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唱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1.唱歌《大红枣儿甜又香》
2.欣赏《窗花舞》(选听)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唱歌、欣赏教学,感受民族舞剧及舞剧音乐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比欣赏、识读乐谱、模仿节奏、模唱与视听结合等方式学唱歌曲;通过聆听、感知、表现等方法,用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现歌曲情绪、情感。
(2)了解芭蕾舞剧的相关知识及舞剧音乐的作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1)教师播放《白毛女》视频片段。教师提问:
①这是什么表演形式?
②你能说出这部舞剧的名称吗?
③你在这段音乐中听出了哪几种乐器的音色?
(2)教师总结。由问题引出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教师简要介绍《白毛女》的创作背景。
【设计意图】
以音乐导入知识的学习,利于学生直接进入学习情景当中,进而通过教师由表及里的三个问题,逐步揭示本课主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学唱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
(1)教师出示河北民歌《好八路》谱例,并范唱这首歌曲。
(2)教师简要分析河北民歌《好八路》的特点,让学生试着找出主干音,并模唱旋律。
(3)对比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通过分析谱例,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并哼唱。
(4)教师分析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并向学生讲授歌曲创作的基本技法——变化重复与扩充。
(5)分句视唱乐谱,并尝试填词演唱。
(6)观看舞剧视频片段,让学生体会喜儿得救后,亲手给八路军送枣的感激之情,引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并带领学生划分乐句及“气口”,运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通过运用对比欣赏、分析旋律特点、观看视频、学习歌曲创作技法、划分乐句及气口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方法。
(8)教师伴奏或播放伴奏录音,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欣赏《窗花舞》
(1)教师用课件出示《窗花舞》A乐段谱例,学生随琴哼唱主题旋律。
(2)教师播放A乐段录音,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3)教师播放B乐段录音,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4)完整聆听全曲,学生试着为乐曲划分段落。
(5)引导学生听辨A、B两段之间的锣鼓音乐,并分析其表现作用。
(6)观看视频片段,复听全曲,启发学生分析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教师的分析讲解以及学生的学习感知,学生进一步了解舞剧音乐在烘托、渲染气氛,推动剧情发展上的重要作用。
(7)学生随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用连贯的气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
4.总结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唱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唱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唱歌 青春舞曲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唱歌 青春舞曲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青春舞曲》,表现与合作,拓展与延伸,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九年级上册唱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九年级上册唱歌 大红枣儿甜又香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