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房山区北京十三中青龙湖分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运动员投掷的标枪在出手后,仍能继续向前飞行,这是因为
A. 标枪受到向前的力B. 标枪受到惯力
C. 标枪有惯性D. 标枪不受力
2.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根据图片和文字叙述,可以确定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
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
B.
人举着哑铃不动
C.
人拿着物体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行
D.
人将地面上的石块捡起来
3. 如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A.
牛顿
B.
帕斯卡
C.
伽利略
D.
霍金
4. 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 大小有关B. 作用点有关
C. 方向有关D. 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5.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逃生锤的锤头很尖
B.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
C.
盲道上有凸起
D.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
6. 如图所示,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大摩擦B. 减小摩擦C. 增大弹性D. 减小弹性
7. 如下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 B.
C. D.
8.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 B.
C. D.
9.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ʹ甲 、 pʹ乙,则 pʹ甲:pʹ乙 的值
A. 一定大于 1B. 一定小于 1C. 可能等于 1D. 可能小于 1
10. 一名普通中学生从地上拿起一个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此过程中他对鸡蛋做的功约为
A. 0.1 JB. 1 JC. 10 JD. 100 J
11. 某人用力去推一个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所受摩擦力大于推力
B. 物体的重力大于推力
C. 物体所受摩擦力与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推力和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2.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密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在两杯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 甲杯盐水的密度较大
B. 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
C. 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二、双项选择题(共2小题;共8分)
13.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快
D. 在类似甲、乙、丙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归纳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14. 连通器内装有水,静止时 U 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用连通器分别做四个实验,则下列 A 、 B 、 C 、 D 所示的四种情景中,U 形管两侧液面的情形合理的是
A. B.
C. D.
三、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4分)
15. 图中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
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
B.
用力推购物车
C.
运动员将标枪抛出
D.
守门员将球接住
四、填空题(共3小题;共10分)
16. 画出如图木棒受到的重力和木棒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17.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8. 如图甲、乙为用指针式压强计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中的一个情景,此时研究的是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图甲、乙中的容器内均装满液体)。用此装置还可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
五、实验题(共7小题;共54分)
19. 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 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 的关系。
(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0. 按要求作答。
(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两张纸片中间向下吹气,可观察到两纸片靠拢,此实验现象说明: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2)在一个雨天,小丽撑着雨伞走在回家的路上,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可能发生的现象及其正确的解释是 。
A. 由于风力作用,雨伞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 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雨伞将保持静止
C. 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雨伞边缘会向下压低
D. 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雨伞边缘会向上翻起
21. 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
(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 。
(2)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 ,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3)小明在探究完“二力平衡”的条件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2.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水会流入空桶,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当物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时,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将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实验中物块所受浮力是 N,排开水的重力是 N。
(2)如果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实验测得的 (选填“浮力”或“排开水的重力”)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3)若换用酒精代替水进行实验,则 F3 的大小将变为 N(ρ水=1×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g=10 N/kg)。
23. 小明想测量一个贝壳的密度,只准备有天平、大烧杯、小烧杯、细线和水,她的测量方法如下:
(1)用天平测出贝壳的质量 m1;
(2)测出空小烧杯的质量 m2;
(3)将装有水的大烧杯和空的小烧杯如图放置(水至大烧杯口);
(4)用细线悬挂贝壳缓缓浸没于大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进入小烧杯;
(5)测出溢出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 m3。
由上述实验得到溢出水的体积是 (水的密度用 ρ水 表示)。贝壳的密度是 (用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24.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在三个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实验中让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本实验中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车受到的 。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 。
(3)在不增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可将小车从斜面的 高度由静止滑下,比较小车在 (选填“相同”或“不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
25.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跟压力大小的关系。
(1)实验开始前应先对弹簧秤进行 操作;实验时,拉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2)第 6 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它的示数是 N。
(3)改变木块上所加钩码的个数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摩擦力随压力大小变化的关系图象。
实验次数123456压力摩擦力
(4)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结论: 。
六、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6分)
26. 请阅读《“372”潜艇掉深,上演 3 分钟生死时速》并回答下题。
“372”潜艇掉深,上演 3 分钟生死时速
2014 年 12 月,我海军组织的一次实战化战备远航训练,南海舰队“372”新型常规潜艇正悄无声息地潜航。
突然,潜艇深度计指针突然向下大幅跳动,艇体急速下沉!
