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553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553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26553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讲义(文科)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3讲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
展开一、知识梳理
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常用的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有“或”“且”“非”.
(2)命题p∧q、p∨q、﹁p的真假判断
2.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1)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2)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常用结论
1.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判断
(1)p∧q中一假则假,全真才真.
(2)p∨q中一真则真,全假才假.
(3)p与﹁p真假性相反.
2.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1)改写量词:确定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
(2)否定结论: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二、习题改编
1.(选修11P26A组T3改编)命题“∀x∈R,x2+x≥0”的否定是( )
A.∃x0∈R,xeq \\al(2,0)+x0≤0 B.∃x0∈R,xeq \\al(2,0)+x0<0
C.∀x∈R,x2+x≤0 D.∀x∈R,x2+x<0
解析:选B.由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知命题B正确.故选B.
2.(选修11P18A组T1(3)改编)已知命题p:2是偶数,命题q:2是质数,则命题﹁p,﹁q,p∨q,p∧q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选B.p和q显然都是真命题,所以﹁p,﹁q都是假命题,p∨q,p∧q都是真命题.故选B.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命题p∧q为假命题,则命题p、q都是假命题.( )
(2)命题p和﹁p不可能都是真命题.( )
(3)若命题p、q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则p∨q是真命题.( )
(4)写特称命题的否定时,存在量词变为全称量词.( )
(5)∃x0∈M,p(x0)与∀x∈M,﹁p(x)的真假性相反.( )
答案:(1)× (2)√ (3)√ (4)√ (5)√
二、易错纠偏
eq \a\vs4\al(常见误区)(1)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否定出错;
(2)复合命题的否定中出现逻辑联结词错误.
1.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一定都相等”的否定是 .
答案:存在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
2.已知命题“若ab=0,则a=0或b=0”,则其否命题为 .
解析:“a=0或b=0”的否定为“a≠0且b≠0”.
答案:若ab≠0,则a≠0且b≠0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多维探究)
角度一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真假
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不是偶函数,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命题的是( )
A.∀x∈R,f(-x)≠f(x)
B.∀x∈R,f(-x)=-f(x)
C.∃x0∈R,f(-x0)≠f(x0)
D.∃x0∈R,f(-x0)=-f(x0)
【解析】 由题意知∀x∈R,f(-x)=f(x)是假命题,则其否定为真命题,即∃x0∈R,f(-x0)≠f(x0)是真命题,∃x0∈R,f(-x0)=-f(x0)是假命题.
【答案】 C
eq \a\vs4\al()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方法
(1)要判断一个全称命题是真命题,必须对限定集合M中的每个元素x验证p(x)成立;但要判断全称命题是假命题,只要能找出集合M中的一个x=x0,使得p(x0)不成立即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举出一个反例”).
(2)要判断一个特称命题是真命题,只要在限定集合M中,至少能找到一个x=x0,使p(x0)成立即可,否则,这一特称命题就是假命题.
角度二 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
已知命题p:∃m∈R,f(x)=2x-mx是增函数,则﹁p为( )
A.∃m∈R,f(x)=2x-mx是减函数
B.∀m∈R,f(x)=2x-mx是减函数
C.∃m∈R,f(x)=2x-mx不是增函数
D.∀m∈R,f(x)=2x-mx不是增函数
【解析】 由特称命题的否定可得﹁p为“∀m∈R,f(x)=2x-mx不是增函数”.
【答案】 D
eq \a\vs4\al()
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确定原命题所含量词的类型,省去量词的要先结合命题的含义加上量词,再对量词进行改写,改写完以后再对原命题的结论进行否定.
角度三 与全(特)称命题有关的参数问题
(2020·宁夏石嘴山期中)若命题“∃t∈R,t2-2t-a<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 因为命题“∃t∈R,t2-2t-a<0”为假命题,所以命题“∀t∈R,t2-2t-a≥0”为真命题,所以Δ=(-2)2-4×1×(-a)=4a+4≤0,即a≤-1.
