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设计2新人教版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27424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历史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学ppt课件
展开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展示材料]诗歌《汴河怀古》 汴河怀古 [提出问题]诗中的“河”是指哪条河?有人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开通这条河,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 朗读诗歌,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河”指隋朝大运河。不合理,因为开通这条河虽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况且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 设置情景,激发学生好奇心,迅速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一、隋的统一 [展示材料]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提出问题]在南北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是隋朝灭掉陈,而不是陈灭掉隋朝呢? [教师总结]陈朝统治者腐败导致亡国。 [提出问题]隋朝是什么时候建立政权,又是什么时候统一全国的? [展示图片]隋文帝像 |
回顾旧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581年建立;589年统一。
| 巩固知识,掌握知识间的联系。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巩固知识。
|
续 表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展示材料] 材料一 隋朝户籍、人口表
(1)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 隋朝垦田表
(2)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 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3)这段材料是对谁的评价?隋朝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教师总结]隋文帝时,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1)隋朝人口数量增加。
(2)说明隋朝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3)隋文帝。局面:“开皇之治”。原因: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归纳总结的能力。
| |||||||||||||||
二、开通大运河 引导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页,动手绘制《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并要求在图中填出大运河的南北起止点、中心、四段河渠的名称。 在绘制大运河的基础上,总结隋朝大运河的概况。 [提出问题]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教师补充](1)隋的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前朝的制度,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隋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为开通大运河奠定了经济基础。(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展示图片] 今天的京杭大运河 |
动手画《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的线条。 答案提示: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1)隋朝统一。(2)隋统一后,隋文帝励精图治。(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
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
续 表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探究新知 (授新课) | [提出问题]结合教材分析,今天的大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教师总结] (1)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今天的大运河已经远离洛阳了。 (2)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挖通济渠,连接黄河淮河,同年又疏通古邗沟,连接淮河长江,构成下半段。三年后,挖永济渠,到北京南,构成上半段。又过两年,疏通江南运河,直抵余杭(杭州)。至此,费时六年,大运河全线贯通,全长2 700多千米。 (3)今天的京杭大运河是在元朝的基础上,把大运河改直了,同时由于历史上黄河几次改道,使得原来的运河已经大部分被掩埋了,今天的大运河主要是清朝的时候修建的,而且今天的大运河比隋唐大运河要短很多,它在山东济宁以北的河段现在已经不能通航,只有以南的这段还能通航。 | 倾听。 | 通过问题的思考,了解大运河的古今。 |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晋书》记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材料二 《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 [提出问题](1)科举取士制度是在什么背景开创? 材料三 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 材料四 炀帝始建进士科。 ——杜佑《通典》 [提出问题](2)科举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展示材料] 材料五 科举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成熟,它与郡县制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巩固、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举制也向社会各阶层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入仕的大门,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生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 ——《科举制历史作用》 [提出问题](3)科举制的创设有哪些影响? [展示隋炀帝图片和材料] 材料六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罗隐《炀帝陵》 [提出问题](4)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1)九品中正制使得官员的选拔被世家大族垄断,寒门子弟入仕无门,不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也缩小了统治基础。 (2)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影响: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约1 300年。 (4)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
续 表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探究新知 | 四、隋朝的灭亡 [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杜宝的《大业杂记》所记最详:“其龙舟高四十五尺,阔四十五尺,长二百尺。四重,上一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一百六十房,皆饰以丹粉,装以金碧朱翠,雕镂奇丽,缀以流芳、羽葆、朱丝、网络;下一重,长秋、内侍及乘舟水手,以青丝大绦绳六条,两岸引进。其引船人,普名‘殿脚’,一千八百人,并着杂锦、采装、袄子行缠、鞋袜等。” 材料二 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 ——《隋书·杨玄感传》 材料三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旧唐书·李密传》 隋炀帝在位期间有哪些暴政?隋炀帝暴政给当时带来什么后果? [教师总结]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 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答案提示: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三次征辽东,迫使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
课堂小结 |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隋朝的建立和灭亡,以及隋朝的统治措施,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统一南北,隋朝开凿了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制度,由于隋炀帝的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618年,隋朝灭亡。 | 归纳总结,回答问题。 |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
板书设计 | 隋朝繁荣 |
|
|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 797千米。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运河的萌芽时期是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它开凿到现在已有2 500多年的历史。2002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2014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于2017年实现初步通航,计划2020年正式通航。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教学课件ppt,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学课件ppt,共6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汉至隋政权更替图,隋朝的统一,想一想,开通大运河,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史料阅读,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朝的灭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