“不好,潜艇掉深了!”
掉深的原因是因为某段特殊的海域,上层海水密度大、下层海水密度小,这样的海域被称为海中断崖,潜艇在海水下航行时,如突遭海中断崖,会立即减少浮力,难以控制的急剧掉向海底,造成失事。
生死关头,指挥员王红理立即下达增速、补充均衡、吹除压载水舱等一系列指令,全艇官兵舍生忘死奋力排险。
“打开应急高压气阀门,向水柜供气”。
糟糕,“主机舱管路破损进水!”
祸不单行!此时主机舱一根管道突然破裂,大量海水瞬间喷入舱室。
“损管警报!”“向所有水柜供气!”生死关头,指挥员当机立断,果断下令。
伴随着刺耳的损管警报声,全艇上下闻令而动,扑向各个控制阀门 ⋯⋯
不到 10 秒钟,应急供气阀门全部打开,所有水柜开始供气;一分钟内,上百个阀门关闭,数十种电气设备关停;两分钟后,全艇各舱室封舱完毕!官兵们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与死神赛跑。
该做的都已做完,而这时,掉深速度虽有减缓,但潜艇掉深没有立即停止,还要继续下降。大约 3 分钟后,在“372”潜艇即将下沉到极限工作深度时,掉深终于停止。潜艇在悬停 10 余秒后,深度计指针缓慢回升,艇体终于开始上浮!
阅读以上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潜艇掉深时,潜艇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2)“打开应急高压气阀门,向水柜供气!”目的是排出水柜中的水,使潜水艇自身的重力 。(选填“增加”或“减少”)
(3)向所有水柜供气后,潜艇掉深有所减缓,但不会立即停止,这是因为潜艇具有 。
七、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27. 水桶内装有质量为 20 千克的饮用水,小张同学为班级的饮水机换水,他从地面匀速提起水桶放到 1 米高的饮水机上(水桶的质量不计)。求:
(1)桶中水的重力。
(2)小张同学所做的功。
28. 将一盛有水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 S=3×10−3 m2,容器的质量忽略不计,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 G水=4.2 N,水面距容器底的距离 h=10 cm。现将一金属球用细线吊着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容器中的水未溢出,金属球未碰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如图所示。已知金属球的重力 G球=0.7 N,体积 V=2×10−5 m3,g=10 N/kg,水的密度 ρ水=1.0×103 kg/m3。求:
(1)金属球未浸入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金属球未浸入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3)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4)金属球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细线的拉力。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投掷的标枪在出手后,因为标枪有惯性,所以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飞行。
2. D
【解析】A.人推一块大石头没推动,有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举着杠铃静止不动,尽管施加了力,但是没有移动距离,因此不做功,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使箱子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人给箱子一个向上的力,箱子向上没有移动距离,人对箱子没有做功,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石块从地上捡起来,人对石块施加了力,并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因此做功,故D符合题意。
3. A
【解析】A.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A正确;
B.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B错误;
C.伽利略在力学和天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但伽利略不是力的单位;故C错误;
D.霍金在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但霍金不是力的单位;故D错误;故选A。
4. C
【解析】由图可知,用 5 N 的力向上拉弹簧时,弹簧变长;用 5 N 的力向下压弹簧时,弹簧变短;由此可见,在力的大小与作用点相同时,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5. B
【解析】逃生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选项符合题意。
盲道上有凸起,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吸管的一端剪成斜口,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6. A
【解析】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选A。
7. C
【解析】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知ABD不属于平衡力,C属于平衡力。
8. A
9. B
10. B
【解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确定最符合实际的答案。
一只鸡蛋的质量约 50 g,受到的重力
G=mg=0.05 kg×10 N/kg=0.5 N
从地上拿起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 2 m,所以对鸡蛋做的功大约为
W=Gh=0.5 N×2 m=1 J。
11. C
【解析】由于物体没有推动,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故A、B、D错误.
12. B
【解析】由图可知,同一只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得:ρ甲=ρ蛋,ρ乙>ρ蛋;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故A错误;
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为浮力相同,F浮=G排=m排g,所以,鸡蛋在两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相等,故B正确,D错误;
两杯中液面相平,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根据 p=ρgh 可知,乙杯底所受的液体压强较大;两个杯子完全相同,则底面积相等,根据 F=pS 可知,乙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故C错误。
第二部分
13. A, C
【解析】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因此,不应该让小车从斜面上的不同位置滑下,故A错误;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故C错误;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正确。
14. C, D
第三部分
15. B, C, D
【解析】运动员跳水前将跳板压弯,跳板发生了形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项不符合题意;用力推购物车,购物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项符合题意;运动员将标枪抛出,标枪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项符合题意;守门员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项符合题意。
第四部分
16.
