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组数据,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京改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对于数据3,3,2,3,6,3,10,3,6,3,2.①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②这组数据的众数与中位数的数值不等;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数值相等;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与众数的数值相等,其中不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3、下面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对全国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 B.了解重庆市八年级学生身高情况C.调查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 D.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零部件的调查4、已知一组数据:66,66,62,68,63,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66,62 B.65,66 C.65,62 D.66,665、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6、某班学生在颁奖大会上得知该班获得奖励的情况如下表:项目人数级别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市级111区级322校级17512已知该班共有27人获得奖励(每位同学均可获得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多项奖励),其中只获得两项奖励的有13人,那么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可能获得的奖励为( )A.3项 B.4项 C.5项 D.6项7、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学生2021年中考体育模拟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36404346485054人数(人)2567875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8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7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6分8、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0名同学参加学校演讲比赛的统计表:成绩(分)80859095人数(人)1252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为( )A.90,89 B.90,90 C.90,90.5 D.99、全红婵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十米跳台项目中获得了冠军,五次跳水成绩分别是(单位:分):82.50,96.00,95.70,96.00,96.00,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A.96.00,95.70 B.96.00,96.00C.96.00,82.50 D.95.70,96.0010、班长王亮依据今年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月阅读数量的平均数是 B.众数是C.中位数是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的有个月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一组数据2,13,31的权数分别是0.2,0.3,0.5,则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是_______.2、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有________.①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②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200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③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在七年级抽取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3、很多中学生不能注意用眼卫生,小明和几位同学一起对全校32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则全校视力500度以上的学生有_____人.4、某校有3000名学生,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体重调查.该问题中样本是_______________.5、为了贯彻和落实“双减政策”,某学校七年级在课后辅导中开设剪纸、做豆腐、硬笔书法、篮球、戏剧赏析五个课程.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对这五个课程的选择情况,小明同学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课程),并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根据这个统计图可以估计七年级500名学生中选择做豆腐课程的学生约为 ___名.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某年级共有4个班,各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5m,1.63m,1.65m,1.66m,你能估计出该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的范围吗?你能具体计算出该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吗?2、射击比赛中,某队员的10次射击成绩如图所示,试估计他的平均成绩.3、八年级(1)班的学习委员亮亮对本班每位同学每天课外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进行了一次统计,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注:每组数据包括最大值,不包括最小值.)(1)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为______人;(2)将图①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完成课外数学作业的时间的中位数在______时间段内;(4)如果八年级共有学生500名,请估计八年级学生课外完成数学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的有多少名?4、如果知道第24届我国所获金牌数是5枚,那么下面六个数据的中位数是什么?第24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第28届第29届5枚16枚16枚28枚32枚51枚 5、某中学为选拔一名选手参加我市“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经研究,按表所示的项目和权数对选拔赛参赛选手进行考评.下图分别是是小明、小华在选拔赛中的得分表和各项权数分布表:得分表项目选手服装普通话主题演讲技巧小明85分70分80分85分小华90分75分75分80分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选拔赛中四个项目所得分数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2)评分时按统计表中各项权数考评.①求出演讲技巧项目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②如此考评,小明和小华谁更优秀,派出哪位同学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呢?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解析】【分析】直接根据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数据3出现了6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3,故①正确;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2,3,3,3,3,3,3,6,6,10,处于中间位置的是3,所以中位数是3,故②错误;平均数为,故③、④错误;所以不正确的结论有②、③、④,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众数和平均数,掌握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判断即可.【详解】解: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应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应采用全面调查,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熟练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是解题的关键.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3、D【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详解】解:.对全国中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了解重庆市八年级学生身高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调查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适合抽样调查,故本选项不合题意;.对“天舟三号”货运飞船零部件的调查,适合普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B【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其中是平均数,是这组数据,是数据的个数)和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即可得.【详解】解: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将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序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6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中位数,熟记公式和定义是解题关键.5、D【解析】【分析】根据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定义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调查佛山市市民的吸烟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调查佛山市电视台某节目的收视率,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调查佛山市市民家庭日常生活支出情况,应采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调查佛山市某校某班学生对“文明佛山”的知晓率,应采用普查,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要使“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获奖最多,则让剩下的人中的一人获奖最多,其余获奖最少,只获一项奖励,用总奖励减去各部分的奖励即可得获奖最多的人的项目个数.【详解】解:根据题意,要使“该班获得奖励最多的一位同学”获奖最多,则让剩下的人中的一人获奖最多,其余人获奖最少,只获一项奖励,则获奖最多的人获奖项目为:项.故选:C.