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 6.2 溜冰圆舞曲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26616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上 6.2 溜冰圆舞曲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26616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溜冰圆舞曲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课型: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溜冰圆舞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是法国音乐家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十九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及结尾组成。每个段落都象一幕冰上芭蕾舞。
序奏中圆号奏出的徐缓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色,转为圆舞曲速度之后,呈现出本曲的主要主题——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宽广平稳、流畅明丽,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接下来的第一小圆舞曲第二主题运用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松活泼的情绪。
第二小圆舞曲第一主题充分运用直线上升的旋律线,忽上忽下的大跳音程以及频繁的休止符,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在溜冰场上大显身手的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接着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断,轻巧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着滑稽的舞蹈动作。
从容的第三小圆舞曲第一主题主要由弦乐奏出,具有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轻巧活泼,与第一主题形成了生动的情绪对比。 随后,整个乐队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第四小圆舞曲。后面还有一段表现溜冰运动员在冰上作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动作的华彩乐段。
欢快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开头的第一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溜冰圆舞曲》所描绘的溜冰场景与情绪,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快乐。
2、欣赏《溜冰圆舞曲》学生能够了解歌曲的特点和风格,感受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
3、能了解圆舞曲三拍子的基本特征;学生能够有感情地哼唱第一圆舞曲的A、B主题。
学情分析:
1、学生优势: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有明显变化,学生能够简单表述所听音乐不同段落的对比与变化。因此在音乐的理解上只需要引导即可。学生可以用图形谱、肢体动作、想象联想帮助自己理解音乐。
2、学生劣势:学生能够有艺术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却不能运用音乐术语进行描述,也缺乏对音乐情感发展变化的简要表现形式。
教学重点:体会《溜冰圆舞曲》所表现的音乐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及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老师问问大家,你们平时溜冰吗?怎样溜冰呢?
2、教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管弦乐作品《溜冰圆舞曲》,听听法国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是如何用音乐描绘溜冰的场景呢?请聆听《溜冰圆舞曲》。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的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音乐。通过讨论溜冰的场景,带领学生发挥想象能力,感受音乐。)
二、完整聆听
1、教师:在聆听时,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曲子是几拍子的?请注意音乐情绪的会发生什么变化?
(第一遍聆听后)
2、教师:同学们刚才听得都很认真,现在你们来回答一下老师前面提出的问题。这首曲子是几拍的呢?
学生:三拍。
3、教师:很好,你们是怎么听出来是三拍的呢?
学生:我听出来了这首曲子的伴奏节奏,有蹦擦擦,蹦擦擦。
4、教师:同学说的很正确,音乐知识很全面。三拍子的曲子大家知道是什么类型的曲子吗?(学生:圆舞曲)
5、教师:在19世纪后半叶的欧洲,溜冰和圆舞曲都很盛行。成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之一。这时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瓦尔德退费尔,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写成了《溜冰圆舞曲》,这也成了他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便成了经典作品。
6、教师:那么音乐情绪变化如何呢?
学生:有快有慢,有舒缓的时候,有轻快的地方。
7、教师:好,接下来老师带着你们一起去欣赏、分析一下乐曲的情绪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完整聆听,学生形成初步音乐感受,介绍乐曲形式及相关背景文化,为分段赏析做铺垫)
三、分段赏析。
(一)第一小圆舞曲
1、教师:这首《溜冰圆舞曲》中,包含了四首经典的小圆舞曲,其中第一首更为突出,听听看,有几个不同的旋律主题?
学生:有两个。
2、教师:对,有两个主题。谁能说说自己感受,两个部分主题的音乐情绪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第一段节奏平稳,旋律抒情优美,使人联想到溜冰者舒畅、愉快的心情。第二主题更加的活泼跳动。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教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那么,再次聆听同学们发挥联想,老师让你们选择一个形状或者图形,仿佛溜冰者滑冰留下的痕迹,来记住这段旋律,你们觉得用什么好呢?
学生:第一段圆形。第二段锯齿线形
(老师在黑板上画下来)
4、教师:同学们要用心去感受音乐,再加上我们自己配合主题联想的形状,这首曲子理解起来就不那么难了。我们大家配合音乐手上画着旋律图来感受音乐吧。
5、教师:请同学们随着乐曲旋律富有感情地哼唱第一圆舞曲的主题音乐。
(二)第二小圆舞曲
1、教师:第二圆舞曲,分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学生:第一主题刻画了一个溜冰者刚健、果断的性格。这个主题作者用大跳音程让我们领略了溜冰者很有力量的跳跃、旋转的洒脱姿态。
2、教师:回答的真好,那么我们来做个跳跃的动作怎么样?听听你们在哪儿里做?
2、教师:那第二主题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快节奏的装饰音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溜冰者绑在腰间的银铃。溜冰者一做动作,挂在腰间的铃铛就响起来了。
3、老师:那我们这段溜冰动作应该怎么样?
学生:点头吧。
教师:跟随音乐我们动起来。
(三)第三小圆舞曲
1、教师:仔细听,请哪位同学来说说第三小圆舞曲几个主题?音乐情绪如何呢?
学生:第一主题旋律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对比,它轻快活泼、引人入胜。
教师:那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旋律呢?
学生:第一段直线。第二段三角。
(四)第四小圆舞曲
1、教师:谁能分析一下第四小圆舞曲第一个主题的音乐情绪呢?
学生:跟第三小圆舞曲有相同的感觉,节奏平稳、旋律优美,给人变化的美感。
2、教师:那第二主题呢?
学生:这个旋律线条活泼跳动,令人感到兴奋、快活。
3、教师:那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呢?
学生:楼梯。
(设计意图:分段欣赏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要素中的速度、力度、音乐等感受音乐情绪变化,通过参与活动使学生体验、熟悉作品。)
四、复听并延伸
出示这四支圆舞曲的结构图,回顾这四支圆舞曲的旋律进行特点。
1、教师:在这首《溜冰圆舞曲》中,除了这四首小圆舞曲之外,在它的前面还有序奏,后面还有尾声,还有被重复的主题乐段。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我们将乐曲结构图填写完整。
2、介绍维也纳圆舞曲形式
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是由著名的维也纳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固定下来。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从小接受音乐教育,任职过宫廷乐师和乐队指挥,其圆舞曲具有妩媚动听的艺术特点,管弦乐舞曲多数选用 “维也纳圆舞曲”曲式结构,有后人将他封为“法国的施特劳斯”。例如代表作有《溜冰圆舞曲》、《女学生圆舞曲》等。希望同学们课下对于作曲家及维也纳圆舞曲再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作曲家与作品的曲式结构,更深入感悟、理解作品,使学生能够提升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五、小结
请同学们在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丽冰上舞蹈,用心体验,享受音乐之美吧!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冬之旅欣赏 溜冰圆舞曲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冬之旅欣赏 溜冰圆舞曲教案设计,共2页。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溜冰圆舞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上册☆溜冰圆舞曲教案,共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鼓的语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欣赏 鼓的语言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