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备课ppt课件
展开1.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随着外界① 的变化和体内② 活动的 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实验 (1)实验原理:生物材料中含有调节酸碱变化的缓冲对,在一定程度上能使pH的变 化减弱。
1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2)实验步骤a.将25 mL自来水倒入50 mL烧杯中,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起始的pH,并作记录。b.一次加一滴 0.1 ml/L的HCl或NaOH溶液,然后轻轻摇动,加入5滴后再测pH,并 作记录,重复此步骤直至滴入30滴为止。c.以pH为纵坐标,以酸或碱溶液的滴数为横坐标,根据记录数据画出曲线图。d.分别用缓冲液、生物材料代替自来水,依次进行上述步骤。e.比较并得出结论。
比较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⑦ 而不同于自来 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对,从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3.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⑧ ,它们能够对pH的变化起缓冲作用。如剧烈运动时:乳酸+NaHCO3 乳酸钠+H2CO3,H2CO3 H2O+CO2,CO2由肺排出。碳酸钠进入血液后:Na2CO3+H2CO3 NaHCO3,NaHCO3由肾脏排出。4.稳态的概念:正常机体通过⑨ ,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 持内环境的⑩ 状态叫作稳态。5.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 和 都处于一定的范围内。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人体各 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2.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3.间接参与稳态维持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4.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过程
2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5.稳态失衡: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危及机体健康。
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 的必要条件。 (1)血糖浓度和血液中的含氧量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2)温度、pH等在适宜范围内——酶活性正常,细胞正常代谢。(3)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现代稳态概念:稳态不局限于内环境的范畴,而是适用于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 念。(1)在 水平上,存在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酶活性的稳态等。(2)在 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等。(3)在 水平上,存在血压、心率的稳态等。(4)在 水平上,种群数量的变化存在稳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存在稳态。
3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及现代概念
1.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 ( )提示:人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和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反应,从而使血 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使血浆pH明显降低。2.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 )提示:佝偻病患者体内缺乏Ca2+,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 )提示: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不是恒 定不变。4.因为人体存在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所以内环境一直维持稳态。 ( )提示: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人体的稳态就会失衡。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 ,错误的画“ ✕” 。
5.只要人体自身调节能力正常,人体就不会得各种疾病。( )提示:内环境维持稳态时,机体不一定正常,如植物人等。6.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或系统无关。 ( )提示:人体pH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对,与其他器官、系统也有关,如 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乳酸钠需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1 |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酸碱体质”是一条流传甚广的“伪科学理论”,该理论根据食物在体内的代谢 产物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简单地将食物分为“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但实际上,人体的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等能够控制酸碱平衡,同时血 液中有很多缓冲对,它们组成了身体内部的酸碱缓冲系统。在正常人体内,酸碱 度能够维持相对稳定。
问题1.缓冲对调节pH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吗?提示:是,缓冲对主要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缓冲对调节pH主要发生在 内环境中。2.食物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机体是怎样调节的?
缓冲对相关内容(1)概念:人体内环境中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叫缓冲对,如HC /H2CO3、HP /H2P 等。(2)作用:使内环境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相对稳定。(3)调节机制
模拟实验注意问题(1)加入酸或碱时,一定要一次只加一滴,并严格控制滴数。(2)HCl和NaOH均有腐蚀性,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也不要入口。(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加酸和加碱的滴管不能混用,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4)至少选择两种生物材料进行实验。(5)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或用实、虚线标明。
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与稳态失调
高原反应是人快速进入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 身体不适反应。由于高原氧分压低,机体内环境中氧气含量降低,会引发头痛、 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急性高原反应者经吸氧、转入低 处或适应1~2周后,上述症状或体征会明显减轻或消失。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获得者们发现了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的机制:颈动脉体(靠近颈部两侧的 大血管)中的部分细胞能感知血液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引起大脑控制呼吸频率,升 高内环境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使红细胞数量增加(促进红细胞生成)等。
问题1.请结合内环境稳态想一想,人快速到达一定海拔地区后会出现高原反应,说明外 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说明外界环境可以影响内环境稳态,而内环境可以自我调节以减少外界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态不被破坏,但这种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有限 的。2.结合情境中的氧感受机制,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如何实现的?提示: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 等,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实例①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与血浆中的NaHCO3反应生成乳 酸钠、H2O、CO2,CO2由肺排出,乳酸钠随血浆运输到肾脏,随尿液排出。②健康人的体温通过调节,一日内的变化幅度一般不超过1 ℃,始终接近37 ℃。(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 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
稳态失调分析(1)化学成分含量失衡①血浆失水过多,可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②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甚至组织细胞“水中毒”。③代谢废物尿素等含量上升,可能导致尿毒症。④O2不足,短时间可导致乳酸中毒,长时间会出现高原反应等。⑤血液中Ca2+含量过低,哺乳动物可出现抽搐等症状;血液中Ca2+含量过高,易导致 肌无力。⑥血糖平衡失调,可导致低血糖、糖尿病等。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背景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ART01,PART02,PART03,PART04,内环境,温故知新,材料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动态平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北师大版 (2019)第1章 机体的内环境第一节 内环境的稳态说课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网络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教案配套ppt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