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一元二次方程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k﹣3=0有一个根为1,则k的值为( )A.﹣2 B.2 C.﹣4 D.42、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则的值是( )A. B. C.1 D.23、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则m-n的值是( )A.-10 B.10 C.-6 D.64、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3=0时,配方后的方程为( )A.(x+2)2=1 B.(x-2)2=1 C.(x+2)2=7 D.(x-2)2=75、老师设计了一个游戏,用合作的方式解一元二次方程,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个人计算的步骤,并进行下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个人,最后得到方程的解.过程如图: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学生人数是( )
A.1 B.2 C.3 D.46、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个数有( )(1)x2+2x+1=0;(2)++2=0;(3)x2-2x+1=0;(4)(a-1)x2+bx+c=0;(5)x2+x=4-x2.A.2个 B.3个 C.4个 D.5个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 B.C., D.8、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 ).A.5 B.-2 C.-5或2 D.5或-29、若一元二次方程x25x+k =0的一根为2,则另一个根为( )A.3 B.4 C.5 D.6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6,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3)2=4的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A.17 B.11 C.15 D.11或15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一元二次方程3x2﹣6x=0的根是_____.2、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弘扬红色文化,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据了解,某展览中心3月份的参观人数为10万人,5月份的参观人数增加到12.1万人.设参观人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3、某班学生去参加义务劳动,其中一组到一果园去摘梨子, 第一个进园的学生摘了1个梨子,第二个学生摘了2个,第三个学生摘了3个,…以此类推,后来的学生都比前面的学生多摘1个梨子,这样恰好平均每个学生摘了6个梨子,请问这组学生的人数为 _______4、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设a,b是方程x2+x﹣2021=0的两个实数根,则a2+2a+b的值为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在△ABC中,AB=BC=4,∠ABC=90°,M是AC的中点,点N在边AB上(不与点A,B重合),将△ANM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BPM.问:△BPN的面积能否等于3,请说明理由.2、解一元二次方程:(1) (2)3、阅读材料:材料1 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为x1,x2则x1+x2,x1*x2.材料2 已知实数m,n满足m2﹣m﹣1=0,n2﹣n﹣1=0,且m≠n,求的值.解:由题知m,n是方程x2﹣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材料1得m+n=1,mn=﹣1,所以.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以下问题:(1)材料理解:一元二次方程5x2+10x﹣1=0的两个根为x1,x2,则x1+x2= ,x1x2= .(2)类比探究:已知实数m,n满足7m2﹣7m﹣1=0,7n2﹣7n﹣1=0,且m≠n,求m2n+mn2的值:4、解方程:(1)2(x﹣1)2﹣16=0;(2)x2+5x+7=3x+11.5、小林准备如下操作实验:把一根长为40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把每一段在桌面上各围成一个正方形.(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小林该如何剪?(2)小峰对小林说:“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不可能等于.”他说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根据根的含义将代入一元二次方程x2+k﹣3=0求解即可.【详解】解:∵一元二次方程x2+k﹣3=0有一个根为1,∴将代入得,,解得:.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求参数,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解得概念.2、A【分析】将n代入方程,然后提公因式化简即可.【详解】解:∵是关于x的方程的根,∴,即,∵,∴,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理解题意,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是解题关键.3、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别求出m和n的值,最后代入m-n即可解答.【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2、x2=4,∴x1+x2=﹣m=-2+4,解得:m=﹣2,x1•x2=n=-2×4,解得:n=-8,∴m-n=﹣2-(-8)=6.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m、n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D【分析】根据配方法转化为的形式,问题得解.【详解】解:x2-4x-3=0,移项得,配方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知配方法的步骤并准确配方(在二次项系数为1时,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5、D【分析】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把左边分解因式,可判断甲,再把方程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可判断乙,再解一次方程,移项要改变符号,可判断丙,再计算得到方程的解可判断丁,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 ,,,故甲出现错误; 即 或 故乙出现了错误;而丙解方程时,移项没有改变符号,丁出现了计算错误;所以出现错误的人数是4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二次的整式方程,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1)是一元二次方程; (2)不是一元二次方程;(3)是一元二次方程;(4),的值不确定,不是一元二次方程;(5)是一元二次方程,共3个,故选:B.