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展开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总 分 |
得 分 |
|
|
|
|
|
|
一、基础训练营。(26分)
1. 读拼音,写词语(8分)
(1)面对病毒的qīn xí( ),李兰娟院士毫不wèi jù( ),坚守岗位,率领团队成功分离出病毒毒株,为kòng zhì( )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
(2)当你感到wú liáo( )、jì mò( )的时候,shū jí( )能驱散fù gài( )在你心头的乌云,给原本fá wèi( )的生活增添色彩。
2. 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漂流 漂白 B. 折磨 磨难
C. 藤蔓 蔓延 D. 人才济济 无济于事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倒霉 忧伤 聚精会神
B. 剔除 抛弃 衣衫褴褛
C. 借货 毙命 头晕目炫
D. 倾覆 防御 心平气和
(3)下面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陆续搬到岸上。
B. 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半个月了,真让人受不了。
C. 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下次的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D. 妈妈持续三年被评为“劳动模范”。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滨逊流落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B. 得知她与世隔绝的消息后,世界各地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深深缅怀这位善良的老人。
C. 他们只是些乌合之众,没什么好怕的。
D. 每当讲起改革开放的故事,他总是滔滔不绝。
(5)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克·吐温 美国
B. 《鲁滨逊漂流记》 丹尼尔·笛福 英国
C. 《骑鹅旅行记》 塞尔玛·拉格洛芙 瑞典
D. 《爱丽丝漫游奇境》 刘易斯·卡罗尔 法国
(6)关于写作品梗概,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先读懂内容,把握脉络;再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最后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B. 在筛选概括的时候,应该保留“主干”,去除“枝叶”,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C. 为了准确地表达,写作时不能有任何补充的内容。
D. 写作品梗概要尊重原文,不能改变原文意思。
3.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找到小狐仙,可能就没有多大用处。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仿写句子,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展示厅。(9分)
4. 根据语境填空。(4分)
(1)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他相处久了,你就会知道他是个做事谨慎、有耐心的人。
(2)爸爸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读名著,作推荐。(5分)
请从《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这四本书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本,从主要内容、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写一段推荐语,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吧!
推荐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直通车。(3分)
6. 填空。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紧扣“险”字,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主人公形象。《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主人公尼尔斯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他因得罪了小狐仙被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检阅台。(32分)
(一)下面是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本学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此表,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阅读内容 班级 | 卡通漫画 | 中国古典 文学名著 | 外国 文学名著 |
六年级(1)班 | 30(人) | 5(人) | 10(人) |
六年级(2)班 | 32(人) | 5(人) | 8(人) |
六年级(3)班 | 30(人) | 6(人) | 9(人) |
7. 该校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卡通漫画的有________人,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有________人,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有________人。(3分)
8. 根据调查表分析,该校六年级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籍时存在什么问题?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根据本学期的语文学习,请你给该校六年级学生介绍两条阅读名著时可以用到的方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9分)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0. 选文描写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的主要经历之一,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其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1. 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再说说作者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这个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选文使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有什么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15分)
