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设计《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案(含答案)
展开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归纳本文中心论点,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3、理解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作者简介..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1月27日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当时他的父亲在密执安大学念书,后来到台湾大学任教..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59年获得工程学士学位,1960年获得科学硕士学位,1962年获得(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1963年以福特基金研究生的身分到瑞士日内瓦欧州核研究中心从事原子弹的研究工作,1964年回到美国,担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师,第二年提升为助理教授..1969年提升为物理学教授..1977年被委任为《核仪器与方法》编辑委员会委员,也是美国、意大利等地物理学会会员,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密执安等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在他领导的实验小组里,中国派去的同志约占半数,这些科学工作者在他精心指导下正从事基本粒子的研究工作..2、给加点的字注音 瞭望 彷徨 丁肇中 不知所措 荣誉 儒家 3、解释下列词语..格物:.. 致知:..诚意: 正心: 修身: .. 齐家: 抽象: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不知所措 三、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2、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 “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4.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
5.〈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6、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四、课内小结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三、1.默读课文,讨论编写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2:要有格物致知精神..3.“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4.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5.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6、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第二课时 一、温故而知新 二、合作探究 1.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2.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哪里?
3.实验的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4.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5.第9段讲的是什么道理?
6.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7.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
8.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9.丁教授认为〈四书〉中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三、解读探究 1、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
例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又如: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
又如: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总结: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2、本文除了举例论证以外还运用哪些论证方法请在课本上标记出来..3、引导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发扬怀疑求真精神..四、总结反思 参考答案:二、1、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2、只有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新的知识..3、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4、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5、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6、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7、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8、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9、第一,寻求真理的堆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细读课文,深层探究文本,质疑问难,合作交流,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一等奖: 这是一份获奖的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内容,欢迎下载做为公开课参考使用。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设计《2词五首》教案1: 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案设计《2词五首》教案1,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