【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的定义,深刻理解这个定义是解题关键.7、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即或解得,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D【分析】直接把原方程化为两个一次方程或,再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解: 或 解得: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解本题的关键.9、A【分析】设方程的另一根为t,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2+t=5,求出t即可.【详解】解:设方程的另一根为t,根据题意得2+t=5,解得t=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则x1+x2=,x1·x2=.10、C【分析】先求出方程的解,然后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利用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选择满足题意的第三边,即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详解】解:(x﹣3)2=4,x﹣3=±2,解得x1=5,x2=1.若x=5,则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5,6,其周长为4+5+6=15;若x=1时,6﹣4=2>1,不能构成三角形,二、填空题1、x1=2,x2=0【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法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3x2﹣6x=0,∴3x(x﹣2)=0,∴3x=0或x﹣2=0,∴x1=2,x2=0,故答案为:x1=2,x2=0.【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分析】根据题意可得4月份的参观人数为人,则5月份的人数为,根据5月份的参观人数增加到12.1万人,列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根据题意设参观人数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增长率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11【分析】设这组学生的人数为 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即可.【详解】解:设这组学生的人数为 人,根据题意得: ,即 解得: .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明确题意,准确得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且【分析】根据“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判别式公式,得到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
Δ=9+4m>0且 ,
解得:m>-且,
故答案为:m>-且.【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及根的判别式Δ>0,找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由于a2+2a+b=(a2+a)+(a+b),故根据方程的解的意义,求得(a2+a)的值,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a+b)的值,即可求解.【详解】解:∵a,b是方程x2+x−2021=0的两个实数根,
∴a2+a−2021=0,即a2+a=2021,a+b==−1,
∴a2+2a+b=a2+a+a+b=2021−1=,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及根与系数的关系,要正确解答本题还要能对代数式进行恒等变形.三、解答题1、△BPN的面积不能等于3,理由见解析【分析】如图,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旋转性质得△BPM为△ANM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设AN=BP=x,则BN=4-x,连接NP,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在△ABC中,AB=BC,∠ABC=90°,M是AC的中点,∴AM=BM,BM⊥AC,∠A=∠MBC=45°,由旋转得∠NMP=90°,∴∠AMN+∠NMB=∠NMB+∠BMP,即∠AMN=∠BMP,∴△ANM≌△BPM(ASA),∴△BPM为△ANM绕点M逆时针旋转90°得到的,∴AN=BP,设AN=BP=x,则BN=4-x,连接NP,假设△BPN的面积能否等于3,则x(4-x)=3,∴x2-4x+6=0,∵△=42-4×1×6=-8<0,∴该方程无实数解,∴△BPN的面积不能等于3,【点睛】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旋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联系与运用,证明△ANM≌△BPM是解答的关键.2、(1),;(2),【分析】(1)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先确定;再求,然后代入公式即可.【详解】解:(1)开方得:,解得:,;(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1)﹣2;;(2)m2n+mn2=.【分析】(1)直接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答案;(2)由题意得出m、n可看作方程,据此知m+n=1,mn=,将其代入计算可得;【详解】解:(1)∵一元二次方程5x2+10x﹣1=0的两个根为x1,x2,∴x1+x2,x1x2;故答案为:﹣2;;(2)∵7m2﹣7m﹣1=0,7n2﹣7n﹣1=0,且m≠n,∴m、n可看作方程7x2﹣7x﹣1=0,∴m+n=1,mn,∴m2n+mn2=mn(m+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代数式的值,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建立合适的方程及运算法则进行解题.4、(1)x1=1+2,x2=1﹣2;(2)x1=﹣1+,x2=﹣1﹣.【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利用配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即可.【详解】解:(1)整理,得2(x﹣1)2=16,(x﹣1)2=8,∴x﹣1=,∴x1=1+2,x2=1﹣2;(2)整理,得x2+2x=4,配方,得x2+2x+1=4+1,即(x+1)2=5, 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5、(1)剪成的两段分别为12cm,28cm;(2)小峰的说法正确,理由见解析【分析】(1)设剪成的两段分别为,,然后由题意得,进而问题可求解;(2)设剪成的两段分别为,,然后由题意得,进而问题可求解.【详解】解:设剪成的两段分别为,.(1)根据题意,得,解得,.当时,;当时,.∴剪成的两段分别为12cm,28cm.(2)根据题意,得,整理,得.∵,∴该方程无解,∴小峰的说法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数学北京课改版第十六章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十六章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不解方程,判别方程的根的情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方程x2﹣x=0的解是,方程x2=4x的解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