【答案】 (-∞,-1]
eq \a\vs4\al()
将命题的真假转化为不等式恒成立或不等式有解、方程有解或无解、函数最值等问题,从而根据函数性质、不等式等内容解决.
1.(2020·甘肃静宁一中三模)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x0∈R,xeq \\al(2,0)+2x0+3=0
B.x>1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x∈N,x3>x2
D.若a>b,则a2>b2
解析:选B.对于x2+2x+3=0,Δ=-8<0,故方程无实根,即∃x0∈R,xeq \\al(2,0)+2x0+3=0错误,即A错误;
x2>1⇔x<-1或x>1,故x>1是x2>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B正确;
当x≤1时,x3≤x2,故∀x∈N,x3>x2错误,即C错误;
若a=1,b=-1,则a>b,但a2=b2,故D错误.故选B.
2.(2020·河南商丘模拟)已知f(x)=sin x-x,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则( )
A.p是假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
B.p是假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
C.p是真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
D.p是真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
解析:选C.易知f′(x)=cs x-1<0,所以f(x)在eq \b\lc\(\rc\)(\a\vs4\al\c1(0,\f(π,2)))上是减函数,因为f(0)=0,所以f(x)<0,所以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是真命题,﹁p:∀x∈eq \b\lc\(\rc\)(\a\vs4\al\c1(0,\f(π,2))),f(x)≥0,故选C.
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师生共研)
(2020·河北衡水中学3月大联考)已知命题p:∀x∈R,|x+1|>x;命题q:“m≤1”是“函数f(x)=x2-(m+1)x-m2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
A.p∧q B.(﹁p)∧q
C.(﹁p)∨q D.p∧(﹁q)
【解析】 因为|x+1|>x,对x∈R成立,故p为真命题;因为函数f(x)=x2-(m+1)·x-m2在区间(1,+∞)内单调递增,所以eq \f(m+1,2)≤1,即m≤1,故应为充要条件,故q为假命题,所以p∧q,(﹁p)∧q,(﹁p)∨q均为假命题,p∧(﹁q)为真命题,故选D.
【答案】 D
eq \a\vs4\al()
(1)“p∨q”“p∧q”“﹁p”等形式命题真假的判断步骤
①确定命题的构成形式;
②判断其中命题p,q的真假;
③确定“p∨q”“p∧q”“﹁p”等形式命题的真假.
(2)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
①p∨q真⇔p,q至少一个真⇔(﹁p)∧(﹁q)假;
②p∨q假⇔p,q均假⇔(﹁p)∧(﹁q)真;
③p∧q真⇔p,q均真⇔(﹁p)∨(﹁q)假;
④p∧q假⇔p,q至少一个假⇔(﹁p)∨(﹁q)真;
⑤﹁p真⇔p假;﹁p假⇔p真.
1.(2020·宁夏石嘴山三中一模)已知命题p:∃x∈R,sin x>1,命题q:∀x∈(0,1),ln x<0,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解析:选D.因为-1≤sin x≤1,故命题p是假命题,易知命题q是真命题,故p∧q为假,p∧(﹁q)为假,p∨(﹁q)为假,(﹁p)∧q为真,故选D.
2.已知命题p:“若x2-x>0,则x>1”;命题q:“若x,y∈R,x2+y2=0,则xy=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p∨(﹁q) B.p∨q
C.p∧q D.(﹁p)∧(﹁q)
解析:选B.若x2-x>0,则x>1或x<0,故p是假命题;若x,y∈R,x2+y2=0,则x=0,y=0,xy=0,故q是真命题.则p∨q是真命题,故选B.
