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第1页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第2页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word可编辑)(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有关溶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溶质只能是液体或固体B.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C.氢氧化钠溶液遇到无色酚酞溶液会变为红色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的联系2、如图是我们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酱油呈碱性B.肥皂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C.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D.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牙膏涂抹消肿3、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是A.碳酸饮料 B.石灰水 C.氯化钠溶液 D.盐酸4、现有甲溶液pH=6和乙溶液pH=1的两种溶液,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甲溶液的酸性比乙溶液酸性强 B.甲乙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可能为5C.甲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OH- D.甲乙两种溶液一定都是酸溶液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行车链条涂油可防锈B.印染厂的废水可以加入熟石灰进行处理C.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D.硝酸铵不能与易燃物质混在一起,在高温或受猛烈撞击时易爆炸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CO2CO——点燃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u(NO3)2溶液(AgNO3——加入少量铜粉,过滤D.银粉(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鉴别 H2SO4溶液和 NaCl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C区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D分离FeCuSO4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A.A B.B C.C D.D8、物质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 B.氢氧化钙作干燥剂C.金刚石作钻头 D.石墨用于制作电极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感恩祖国,致敬英雄,共同见证2020623日上午943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圆 满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的收官之作。①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试写出氢气与氧气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②使用液氢作燃料的优点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序号之一)A 易储存,生产成本低                     B.原料来源广C.燃烧后只生成水,不污染环境             D 燃烧热值高(2)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截至 2020 年年底,济南市三年污染防治攻坚 战圆满收官,小清河水质实现历史性突破,2020 年出境断面氨氮平均浓度较 2015 年改善 80% 以上,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专题报道。为了解小清河的水质现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实验探究。①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小清河某河段进行取样后,为去除样品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采用 ___________操作。②为检测小清河水质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需要用 pH 试纸检测该水样的酸碱度,下列 关于 pH 试纸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序号之一)A.将 pH 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             B.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pH 试纸上C.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 pH 试纸③小组某同学在取样时不慎被蜜蜂蛰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为减轻疼痛可以在蛰伤 处涂抹___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序号之一)A.食醋(pH≈2)                B.矿泉水(pH≈7)             C.肥皂水(pH≈10)2、 “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实验1中,将大小相同的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观察现象。通过此实验,可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的是______(2)实验2中,把干燥的紫色纸花和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分别伸入两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CO2与水发生了反应 B.水具有酸性C.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 D.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3)若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下图是液氨燃烧的微观示意图。①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②从微观角度看,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______种类发生了改变。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向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色;浓氨水需密封保存,其原因是______4、水的pH_______ (“>”“<”“=”7。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时,若先用水润湿试纸,测得结果比实际氢氧化钠溶液的pH_______(偏大”“偏小相等5、请根据以下描述回答问题:①醋酸学名乙酸,②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③熔点16.6°C,④沸点117.87°C,⑤醋酸易溶于水。⑥醋酸有强烈的腐蚀性⑦能与许多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反应。⑧醋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等。(1)描述的是醋酸物理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2)描述的是醋酸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填序号)。(3)描述的是醋酸用途的是______(填序号)。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实验室中稀硫酸因标签破损,需测定其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该稀硫酸样品50g,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6%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1)图中A点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是_____(2)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2、利用中和反应可以测定酸或碱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20g氢氧化钾溶液中不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40g(1)如图中abc三溶液能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__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是______溶液,b溶液中微粒有         (写微粒符号)。(2)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精确到0.1%,下同)(3)c点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3、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质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只含有Fe2O3Fe)(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4、10 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12+2NaOH=Mg(OH)2↓+2NaC1,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2)计算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5、为测定一瓶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某同学量取20 mL(密度为1.1 g/mL该盐酸与大理石充分反应,共用去含碳酸钙85%的大理石7.1 g(1)浓盐酸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6、向盛有10g稀盐酸的烧杯中滴加4%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1)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2)试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7、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已知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在一烧杯中盛有31.4gNa2CO3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pH______7(填>=<)。(2)通过计算求出烧杯中溶液恰好是中性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9、某硫酸厂欲测定排放的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假设废水中只含硫酸一种溶质),取废水样品200g,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钡溶液,废水pH随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1)列式计算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A点所得的溶液过滤,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3)该硫酸厂用熟石灰处理含有硫酸的废水,该工厂每消耗1吨熟石灰可以得到0.8吨硫酸钙,下表为处理废水的各项生产成本及产品的价格:项目单价(元/吨)熟石灰400硫酸钙600辅助费用(每吨)500分析,如果该工厂每天要处理含硫酸9.8吨废水,是倒贴钱还是赚钱?___________,倒贴(或赚)了___________元。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OH2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探究1甲同学的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溶物,溶液变红。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和氢氧化钙。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Fe2O3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______固体中一定合有CaCO3(实验质疑)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实验探究2乙、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继续验证:1)乙、丙同学实验中又能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______2)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滤渣CCaCO3)的质量为1.0 g,则滤液A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为______3)丙同学经过实验测得上述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1.6 g,滤渣BCaCO3的质量为1.0 g(实验结论)综合上述实验以及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久置固体的成分是:______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某未知浓度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并闻到有刺激 性气味,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某未知浓度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④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提出猜想)甲:气体可能是 H2 乙:气体可能是 SO2 丙:气体可能是________(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1)实验开始后,观察到 A 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_________2C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______;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气体中含有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问题讨论)(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Na2SO3)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2)锌与浓硫酸和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填一种合理的答案)。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请帮助他们完成[提出问题]1)为什么生石灰(CaO)可做干燥剂?(用方程式表示)________2)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 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猜想三: 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CaCO3的混合物;猜想五: 全部是CaCO3猜想六:是CaOCaCO3的混合物猜想七: CaOCa(OH)2CaCO3的混合物。[实验探究] 1)取部分样品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明显放热现象(设水的质量没有减少),结论:原干燥剂中不含____2)小婷向(1)所得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含有________3)小洪同学另取少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得乳白色浊液,结论这包干燥剂中只有CaCO3。小梅认为小洪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小梅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呈_________,得出猜想四成立。[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______4、某一兴趣小组对氨气(NH3)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实验回顾)1)按图1所示,在小烧杯A中盛有少量浓氨水,小烧杯B中盛有少量含酚酞试液的蒸馏水,几分钟后,B中溶液变红,原因是_____。若取少许B中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你认为溶液颜色会 _______(填变深”“变浅不变)。2)图2是该小组对图Ⅰ装置的改进,和图1相比,其优点有___(任写一条)。3)在做此实验时,有同学提出了疑问。(提出问题)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如图3装置验证。(进行实验)步骤1:按图3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步骤2: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量水)的胶塞,把玻璃管插入含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步骤3_____(填具体操作),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反思交流)1)在图4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不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填序号)。A.锌粉与稀硫酸B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C.水和二氧化锰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2)图3与图4产生相似现象的共同原理是_________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