了诸葛亮怎样的形象?
2. 周瑜为什么要让诸葛亮造箭?
护——(
妒
)(
妒忌
)
蕾——(
擂
)(
擂鼓
)
纳——(
呐
)(
呐喊
)
蔗——(
遮
)(
遮盖
)
(1)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3 3
(
款待
)
(2)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3 3
(
推辞
)
(3)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
(
拖延
)
二
品读释疑
(一)指导品读。
品读: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提问:课文开篇有什么特点?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课文开门见山,交代了故事的起因,即周瑜妒忌诸葛亮的事实。“妒忌”正是周瑜与诸葛亮发生矛盾的起因,这句话为全文故事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品读: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提问:这段话体现了周瑜怎样的心态?
预设:这是周瑜设计好的圈套,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周瑜明知故问,意欲加害诸葛亮,表现了他的险恶用心。
品读: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 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提问:周瑜让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预设: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故设下造箭的圈套,以公事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诸葛亮的回答正中周瑜下怀,于是他假借“公事”,逼迫诸葛亮承担造箭任务。
(二)指导品读。
品读: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提问:周瑜既然想加害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呢?
预设:周瑜看似在征求诸葛亮的意见,表示对诸葛亮的尊重,实际上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杀机,用心险恶。
品读: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提问:此话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心态?
预设:诸葛亮把时间、地点、人数交代得清清楚楚,表现了他对这件事胸有成竹。
品读: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 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提问: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预设:诸葛亮鲁肃借船,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是为了伪装,船上放草把子是为了受箭。诸葛亮真是考虑周全,安排巧妙。诸葛亮为借箭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顾全大局,所以向他借船。他也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告诉周瑜借船
之事,这表现了他有计谋、有胆略,知人善用。看来他在立军令状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草船借箭的计划。
(三)指导品读。
讨论交流: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略。
品读: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提问:“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三天……”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呢?
预设:这样表达渲染了故事的紧张感。情况如此紧急,诸葛亮却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着冷静,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智慧过人。
品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提问:环境描写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呢?
预设:环境描写突出了江上雾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说明他知天象,预测准确无误。只有这样的天气,才会让疑心重的曹操看不清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让弓弩手射箭,这是借箭成功的条件之一。
品读: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 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提问:“一字摆开”“擂鼓”“呐喊”体现了什么?
预设:“一字摆开”既便于行动,又不留空当,使船的受箭面积增大。军士“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军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 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和方向。这些都体现了诸葛亮的思虑缜密、安排巧妙。
品读: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提问:如何理解诸葛亮的“笑”?
预设:诸葛亮的谈笑风生、镇定自若与鲁肃的吃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诸葛亮对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了如指掌。从诸葛亮的笑中,我们能体会到他的从容自信。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胸有成竹,笑出了他的运筹帷幄,笑出了他的神机妙算,笑出了他的英雄本色。
(四)指导品读。
品读: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提问:曹操的举动印证了什么?
预设:曹操的举动印证了诸葛亮的判断,充分表现了曹操的谨慎多疑,侧面烘托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品读: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提问:诸葛亮居然敢逼近曹军水寨受箭,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
预设:诸葛亮敢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既不是贸然行动,也不是一意孤行。而是因为他完全掌握了曹操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再者是利用大雾天气,让曹操不敢轻易出兵。此行“借箭”,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他周密考虑、巧妙安排之后的行动。这不仅显示了诸葛亮丰富的学识,也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品读: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提问:“满”说明了什么?
预设:“满”说明了诸葛亮草船借箭很成功。
品读: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诸葛亮那边船轻水急,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提问:“船轻水急”表现了什么?
预设:“船轻水急”表现了诸葛亮借助有利条件成功撤退了。
提问: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预设:三天后江上有大雾。船身相连容易受箭。曹操多疑不敢出兵。
军士擂鼓虚张声势,引敌射箭。船轻水急,成功撤退。
小结:草船借箭塑造了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形象。
三
拓展延伸
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本课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就把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镇定自若展现得淋漓尽致。运用语言描写时要注意:人物的语言必须个性化,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职业等;语言描写要符合说话的情境。
四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然后写了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准备,接着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期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课文严谨的结构大大增强了故事的完整性和严密性。
五
课文主旨
课文写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对干,以限期造箭为由意欲加害诸葛亮。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智超群。
六
当堂检测
文中多次提到江上雾很大,这样写有何作用?
大雾是借箭的必要条件之一,这样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诸葛亮为什么要让船掉头?
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船轻水急快速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
结果:周瑜了解了借箭经过后自叹不如
神机妙算
足智多谋
知地形——顺水行船
知人心——曹操多疑
经过
起因:周瑜妒忌、设计陷害
准备:鲁肃忠厚,愿意帮忙
知天象——大雾弥漫
草
船借
箭
板书
品读文中三个人物的语言,我们可以体会到鲁肃的 忠厚老实,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 ,曹操的 谨慎多疑 。
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教案,共10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5 草船借箭优质课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细读课文,解读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下册5 草船借箭一等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