由命题的真假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典例迁移)
已知p:存在x0∈R,mxeq \\al(2,0)+1≤0,q:任意x∈R,x2+mx+1>0,若p或q为假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 依题意知p,q均为假命题,当p是假命题时,mx2+1>0恒成立,则有m≥0;当q是真命题时,则有Δ=m2-4<0,即-2
【迁移探究1】 (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p且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依题意知p,q均为真命题,当p是真命题时,有m<0;当q是真命题时,有-2
【迁移探究2】 (变结论)本例条件不变,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若p且q为假,p或q为真,则p,q一真一假.
当p真q假时eq \b\lc\{(\a\vs4\al\c1(m<0,,m≥2或m≤-2,))所以m≤-2;
当p假q真时eq \b\lc\{(\a\vs4\al\c1(m≥0,,-2
答案:(-∞,-2]∪[0,2)
【迁移探究3】 (变条件)本例中的条件q变为:存在x0∈R,xeq \\al(2,0)+mx0+1<0,其他不变,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依题意,当q是真命题时,Δ=m2-4>0,
所以m>2或m<-2.由题意知,p,q均为假命题,
所以eq \b\lc\{(\a\vs4\al\c1(m≥0,,-2≤m≤2,))得0≤m≤2,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0,2].
答案:[0,2]
eq \a\vs4\al()
根据命题真假求参数的步骤
(1)先根据题目条件,推出每一个命题的真假(有时不一定只有一种情况).
(2)然后再求出每个命题是真命题时参数的取值范围.
(3)最后根据每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
[注意] 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如本例的迁移探究(2),由于p和q一真一假,因此需分p真q假与p假q真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2020·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学考)已知命题p:“∀x∈[0,1],a≥ex”,命题q:“∃x∈R,x2+4x+a=0”,若命题“p∧q”是真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1,4]
C.(-∞,1] D.[e,4]
解析:选D.命题p等价于ln a≥x对x∈[0,1]恒成立,所以ln a≥1,解得a≥e;命题q等价于关于x的方程x2+4x+a=0有实根,则Δ=16-4a≥0,所以a≤4.因为命题“p∧q”是真命题,所以命题p真,命题q真,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e,4],故选D.
[基础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0>1,xeq \\al(2,0)-1>0,那么﹁p是( )
A.∀x>1,x2-1>0
B.∀x>1,x2-1≤0
C.∃x0>1,xeq \\al(2,0)-1≤0
D.∃x0≤1,xeq \\al(2,0)-1≤0
解析:选B.特称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所以﹁p:∀x>1,x2-1≤0.
2.已知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命题p是假命题
B.命题p是特称命题
C.命题p是全称命题
D.命题p既不是全称命题也不是特称命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命题真假的判断以及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判断.命题p:实数的平方是非负数,是真命题,命题p是全称命题,故选C.
3.(2020·吉林第三次调研测试)已知命题p,q,则“﹁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若﹁p为假命题,则p为真命题,则p∨q为真命题;若p∨q为真命题,则p,q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但p不一定为真命题,故无法判定﹁p为假命题.即“﹁p为假命题”是“p∨q为真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4.(2020·辽宁五校协作体联考)已知命题“∃x∈R,4x2+(a-2)x+eq \f(1,4)≤0”是假命题,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0) B.[0,4]
C.[4,+∞) D.(0,4)
解析:选D.因为命题“∃x∈R,4x2+(a-2)x+eq \f(1,4)≤0”是假命题,所以其否定“∀x∈R,4x2+(a-2)x+eq \f(1,4)>0”是真命题,则Δ=(a-2)2-4×4×eq \f(1,4)=a2-4a<0,解得05.命题p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x,eq \r(x)>x+1”,则命题p可写为 .
解析:因为p是﹁p的否定,所以只需将全称量词变为特称量词,再对结论否定即可.
答案:∃x0∈(0,+∞),eq \r(x0)≤x0+1
6.已知命题p:x2+4x+3≥0,q:x∈Z,且“p∧q”与“﹁q”同时为假命题,则x= .
