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能力提升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798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能力提升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6798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作业题
展开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瑞士当地时间2016年6月1日,世界最长最深的铁路隧道——圣哥达隧道正式开通。位于中、南欧交通要道上的圣哥达隧道,全长57.1千米,工期历时17年,耗资160多亿美元。与圣哥达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相比,开通的新隧道将会改变山区居民与货物的交通运输方式。读瑞士交通局部图(图a)和圣哥达隧道剖面图(图b),完成1~3题。
1.圣哥达隧道工期历时17年是由于当地( )
A.地质条件复杂 B.科学技术先进
C.社会经济发达 D.气象灾害频发
2.随着圣哥达隧道的开通,将会直接影响爱斯特尔德的( )
①城市等级 ②流动人口数量 ③城市形态 ④服务范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与盘山铁路相比,圣哥达隧道的开通会( )
A.增加了公路等交通压力
B.对货物的载重限制较大
C.加强东、西欧的经济联系
D.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程建设周期的因素。主要从地形、地质等因素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该隧道位于阿尔卑斯山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投资巨大,工期长,技术要求高。故答案选A项。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爱斯特尔德位于隧道的端点,因此将会增加该地的流动人口数量,扩大其服务范围,因此②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原有铁路为半山腰间的盘山铁路,弯曲度较大,对货物载重限制较大,且速度慢,导致公路运输的压力大。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减轻公路等交通压力,A项错误;圣哥达隧道采取直线形式,线路短;通行速度快;对货物的载重限制少,B项错误;缩短了运输的距离与时间,利于隧道两端地区的联系;隧道位于欧洲南北向最为繁忙的货运走廊上,利于瑞士同德国、意大利,以及南欧与北欧的紧密联系,C项错误;新隧道开通将减少货运卡车的通行量,并将减少二氧化碳及污染气体的排放,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D项正确。故答案选D项。
答案 1.A 2.C 3.D
下图为四个不同时期交通工具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C时期是( )
A.步行-马车时期 B.火车-电车时期
C.汽车时期 D.高速公路时期
5.若D时期城市进一步发展地铁、高架道路,则城市空间形态( )
A.呈块状形态
B.呈带状形态
C.呈星状形态
D.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
解析 第4题,从图中看,C时期中心城镇的空间形态主要沿公路向外伸展,说明是汽车时期。第5题,在D时期,城市的交通发展地铁、高架道路,说明城市交通开始“上天入地”,受其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也会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答案 4.C 5.D
二、非选择题
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 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如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人家尽枕河、水巷小桥多。”(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3)19世纪中期以后江浙古城纷纷衰落。简析本区域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析 第(1)题,沪宁杭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多河流,河网密布,人们大多傍水而居,以内河航运代替陆路运输。第(2)题,主要从位置、交通、市场、人口、经济基础等方面分析。第(3)题,19世纪中期以后,铁路和近代海运日渐兴起,且运价低廉运量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市场竞争力大导致经济衰退。
答案 (1)该区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2)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两条重要的古代交通线交汇点附近,交通方便,服务范围广;地处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铁路和近代海运的兴起);工业技术革命的兴起(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业;茶叶、丝绸、陶瓷生产技术外传及新产地的竞争)导致经济优势衰退。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精练,共5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10页。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的是,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