【点睛】题目主要考查数据的整理、处理,理解题意,理清在什么情况下获奖最多是解题关键.7、D【解析】【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总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该班一共有:2+5+6+7+8+7+5=40(人),得48分的人数最多,众数是48分,第20和21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分),平均数是(分),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8、B【解析】【分析】先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求出众数和中位数.【详解】在这一组数据中9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0,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90、90,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0.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与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若有奇数个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若有偶数个数据,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在这一组数据中96.0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6.00;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详解】解:在这一组数据中96.00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96.00;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82.50,95.70,96.00,96.00,96.00,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两个数是96.00,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6.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再求众数和中位数是解题的关键.10、D【解析】【分析】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可判断A;根据众数的定义,可判断B;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判断C;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可判断D.【详解】解:A、每月阅读数量的平均数是,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众数是,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数据,中位数是,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折线统计图看出每月阅读量超过的有个月,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注意求中位数先将该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确定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中间的一个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最中间的两个数的算术平均数即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二、填空题1、19.8【解析】【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加权平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代表各数据的权.【详解】依题意可知,加权平均数为:.故答案为:19.8.【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掌握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解题的关键.2、①④.【解析】【分析】根据抽样调查的方式逐个分析即可【详解】小华为了知道烤箱内的面包是否熟了,任意取出一小块品尝,故①的调查方法合适,符合题意;琪为了了解某市2007年的平均气温,应该查询每个月的气温情况,故②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该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做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不科学,不符合题意;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体重,在七、八、九年级各抽一个班学生进行调查,故③的调查方法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有①④.故答案为①④.【点睛】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理解抽样调查的方式是解题的关键.3、224【解析】【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可求出全校视力500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进而可得答案.【详解】全校视力500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1﹣10%﹣18%﹣20%﹣45%=7%,∴全校视力500度以上的学生有7%×3200=224(人).故答案为:224【点睛】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统计图得出全校视力500度以上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解题关键.4、300名学生的体重【解析】【分析】根据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出一部分个体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某校有3000名学生,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体重调查,该问题中,300名学生的体重是调查的样本.故答案为:300名学生的体重.【点睛】本题考查样本的定义,即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的特征,是常用的统计思想方法.5、100【解析】【分析】用整体1减去篮球、硬笔书法、戏剧赏析、剪纸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做豆腐课程所占的百分比,再用该学校500名学生乘以做豆腐课程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估计该学校500名学生中选择做豆腐课程的学生约为500×(1-30%-20%-14%-16%)=100(名),故答案为:10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依据扇形统计图求出做豆腐课程所占的百分比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之间,见解析【解析】【分析】平均数反映了一组数的平均水平,其中有些数据高于平均水平,有些数据等于平均水平,也有些数据低于平均水平,由此可得该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范围,一般情况下各班人数不一定相同,所以不能确定.【详解】解:该年级学生平均身高的范围介于之间,不能得到该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因为4个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注意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需要确定总人数.2、他的平均成绩为9环【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得出各点代表的数据,进而求出平均数.【详解】解:根据折线统计图得出10次的射击成绩为9.4、8.4、9.2、9.2、8.8、9、8.6、9、9、9.4;则他的平均成绩是:(环).答:估计他的平均成绩为9环.【点睛】题目主要考查从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计算平均数,根据图象得出相应信息是解题关键.3、(1)40;(2)补图见解析;(3)1~1.5;(4)125名.【解析】【分析】(1)利用1~1.5小时的频数和百分比即可求得总数;(2)根据总数可计算出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从而补全图形;(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到完成作业时间的中位数是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的平均数,而0.5-1有12人,1-1.5有18人,即可得到中位数落在1-1.5h内;(4)用七年级共有的学生数乘以完成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1)根据题意得:该班共有的学生是:=40(人);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为40人;(2)0.5~1小时的人数是:40×30%=12(人),如图: (3)共有40名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中位数是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的平均数,即中位数在1-1.5小时内;(4)∵超过1.5小时有10人,占总数的.∴答:估计八年级学生课外完成数学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的有125名.【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反映了各小组的频数,并且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的概念.4、22【解析】【分析】根据中位数的求法: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据即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当数据个数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值,当数据个数为奇数时,则取中间的数据,由此可求解.【详解】解:由表格可得:该数据的中位数为,答:该六个数据的中位数是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5、(1)85分,82.5分;(2)①144°;②小明更优秀,应派出小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解析】【分析】(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2)①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演讲技巧项目的百分比,进而求出圆心角大小;②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列式计算出小明、小华的成绩,从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小明在选拔赛中四个项目所得分数的众数是85分,中位数是=82.5(分);(2)①1-5%-15%-40%=40%36040%=144°答:演讲技巧项目对应扇形的圆心角为144°;②小明分数为:小华分数为:80.75>77.75∴小明更优秀,应派出小明代表学校参加比赛【点睛】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调查中,适宜全面调查的是,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下列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北京课改版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一组数据,某中学七,水果店内的5个苹果,其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个.,已知一组数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