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1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7453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练习1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7453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来实现的,肺泡与其外部毛细血管的气体是通过( )来实现.
A. 呼吸作用 呼吸运动B. 呼吸运动 呼吸作用
C. 扩散作用 呼吸运动D. 呼吸运动 扩散作用
【答案】D
【解析】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别是指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所以选D。
2. 关于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正确的是( )。
A.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血液进入肺泡
B. 氧气从血液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从肺泡进入血液
C. 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从肺泡进入血液
【答案】C
【解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
3.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试分析曲线BC段膈肌、膈顶和呼吸的状态变化是( )
A. 收缩、上升、吸气B. 舒张、上升、呼气
C 收缩、下降、吸气D. 舒张、下降、呼气
【答案】B
【解析】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AB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B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呼气时呼吸肌舒张,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肋骨下移,胸廓缩小,肺回缩;B点表示吸气刚好完成(或呼气开始);A、C点表示呼气刚好完成(或吸气开始),可见B正确。
4.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 )
A. 肺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导致肺扩张或回缩,造成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存在气压差,从而使气体进入或排出肺。因此呼吸肌的舒缩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故选A。
5. 小王因为胸部不适,去做胸部拍片检查,医生要求他先吸气然后憋气不动,在吸气过程中,他的肋间肌和膈的运动情况是( )
A. 肋间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
B. 肋间肌舒张、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
C. 肋间肌收缩、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上升
D. 肋间肌收缩、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
【答案】D
【解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成。呼气时相反。
6. 人体内主要的呼吸肌是( )
A. 肋间肌和腹肌B.肋间肌和胸肌
C. 肋间肌和膈肌D. 胸肌和膈肌
【答案】C
【解析】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骨之间的肌肉等呼吸肌。平静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7. 一个人的肺活量是指( )
A. 当进行运动时,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B.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C. 深吸气后,他能呼出的最多气体量
D. 深呼气后,他能吸入的最多气体量
【答案】C
【解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这代表肺一次最大的机能活动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是指肺的最大通气量,不是肺的最大容量,C正确。
8. 某同学在平静状态时,胸围长度为82cm,尽力吸气的胸围长度为92cm,尽力呼气的胸围长度为80cm,他的胸围差为( )
A. 170 cmB. 158 cmC. 10 cmD. 12 cm
【答案】D
【解析】测量胸围差时,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然后,再让受测者建立深呼气,记录下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就是胸围差;因此该同学的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92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80cm=12cm。
二、非选择题
9. 如图是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这特点有利于 和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图中A表示的是 (气体)进入血液的过程,B表示 (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
(3)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含量增多的气体是 ,含量减少的气体是 。
【答案】(1)增大
(2)氧气、二氧化碳
(3)氧气、二氧化碳
【解析】(1)肺泡外面包裹着一层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上皮细胞,气体交换时,肺泡内的氧气进入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
(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完成的,所谓气体的扩散作用,即一种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直到平衡为止。
(3)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入左心房。
10. 下面图一表示的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二是模拟呼吸作用示意图。请分析:
(1)图一中曲线AB段表示______时肺内气压的变化,相当于图二中_____所示状态,此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处于_______状态。
(2)曲线BC段的变化中,与呼吸有关的肌肉____(收缩/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______。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_______(大/小/相等)。
【答案】 (1). 吸气 (2). 乙 (3). 收缩 (4). 舒张 (5). 减小 (6). B (7). 相等
【解析】(1)图一中曲线AB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此时气体进入肺,人体吸气,相当于图二中乙图所示的状态,吸气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出于收缩状态。
(2)曲线BC中,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人体呼气,呼吸时,与呼吸有关的肌肉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径都变小。
(3)在呼吸过程中,吸气结束和呼气结束时,肺内气压都与大气压相等,吸气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吸气结束时,等于大气压强,即坐标系中的B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同步练习题,共12页。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优秀当堂检测题,共6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