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及反思
展开课题
依法行使权利
课型
新授
第 课时
教学
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权利观念和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观念
能力目标
知道行使权利的范围,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并了解公民依法行使权利的正确做法
知识目标
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知道行使权利要依照法定程序;学会科学运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维权方式维护合法权益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闻播报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这是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上的第8枚金牌,也是谷爱凌在本届冬奥会上斩获的第2枚金牌、第3枚奖牌。
学生播报自己搜集的新闻
让学生时刻关注国家发生的大事小情
课堂导入
复习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些公民基本权利?既然我们有这么多的权利,那我们应该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新课讲授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活动一:播放视频,男子国家公祭日发表辱国言论, 被依法刑拘15天
思考:这个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探究与分享P43
结合案例,同学们思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什么?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同时,每个人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
播放视频:男子欲跳楼,关键时被民警救回,处以拘留
提问:视频中的吴某为什么要跳楼?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出示《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是公民付出劳动后所获得的物质补偿。
教师总结:公民行使权利应该按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那吴某想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怎样做?
教师总结: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自主学习:
根据课前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教材内容,对比分析四种维权方式
方式
参与人
优势
适用范围
协商
当事人
快速便捷的争议解决方式
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
调解
当事人、调解人
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广泛适用
仲裁
当事人、仲裁庭
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有效保护当事人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诉讼
当事人及代理人人民法院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
违法行为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行使权利有界限,明白了行使权利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也知道了在自己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后,应该用什么方式正确维权。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学生从含义、适用范围、内容等对比,回答
学生总结,形成板书
直观的视频比案例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彼此交流,综合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视频,承上启下,既总结了要依照法定程序,又引出了怎样维权
对比分析,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四种方式的不同,不同的维权哪种方式更适用
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板书
设计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依 行使权利有界限 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法 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行
使 协商
权 维护权利守程序 调解
利 仲裁
诉讼
课后
反思
本课主要是交给学生怎样行使权利。采用视频、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各种维权方式。但在探究过程中,探究任务没有向纵向发展,没能很好地体现难点突破。在对比维权方式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案例分析不够透彻,有些学生仍存在困惑。
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依法行使权利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问题导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