【解析】过木棒重心做竖直向下的重力;过木棒与墙壁的接触点做垂直于墙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17. 0∼5;2.4
【解析】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0 到 5 N,分度值是 0.2 N,示数为 2.4 N。
18. 液体密度;液体深度
第五部分
19. (1) 凹陷程度(或形变程度)
【解析】实验中应用转换法,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 压力
【解析】对比甲、乙两图可得:相同的一块木块对海绵的压力相同,甲图中海绵的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
(3) 压力大小
【解析】分析甲、丙两图可知,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丙图中的木块对海绵的压力较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故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4) 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解析】小强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控制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同时改变了木块对海绵的压力大小和海绵的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20. (1) 小
(2) D
21. (1) 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解析】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保持两盘内砝码质量相等(即让两边的拉力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左右两个拉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转动,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左右两个拉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
(3) 运动状态
【解析】小明在做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又利用该装置进行探究,剪断小车左边的细线后,小车受力不再平衡,由静止向右运动,此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2. (1) 不变;0.5;0.5
【解析】物块浸入水中后,水的深度不变,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由图可知;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3=2 N−1.5 N=0.5 N;由图可知:G排=F4−G桶=0.7 N−0.2 N=0.5 N。
(2) 排开水的重力;偏小
【解析】溢水杯未装满水,对于 F3 的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所以,测出的浮力 F浮 不变;如果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则小桶内所盛的水将小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即测得的排开水的重力会偏小。
(3) 1.6
【解析】物块体积 V=V排水=F浮ρ水g=0.5 N1.0×103 kg/m3×10 N/kg=5×10−5 m3,则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ʹ=ρ酒精gV=0.8×103 kg/m3×10 N/kg×5×10−5 m3=0.4 N,所以若换用酒精代替水进行实验,则 F3 的大小为:F3=G−F浮ʹ=2 N−0.4 N=1.6 N。
23. m3−m2ρ水;m1m3−m2ρ水
【解析】由实验步骤可知,溢出水的质量等于溢出水和小烧杯的总质量与空小烧杯的质量之差,即 m水=m3−m2,由 ρ=mV 可得溢出水的体积 V水=m水ρ水=m3−m2ρ水,而 V贝壳=V水,所以贝壳的密度 ρ贝壳=m贝壳V贝壳=m1m3−m2ρ水=m1m3−m2ρ水。
24. (1) 相等;摩擦力
【解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相同,所以应使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就是阻力。
(2) 越远
(3) 不同;相同
【解析】若要探究“速度对动能大小的影响”,需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即可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高度越高,速度越大;比较小车在相同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即可。
25. (1) 调零;匀速直线
【解析】实验过程中想要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直接测量出滑动摩擦力,就需要让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这样物体合力为 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在弹簧秤使用之前应该先进行调零工作避免读数过程中有误差。
(2) 1.6
【解析】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大小为 0.2 N,所以弹簧测力计此时的读数大小为 1.6 N。
(3)
【解析】根据表格中给出的数据可以画出图象。
(4)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成正比。
【解析】通过观察图象的形状,可以大致得到结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成正比。
第六部分
26. (1) 变小
(2) 减少
(3) 惯性
第七部分
27. (1) G=mg=20千克×9.8牛/千克=196牛。
(2) W=Fs=Gs=196牛×1米=196焦。
28. (1) 1000 Pa
【解析】p=ρ水gh=1.0×103 kg/m3×10 N/kg×0.1 m=1000 Pa。
(2) 1400 Pa
【解析】p=FS=4.2 N3×10−3 m2=1400 Pa。
(3) 0.2 N
【解析】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10−5 m3=0.2 N。
(4) 0.5 N
【解析】对金属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受力分析可知 F拉=G−F浮=0.7 N−0.2 N=0.5 N。
2021北京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物理: 这是一份2021北京十三中分校初三(上)期中物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十三中分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十三中分校中考物理零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mD,5h,7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g/cm3,【答案】C,【答案】D,【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