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279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279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1课时-2022版生物必修1 人教版(新课标) 同步练习 (Word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27279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第1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1.(2021陕西延安黄陵中学高一期末)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紫红色。则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2.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相对表面积、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和细胞新陈代谢强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 陈代谢越旺盛
B.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 陈代谢越缓慢
C.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 陈代谢越缓慢
D.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率越低,细胞新 陈代谢越旺盛
题组二 细胞周期
3.(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深度解析)
A.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发生于a→b段
C.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
D.将某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抑制DNA复制
4.下面是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周期的有关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到这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 17.3 h
C.生物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D.DNA加倍可发生在 17.3 h~19.3 h
题组三 有丝分裂过程各时期的特点及意义
5.(2021甘肃兰州一中高一月考)下面相关染色体行为变化与下图中有丝分裂的时期相对应的是 ( )
①染色体呈细丝状,数目加倍 ②染色体散乱分布 ③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④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⑤染色体变为染色质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间期核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核DNA的复制
B.前期出现染色体的原因是染色质螺旋化
C.后期染色单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两极
D.有丝分裂将染色体精准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在细胞的亲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7.下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四个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存在染色单体的图是 (填字母),A图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 。
(2)A图对应的分裂时期为 期,细胞内有 条染色体,有 个核DNA分子。
(3)核仁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图 对应的时期,上图正确的分裂顺序为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4)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 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子代间保持了 的稳定性。
题组四 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
8.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C.末期出现赤道板,形成细胞壁
D.高尔基体在末期起着重要作用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1.(2021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月考,)在有些个体较大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的细胞中,会出现两个细胞核,有些原生动物的细胞中有用于收集和排泄废物的伸缩泡。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原生动物细胞中伸缩泡的形成能增大膜表面积与体积的比
B.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大小与细胞核的大小不成比例
C.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与草履虫细胞较大是相适应的,这样可保证正常的核质比
D.某些动物的卵细胞可以长得比较大的原因是卵细胞中储存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卵裂初期所需营养物质由卵黄提供
2.(2020山西太原五中高三月考,)细胞增殖过程中核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核DNA含量,可为分析细胞周期提供依据。根据细胞核DNA含量不同,将某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C)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所示。从图中所示信息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
B.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
C.丙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D.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会导致甲组细胞数增加
3.(2021陕西西安一中高一期末,)某同学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后,绘制的各时期细胞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细胞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⑤②③
B.图中M为赤道板、N为核仁、P为星射线
C.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是同步进行的
D.细胞④内有蛋白质的合成,且合成场所为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4.(2021贵州思南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易错 )
A.图1中实线表示核DNA含量的变化
B.图2所示细胞对应图1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所处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所处时期
5.(不定项)(2020浙江丽水四校高二期中联考改编,)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间期结束时,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加倍
B.前期时,两组中心粒和姐妹染色单体都发生分离
C.末期时,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D.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二、非选择题
6.()图A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图B表示在一个细胞周期(G1期主要合成RNA和蛋白质;S期是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终止,合成RNA及蛋白质;M期是细胞分裂期)中细胞内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图C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请据图回答:
(1)图A表示的是 (填“动物”或“高等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期。此时期该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此细胞在分裂末期不出现细胞板,理由是 。
(2)图C中的核DNA含量多于2C且少于4C的细胞,处在图B的 (填图中符号)期。
(3)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图C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
(4)用蛋白酶处理染色体后,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 。
答案全解全析
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1节 细胞的增殖
第1课时 细胞的增殖
基础过关练
1.D | 2.A | 3.A | 4.B | 5.A | 6.C | 8.D |
|
|
