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商务版七上第五章 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台儿庄区马兰一中 孙守锋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差异,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式模块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导入新课 |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话题——人类的聚居地。 | 以身边的实事热点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高涨。 | |||||||||||||||||||||||
展示目标 | 请一学生代表诵读学习目标 | 识记学习目标:知道城市和乡村是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 | 分述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 ||||||||||||||||||||||
提出问题
研讨学习
交流点拨 | 一、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 请同学观察课本82-83的4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 提示: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讲述]:通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如:交通 、住房 、 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 。等
| [讨论]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从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从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请填写城市与乡村差别表格:
| 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标注重点、强化落实。 | ||||||||||||||||||||||
提出问题
研讨学习
|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的形成与发展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www.zk5u.com中考资源网
|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得出结论,举手抢答: 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城市分为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活动。 认真听记,掌握产生城乡差异的根本原因。 同位之间讨论,有哪些人文因素能影响到聚落的形成和分布。
学生思考,听老师介绍,知道经济和宗教等人文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分布 |
强调重点
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对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
| ||||||||||||||||||||||
第二框题 聚落与自然环境 | |||||||||||||||||||||||||
展示目标 | 请一学生代表诵读本模块学习目标。 | 识记本模块学习目标:结合实例说出聚落的区位(地理位置)、分布、形态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分述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 ||||||||||||||||||||||
提出问题
研讨学习
| 1.利用大屏幕展示图片:(课本104页上方的聚落与自然环境图片)。提出问题,引导学习: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哪些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要素有哪些?) 2.引导思考:假如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建造自己的家,你想把家建在什么地方?(单纯从自然环境因素考虑) 3、看图思考
展示图片,出示问题,引导探究:分别展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民居建筑---竹楼、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同位之间探究讨论自然环境与民居特色的关系。
请学生思考:我们家乡的民居有何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 1.先读图思考,后回答问题: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主要素有 、 、 和资源等。
2.积极思考、讨论、回答。
3、看图回答 (1)平原地区的聚落多呈( )状,且规模较(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的聚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多呈( )状,且规模较( ),密度( )。 (2)河湖附近的聚落,往往沿着河流两岸和湖泊四周分布,呈( )状或( )状; (3)沙漠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上,呈( )状或( )状。 (4)由以上可知,由于( )不同,造成聚落的形态、规模和密度的不同。
4.根据图片和问题,同位之间进行探究交流。
联系家乡的实际进行思考。
| 通过读图,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自然环境因素对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与制约。
体会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民居特色,说明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 ||||||||||||||||||||||
衔接过渡 | 世界各地的聚落千差万别,风格独特,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但有科研价值,也有文化审美的价值。于是,有些聚落已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 ||||||||||||||||||||||||
第三框体 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 |||||||||||||||||||||||||
展示目标
| 请一学生代表诵读本模块学习目标。
| 识记本模块学习目标:结合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说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自觉养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习惯。 | 分述目标,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 ||||||||||||||||||||||
提出问题
研讨学习
交流点拨 |
| 1.快速默读读本框题内容,结合实际,然后独立完成: (1)聚落文化有哪些价值? (2)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聚落的现状如何? (3)怎样保护聚落文化?
7.积极发言,畅谈自己的观点。 |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对文字资料的归纳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兴趣。
以丽江古城为例,加深对世界文化遗产重要价值的理解。
加深对保护传统聚落文化重要性和措施的认识。 | ||||||||||||||||||||||
课堂小结 | 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回忆,以回顾本课所学的重要知识点。 2.学生回顾本课所学主要内容后,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精要概括: 聚落就是城和乡;城乡景观不一样; 环境决定聚落样;发展保护宜思量。 |
2.将教师精要的概括记在课本中的适当位置,便于提纲挈领的把握本课内容。 | 及时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 | ||||||||||||||||||||||
【当堂达标】
1、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
A、规模小 B、建筑物大 C、道路稀少 D、建筑物密集
2、在我国,下列聚落规模比较大的是:
A、平原上的村落B、山区里的村落C、草原上的村落D、林区里的林场
3、一般来说,在人口稀小的地区,村落:
A、分布密集B、分布稀疏C、规模较大D建筑物高大
4、下列地点不利于聚落形成于发展的是:
A、水源充足的地方 B、交通不便的地方
C、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地方
5、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河地带土壤肥沃 B、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C、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 D、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6、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
A、聚落密集 B、聚落稀疏 C、建筑物矮小 D、聚落规模小
7、竹楼适合什么地区的人们居住:
A、热带雨林地区 B、热带沙漠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8、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
A、能反映当地降水多 B、能反映当地冬暖夏凉
C、能反映当地气候干旱 D、能反映当地经济发达
9、北京的古老民居—四合院,记录的政治文化信息是:
A、当地的气候特点 B、当地当时的经济水平
C、当地的地形特点 D、封建时代多代同居的家庭关系
10、城市环境问题有( )A.大学学校规模越来越大 B、汽车越来越多
C.大气污染严重 D、绿化面积逐年提高
11、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
12、下列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A.长江三峡水电站 B.重庆永川大佛寺 C.重庆大足石刻 D.重庆永川茶山竹海
二、读图综合题
13、读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聚落的常见形式有_____和______两种,图中A、B、C三处聚落属于_____聚落。(2)三处聚落的选址有一个共同点,都是_____而建。(3)三处聚落都有可能发展成为_____聚落,而最优先发起来的是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
【教学反思】
1、 本节课知识点多,相对直观好理解的内容,如聚落的分类、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等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去掌握。
2、 稍有难度的内容,如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不同自然环境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去解决。而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则需要通过大量的事实去引导学生理解。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优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第三节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总体设计主题,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