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美术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5. 变换的画面教案及反思
展开1.知识与技能:
①运用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②知晓图像重叠产生视差的视觉原理。
2.过程方法:
①学会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②在欣赏和“玩”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
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正、反面物象的表现。
教学难点: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小木棍的粘合要牢固;体验“视觉暂留。
兴趣点:欣赏和表演中感受快速转动与画面重叠所带来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创设情景:教师请同学讲述一个《孙悟空翻跟斗云》的故事,使课堂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一个疑问:怎样画一个活灵活现的孙大圣。
2.出示教具,导入课题:老师带来了一个“活”的悟空,我请一位同学仔细看看,这个悟空与你想象的更翻跟斗云的悟空有什么不同?在观察它的背面有什么?为什么有个杆子?你能不能快速转动一下,看看有什么效果?
3.同学们相互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4.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变幻的画面》。
(二)新授
1. 同学们交替玩玩教具,思考变幻画面的效果与转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
回答:转动的越快,重叠的效果越好,这是一种科学现象,我们把它叫视觉暂留现象,这是因为人的眼睛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能够把它看到的东西在视网膜上保留片刻。比如:你对着灯看一眼后,马上闭上眼睛,灯的形象还能在视网膜上保留一点时间,这就叫视觉暂留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和视觉暂留有关。例如:在京剧《大闹天宫》里,当孙悟空迅速挥舞金箍棒的时候,金箍棒看上去就像是围绕着演员的一团金光,非常好看,这也是视觉暂留现象。
2. 提问:为什么孙悟空翻跟斗云正好踏在云朵上呢?
回答:位置对好,内容相一致。
老师总结:正、反面的内容要有联系,比如:正面企鹅,反面可以选择冰川;正面机器猫,反面可以选择天空或者房间等等,但我们要注意它们的位置要吻合,不然会使我们作品显得不自然。
3. 出示教具,发散学生思维
这儿有一支老虎,你想把老虎放在什么地方?(森林、笼子)共学生选择,灌输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把立意定位于环保,同时取一个非常好的题目《让老虎回家》,观察选择什么工具﹑材料来完成的?
4.播放制作步骤图:
①画:正面和反面
②折:对折
③插:旋转木杆
④粘合:正面和反面与木棍粘合牢固
(三)作业布置
①基本要求:能用点、线、色绘制自己喜爱的形象,并能进行粘合制作小动画。
②较高要求:能设计制作出主体造型生动、背景相吻合的动画小制作。
③个性探究:能设计制作外形独特、想象力丰富、对称粘合、转动自如的动画小制作。
(四)巡视辅导
①根据作业要求巡视2-3遍找出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突破(于本课的学习难点是在背景与主体吻合方面。背景留白„„)
②对于这种种问题,我采取对于上手快的学生先学会,再让他们一起帮助能力低的部分同学。对于作品的要求不定得太高或过于精细,对孩子们来说大特征大外型能抓住就算很成功了,给予表扬。
(三)结果
1. 作业评述:
展示作品,自我评价:制作是否细致,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装饰,特别之处,他是怎么想的(提问学生本人)。最后让学生上台表演,用自己的制作表演一个故事。
2. 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折﹑剪﹑画﹑粘贴的方法制作可爱的旋转小动画,运用点﹑线﹑面﹑色装饰美化。在欣赏和评述中也感受到旋转动画的美,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设计制作的愉悦和与人交往的乐趣。
美术一年级上册5. 变换的画面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一年级上册5. 变换的画面教学设计,共2页。
小学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上册5. 剪出缤纷的生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岭南版五年级上册5. 剪出缤纷的生活教案设计,共4页。
岭南版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岭南版二年级上册5. 巧救小昆虫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