解析:若p为真,则x≥-1或x≤-3,
因为“﹁q”为假,则q为真,即x∈Z,
又因为“p∧q”为假,所以p为假,故-3
答案:-2
7.已知命题p:f(x)=eq \f(1-2m,x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命题q:不等式x2-2x>m-1的解集为R.若命题“p∨q”为真,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若“p∧q”为假,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对于命题p,由f(x)=eq \f(1-2m,x2)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得1-2m>0,解得m
8.设命题p:函数y=l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q: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若p∧(﹁q)为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函数y=lga(x+1)在区间(-1,+∞)内单调递减⇔0曲线y=x2+(2a-3)x+1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Δ=(2a-3)2-4>0⇔a
所以p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
由eq \b\lc\{(\a\vs4\al\c1(0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eq \b\lc\[\rc\)(\a\vs4\al\c1(\f(1,2),1)).
[综合题组练]
1.已知命题p:∃x∈R,x2+1<2x;命题q:若mx2-mx+1>0恒成立,则0
C.“p∨q”为假命题 D.“p∧q”为真命题
解析:选C.因为x2+1<2x,即x2-2x+1<0,也即(x-1)2<0,所以命题p为假;若mx2-mx+1>0恒成立,则m=0或eq \b\lc\{(\a\vs4\al\c1(m>0,,Δ=m2-4m<0,))则0≤m<4,所以命题q为假,故选C.
2.(2020·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b≥4,则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设a,b∈R,若a+b≠6,则a≠3或b≠3”是一个真命题
C.“∃x0∈R,xeq \\al(2,0)-x0<0”的否定是“∀x∈R,x2-x>0”
D.“a+1>b”是“a>b”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B.对于A,原命题的逆命题为“若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则a+b≥4”,而a=4,b=-4满足a,b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但此时a+b=0,故A不正确;对于B,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设a,b∈R,若a=3且b=3,则a+b=6”,为真命题,所以原命题也是真命题,故B正确;对于C,“∃x0∈R,xeq \\al(2,0)-x0<0”的否定是“∀x∈R,x2-x≥0”,故C不正确;对于D,由a>b可推得a+1>b,但由a+1>b不能推出a>b,故D错误.
3.短道速滑队组织6名队员(含赛前系列赛积分最靠前的甲、乙、丙三名队员在内)进行冬奥会选拔赛,记“甲得第一名”为p,“乙得第二名”为q,“丙得第三名”为r,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q)∧r是真命题,则选拔赛的结果为( )
A.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B.甲得第二名,乙得第一名,丙得第三名
C.甲得第一名,乙得第三名,丙得第二名
D.甲得第一名,乙没得第二名,丙得第三名
解析:选D.由(﹁q)∧r是真命题,得﹁q为真命题,q为假命题(乙没得第二名),且r为真命题(丙得第三名);p∨q是真命题,由于q为假命题,只能p为真命题(甲得第一名),这与p∧q是假命题相吻合;由于还有其他三名队员参赛,只能肯定其他队员得第二名,乙没得第二名,故选D.
4.已知m∈R,命题p:对任意实数x,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若﹁p为真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若对任意x∈R,不等式x2-2x-1≥m2-3m恒成立,则[(x-1)2-2]min≥m2-3m,即m2-3m≤-2,解得1≤m≤2,因为﹁p为真命题,所以m<1或m>2.
答案:(-∞,1)∪(2,+∞)
p
q
p∧q
p∨q
﹁p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量词名称
常见量词
符号表示
全称量词
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
∀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某些等
∃
名称
形式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结构
对M中任意一个x,有p(x)成立
存在M中的一个x0,使p(x0)成立
简记
∀x∈M,p(x)
∃x0∈M,p(x0)
否定
∃x0∈M,﹁p(x0)
∀x∈M,﹁p(x)
通用版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含详解): 这是一份通用版高考数学(理数)一轮复习第3讲《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含详解),共8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讲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共8页。
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理含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3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案理含解析,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疑误辨析,走进教材,易错自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