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9* 一棵小桃树练习
展开A.念天地之悠悠,独怆(chuàng)然而涕下!
B.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e)。
C.荡胸生曾云,决眦(zì)入归鸟。
D.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tún)。
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怆然而涕下(悲伤的样子)
B.齐鲁青未了(不尽)
C.自缘身在最高层(因为)
D.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时间)
3.填空。
(1)《登幽州台歌》中抒发了诗人独立于天地之间的孤独寂寞之感的诗句是:
, !
(2)《望岳》一诗中,抓住景物细节表现诗人心情激荡和眼界开阔的诗句是:
, 。表现诗人欲登高而小天下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
(3)《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表达诗人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4)春社日是古代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人们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就描摹了这样的风俗: , 。
(5)《己亥杂诗》(其五)前两句中的“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诗句中以“ ”修饰“离愁”,以“ ”衬托“离愁”,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是近体诗的一种,常见的有五律和七律。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陆游。
D.《己亥杂诗》(其五)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清代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
(一)阅读《登幽州台歌》,回答问题。
5.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古人”“来者”指的是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B. “念天地之悠悠”是以空间的广阔衬托孤寂之感。
C.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时间的消逝,空间的寂寥。
D.“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6.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展现的画面。
(二)(2021黄石)阅读《望岳》,回答问题。
7.下列对这首唐诗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无一“望”字,却句句向岳而望,自近而远,由朝至暮,从泰山整体到泰山周围。
B.开篇一问一答,写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表现出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诗中三、四句写大自然把种种神奇秀丽的景致都集聚于泰山,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
D.诗中五、六句由动景到静景,写诗人仰见层云涌动、飞鸟还林,内心激荡不已。
8.本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常常被后人称道,句中“会当”如何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
9.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了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第二句说登上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10.“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
(四)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
11.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莫笑”二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民风的赞赏;“足”字写出了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B.颔联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颈联描写乡村的民风民俗,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D.尾联转为忧伤的笔调,直抒胸臆,写出了热闹喧嚣过后诗人内心的失意与孤独。
12.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的画面。
(五)(2021海南)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回答问题。
13.诗的前两句,描绘了“ ”和“ ”两幅实景,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14.品读诗文,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2021泸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早 归
[唐]元 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5.请简要赏析颔联中“笼”与“影”两字的妙处。(4分)
答题技法 详见《听课手册》第44页
16.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案
1.[解析] B “了”应读“liǎ”。
2.[解析] D “无时”的意思是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3.(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4)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5)浩荡 白日斜
4.[解析] C 陆游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5.[解析] C 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怀才不遇的经历和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6.示例:“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没有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我”不禁感到孤单寂寞,于是悲从中来,悲伤流泪了。
7.[解析] B A项,“自近而远”错,应是“自远而近”;C项,“阴阳割昏晓”是说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而不是说“泰山的白天晚上明暗不同”;D项,“由动景到静景”错,应是“由静景到动景”。
8.“会当”的意思是“终当,终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9.[解析] B “闻说鸡鸣见日升”的意思是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以看到旭日升起。“鸡鸣见日升”仅仅是“闻说”而已。
10.[解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说,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远眺的视野,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诗人没有过多地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诗中“浮云”指诗人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等。“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表现了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答案] 诗句揭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同时,也说明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11.[解析] D 尾联并不是忧伤的笔调,也并非直抒胸臆;尾联表现的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没有表现“失意与孤独”。
12.[解析]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抓住句中的主要景物,根据句子的意思,添加恰当的语句将它们串联起来。
[答案] 示例: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13.白日斜 吟鞭东指
14.[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纷纷飘落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它即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命运的思想,不忘报国之志的信念,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①比喻
②纷纷飘落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它即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
③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坚定信念及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15.[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笼”是笼罩的意思,“远山笼宿雾”写出远山被雾霭笼罩、萦绕的朦胧之美。“影”在这里是投影的意思,“高树影朝晖”写出了晨光映照时,树影投射在地面上的景象。这两个词语均简洁、形象、富有表现力。
[答案] “笼”是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影”是投影之意,表现了树木在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在地上的明暗交错的立体美。
16.[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体会。诗人从花丛中走过,朝露沾衣,惊飞了黄莺,“似相恼”将黄莺人格化,显示出它的可爱。“含啭傍人飞”写其叫声动听。尾联写鸟怨人来,实际表现了诗人早晨经过树林的愉悦之情。
[答案] 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俏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愉悦闲适之情。
归类摘抄
批注
诗句
修辞
内容
主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①
②
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对偶
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另一个美妙去处。
表达诗人对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蕴含着“人处于困境中,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绝处逢生”的哲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同步训练题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综合与测试练习,共8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0 古代诗歌五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各题,阅读《游山西村》,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