老人与海(节选)
桑地亚哥是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有一段时间,老渔夫独自乘小船打鱼,他接连打了84天,但一条鱼也没有捕到。本来一个叫马诺林的男孩子跟他在一起,可是日子一久,马诺林的父母认为老头儿背运,吩咐孩子搭另一条船出海。孩子每次见到老头儿空船而归,总要帮他拿拿东西。孩子为老头儿准备饭菜,跟他一起评论垒球赛。
老人和孩子相约第二天,就是第85天一早一起出海。当晚老头儿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少年当水手时远航非洲见到了在海滩上嬉戏的狮子。
醒后他去叫醒孩子,两人分乘两条船,出港后各自驶向自己选择的海面。天还没有亮,老头儿已经放下鱼饵。他看见露出水面的一根绿色钓竿急遽地进入水中。他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钓丝。经过判断,他断定这是一条大鱼。这激起他要向它挑战的决心。老人先松开钓丝,然后大喝一声,收拢钓丝,但鱼并不肯屈服,老头儿把钓丝背在脊背上,但是作用不大,小船向西北方漂去。为了能坚持下去,他不断地和鱼、鸟、大海对话,不断地回忆往事。太阳升起后,老头儿发觉鱼还没有疲倦,鱼开始不安分了。老头儿用右手去摸钓丝,发现那只手正在流血。过了一会儿,他的左手又抽起筋来,但他仍竭力坚持。正在这时,钓丝慢慢升起来,大鱼终于露出水面,它足有18英尺长,比他的船还要长。老人和大鱼一直僵持着,双方已搏斗了两天一夜。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大鱼跃起十几次后开始绕着小船打转。老人头昏眼花,但他仍紧紧拉着钓丝。当鱼游到他身边时,他把钓丝踩在脚下,然后把鱼叉扎进鱼身。鱼仰身朝天,它终于死了。
老头儿把大鱼绑在船边胜利返航。一个多小时后,鲨鱼嗅到了大鱼的血腥味跟踪而至抢吃鱼肉。老头儿见到第一条鲨鱼。他用鱼叉杀死了它,同时也失去了鱼叉。后来老头儿用刀杀死了两条来犯的鲨鱼,但在随后的搏斗中刀也折断了,他又改用短棍。然而半夜里鲨鱼成群结队游来时,他已无法对付它们了。船驶进小港,船旁是硕大无朋的白色鱼骨架。老人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也不是,是我走得太远啦。”
第二天早上,孩子来看望老头儿,老头儿醒来后,孩子给他端了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两人相约过几天一起去打鱼。孩子离去后,老头儿睡着了,他又梦见了非洲的狮子。
由于另一条鲨鱼正在撕咬死鱼,船身还在晃荡。老头儿松开了帆脚绳,让船向一边摆动,使鲨鱼从船底下露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探出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他要扎的只是肉,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于是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有改动)
13. 阅读梗概,完成练习。(5分)
(1)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跟他经常在一起的人是_____________。
(2)老人已经_____天没有打到鱼了,终于在第______天钓到了一条大鱼,但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最后老人回家时,大鱼只剩下了__________。
14. 根据梗概的内容,将剩下的小标题补充完整。(6分)
(1)未打到鱼,仍不服输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无所获,回到家中
15. 结合节选部分体会海明威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有力的特色,判断下面的译文哪一种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并说说理由。(4分)
译文1: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它是从深水里游上来的,因为黑云状的鱼血沉积下来,散布在一英里深的海里。
译文2: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当那大片暗红的血朝一英里深的海里下沉并扩散的时候,它从水底深处上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30分)
16. 题目:给____________的一封信
通过对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主人公:尼尔斯、鲁滨逊、汤姆……你还认识哪些作品里的哪些人物?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给他(她)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关于他(她)的故事之后的感受。500字左右。
第二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1. (1)侵袭 畏惧 控制
(2)无聊 寂寞 书籍 覆盖 乏味
2. (1)B (2)C (3)D (4)B (5)D (6)C
3. (1)略。 点拨: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就”应该改为“也”。
(2)示例:讲了一天的课,他的嗓子快要冒烟了。
(3)汤姆说:“我认为我不会在意的。”
二、4. (1)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2)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5. 示例:《骑鹅旅行记》 这本书中想象特别奇特,人可以变得像拇指一样大,还能听懂动物的话,笨笨的家鹅可以像大雁一样飞上蓝天,主人公可以骑着“飞鹅”旅行……这些离奇的情节会一直吸引着你读下去。
三、6. 不畏艰险、乐观 淘气、顽皮 小人儿
四、(一)7. 92 16 27
8. 该校大部分六年级学生会选择卡通漫画作为课外读物,忽视了对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
9. 示例:①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关系图谱;②读到特别喜欢的段落,可以摘抄下来,并标注出处、页码。
(二)10. 建房定居
11.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 作者举了“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布置好小小的住所的例子来说明中心。
12. 一方面可以详尽地描写人物的内心感受,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有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三)13. (1)桑地亚哥 马诺林
(2)84 85 鱼骨架
14. 经历磨难,打到大鱼 勇斗鲨鱼,只剩骨架
15. 示例:译文1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如,描写鲨鱼来袭时,译文1翻译成“鲨鱼的来袭并不偶然”,译文2翻译成“这条鲨鱼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译文1比较简洁,富有特色。因此译文1更符合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
五、16. 思路点拨:先确定要给谁写信,再结合人物的特点,写出你想对他(她)说的话,语言要通顺,要有真情实感,注意书信的格式。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