1.D 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即自变量为y,因变量为NaOH扩散的体积占琼脂立方块体积的比例,A错误;x为NaOH扩散的深度,x的值不会随y(立方块的边长)值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NaOH扩散的体积应为y3-(y-2x)3,C错误;y值越小,琼脂立方块的相对表面积越大,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D正确。
2.A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
3.A 细胞周期指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分裂间期远长于分裂期。按箭头所示方向,图中b→a、a→b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应表示为b→b,A错误;a→b表示分裂期,分裂后期染色体平均分配,B正确;b→a表示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DNA含量加倍,C正确;b→a表示分裂间期,将某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可以抑制DNA复制,D正确。
方法技巧
判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方法
(1)“先长后短”: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经过一个长的分裂间期,再经过一个短的分裂期。(2)“终点到终点”: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3)“先复制后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一定要先完成DNA的复制,才能进行细胞的分裂。
4.B 分析题图:0~2 h、17.3 h~19.3 h、34.6 h~36.6 h都表示分裂期;2 h~17.3 h、19.3 h~34.6 h都表示分裂间期;2 h~19.3 h和19.3 h~36.6 h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根据细胞周期的概念计算,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2=17.3(h),B正确;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C错误; DNA加倍发生在间期,可发生在2 h~17.3 h或19.3 h~34.6 h,D错误。
5.A 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①错误;细胞板出现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③错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④错误。
6.C 分裂间期进行了核DNA的复制,核DNA数目加倍,A正确;进入分裂前期的细胞中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植物细胞中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分别向两极移动,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C错误;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D正确。
7.答案 (1)B、C 着丝点分裂 (2)分裂后 8 8 (3)B B→C→A→D (4)染色体 遗传性状
解析 (1)题图中有染色单体的是B图和C图。A图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2)A图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3)核仁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对应B图。据图分析,A、B、C、D分别对应分裂期的后期、前期、中期和末期,所以正确的顺序应是B→C→A→D。(4)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D 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A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真实存在的结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的是细胞板,C错误;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正确。
能力提升练
1.B | 2.C | 3.B | 4.D | 5.ABC |
|
|
|
|
一、选择题
1.B 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原生动物为单细胞生物,且细胞较大,它们通过形成具有膜结构的伸缩泡来增大相对表面积,提高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A正确;细胞太大,细胞核的控制能力会减弱,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与草履虫细胞较大是相适应的,B错误,C正确;动物的卵细胞长得较大的原因是自身储存了大量营养物质,D正确。
2.C 由题图知核DNA相对含量为2C的甲组细胞,DNA尚未复制,应该是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G1期的细胞或有丝分裂末期结束后的子细胞,丙组细胞核DNA相对含量为4C,说明已完成了复制,应该是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的G2期或分裂期的细胞,乙组细胞核DNA相对含量介于2C~4C间,应该是处于核DNA复制时期,即分裂间期的S期的细胞,故甲、乙、丙组细胞中均有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A正确;抑制纺锤丝的形成,细胞分裂后期分开的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细胞两极,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B正确;丙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的G2期或分裂期,其中G2期、分裂前期、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正常体细胞相同,C错误;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后,阻断DNA分子复制,将会使核DNA相对含量为2C的细胞数目增多,即甲组细胞数目增多,D正确。3.B 图中①~⑤分别指代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其中分裂期依次为①前期、⑤中期、②后期、③末期,A正确;因图示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所以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图中M为细胞板、P为纺锤丝,B错误;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核DNA的复制与染色体复制同步进行,C正确;细胞④对应的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该时期的最大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以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正确。
4.D 图1中实线表示核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A正确;DE段为有丝分裂后期,可用图2表示,B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即CD段所处时期,C正确;间期AB段DNA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DE段)加倍,D错误。
易错警示
不能正确判断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而出错
(1)DNA数目加倍开始的时期——间期。(2)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时期——间期。(3)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后期。(4)染色单体数为零的时期——后期和末期。
5.ABC 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间期结束时核DNA分子数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丝点的分裂而分离,B错误;末期时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C错误;中期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该平面称为赤道板,D正确。
二、非选择题
6.答案 (1)动物 中 8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2)S (3)2 (4)DNA
解析 (1)图A细胞中有中心体,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因此在分裂末期不会出现细胞板。题图细胞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所以图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中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共有8条染色单体。(2)图C中的核DNA含量多于2C且少于4C的细胞,处在图B的S期。(3)培养过程中若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中DNA无法加倍,图C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4)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蛋白酶会分解蛋白质,所以剩余的细丝状结构是DNA。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1课时课时训练,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