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年度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无答案,共11页。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 酸和碱同步试卷【A4打印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已知反应:X+CuO→Cu+Y(反应条件已省略),X、Y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可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小于YC.常温下,X、Y一定是气体D.若X是单质,则Y一定是氧化物2、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B除去溶液中的Na2CO3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C证明溶液部分变质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测溶液的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A.A B.B C.C D.D3、下列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是A.硫酸 B.盐水 C.苹果醋 D.石灰水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粒观点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瘪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一一气体分子本身变大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一一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分子C.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一一质子数相同D.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一一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H+5、物质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供给呼吸 B.氢氧化钙作干燥剂C.金刚石作钻头 D.石墨用于制作电极6、下列清洗方法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砂纸清除铁钉表面的锈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发水洗头 D.用盐酸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白醋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8、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合金是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B.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锈C.金和银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D.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可用铁桶盛装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写在横线:(1)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2)标出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2、化学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 A 实验中,取下橡皮塞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内的液面上升,这是因为 CO2与 NaOH 溶液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2)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__,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导致的后果是 ___________。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煽风点火(2)古籍《天工开物》就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将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转化为生石灰。① “烧石成灰”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主要方式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②“石”转化为“灰”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③“灰”遇水成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_________。4、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生产轻质碳酸钙的流程如下:①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 ②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③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写出上述反应的有关方程式: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5、化学源于生活。请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自热米饭”的原理是∶ 加入水与发热包中的生石灰接触。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氢气和甲烷都是清洁能源。①天然气是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②充分燃烧1g氢气或甲烷释放的热量如图所示,与甲烷相比氢气为燃料的优点有无污染、______ ;而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多的是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原因是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①口罩是防疫必备品,其中医务工作者所戴的一种特殊口罩中含有活性炭,这利用了活性炭 ____性 。②测量体温是防控的重要环节。家庭常备体温计中的液态物质是____(填化学式)。③中成药莲花清瘟对治疗轻型新冠肺炎患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其有效成分之一为连翘甙(C27H34O11)。下列关于连翘甙说法正确的是_____。A.连翘甙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连翘甙由72个原子构成C.连翘甙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11 D.连翘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④利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过氧乙酸溶液中通常含有过氧化氢、醋酸(与稀盐酸化学性质类似)等物质,向其中加入下列物质,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A.Cu B.NaCl C.Fe D.MnO2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消化药片所含的物质能中和胃里过多的胃酸。某种消化药品的标签如图所示。医生给某胃酸过多的患者开出服用此药的处方为:每日6片。试计算,患者按此处方服用该药一天,理论上可中和HCl多少g?(计算结果精确至0.01)2、黄铜(铜和锌的合金)被广泛用于生活和生产中,铜的质量分数在59%-65%之间的黄铜性能优良。兴趣小组为了解某黄铜螺母的材料性能进行如下实验:取20g黄铜螺母粉碎后放入烧杯中,另取80g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如表。实验次数1234稀硫酸的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7.414.812.212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_____7(选填“>”“=”或“<”)。(2)通过计算,该黄铜螺母中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材料性能属于________(填“优良”或“一般”)。(3)求出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3、向10 g氯化镁溶液中不断滴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12+2NaOH=Mg(OH)2↓+2NaC1,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2)计算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4、取铜与氧化铜的混合物5g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发现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剩余的3.4克固体物质是______,该物质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2)求所加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向盛有10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加入60g稀盐酸时,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66.7g。(1)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2)求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6、某硫酸厂为了检验排放的酸性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00g,滴加5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渐加入废水样品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共用去废水样品200g。假设废水中的酸性物质只有硫酸。试计算废水样品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7、如下图是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至过量的pH变化曲线图,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A点时,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8、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请计算:(1)该赤铁矿中Fe2O3的纯度为_______。(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9、某同学对上述实验继续展开探究,利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溶液来测定10gNaOH溶液样品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溶液中pH的变化如图所示。(1)a点时向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显_______色。(2)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种。(3)当pH=7时恰好完全反应,求10 g 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探究(每小题5分,共计20分)1、实验课上,同学们探究了酸和碱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实验 1:甲组同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溶液无明显现象,稀盐酸与氢氧化钠不发生反应?实验 2:甲组同学通过讨论后,按图 1 继续进行了实验。逐滴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观察到现象是______,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______。甲组同学认为,要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做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振荡。当观察到______(填序号)时,证明两者发生了。A.固体溶解,溶液不变色B.固体溶解,有蓝色沉淀生成C.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实验 3:乙组同学进行了如图 2 实验,向氢氧化铝的浑浊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浑浊液逐渐变澄清,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实验反思)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实验,我们可以借助指示剂等,检验______或生成物的出现,证明反应的发生。(实验拓展)同学们对甲组进行实验 1 后的烧杯中的溶液含有哪些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猜想。小李认为溶液中只有 NaCl;小红认为有 NaCl 和 HCl;小芳认为有 NaCl、NaOH和 HCl;你的猜想是______。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______的猜想是错误的。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猜想正确 2、49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进行下面的实验探究:(实验活动)(观察与结论)同学们观察到B烧杯中________现象,于是判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思与总结)由此实验可知:验证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发生了,可以通过验证有新物质生成或验证________来判断反应发生了。(提岀问题)同学们对反应后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B烧杯中溶液溶质是什么物质?(酚酞除外)(猜想与假设)猜想1:NaCl 猜想2:HC1 NaCl NaOH 猜想3:HCl NaCl(交流讨论)小月同学认为猜想2不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实验活动)为了探究溶液中溶质成分,小亮取少许B烧杯中溶液,向其中加入有色溶液,观察到_______,得出猜想3成立的结论;(反思与总结)通过此题的探究,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在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只需要选择与需要验证的物质是否_______,即可得出正确结论。3、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CaCl2和Ca(OH)2猜想二:CaCl2和HCl 猜想三:_____请将猜想三补充完整,并说出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_____猜想一不正确②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猜想二不正确(拓展与应用)举例说明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_____(答一点即可)4、学习了常见的酸、碱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验证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溶液变红色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分析与结论Ca(OH)2能与指示剂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发生反应(发现问题)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实验三、实验四无明显现象,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继续进行探究。(探究实验)Ⅰ.取少量实验三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__________,溶液仍为无色,证明稀盐酸和Ca(OH)2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判断依据是溶液中_________完全反应了。Ⅱ.取少量实验四中的剩余溶液,滴加____________溶液(填盐类物质),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拓展延伸)同学们针对实验四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将充满CO2的两支相同的试管分别倒扣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不同,确定二者之间发生了反应。图中空白处应填的内容是___________。(总结提升)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证明反应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