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酶的本质、产生和作用原理理解不清
1.()酶在许多生化反应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如图表示某种酶催化底物水解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易错 )
A.图中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a代表蔗糖
B.合成酶的场所只有核糖体
C.酶能够为底物提供能量从而让反应更容易进行
D.只要是结构完整的活细胞均能产生酶,且酶在胞内、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易错点2 误认为ATP的合成与分解速率有差异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易错 )
A.寒冷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下降
B.紧张状态下,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ATP含量大量增加
C.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加快
D.饥饿时,细胞内ATP的合成速率大大超过分解速率
易错点3 判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占比
3.(2021山西运城高中联合体月考改编,)某兴趣小组测定在不同氧浓度条件下,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培养液经过一段相同的时间后O2的消耗量和CO2的产生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适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易错 )
氧浓度/% | a | 10 | 20 | 30 | 40 | 50 |
产生的CO2的量/mol | 30 | 12 | 15 | 18 | 18 | 18 |
消耗的O2的量/mol | 0 | 6 | 9 | 18 | 18 | 18 |
A.a可能等于0,此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B.在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上升
C.氧浓度为20%时,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2∶1
D.氧浓度为30%时,限制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
易错点4 混淆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
4.()下列有关细胞代谢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易错 )
A.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各反应阶段均能生成少量的ATP
B.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分解葡萄糖消耗的O2少于释放的CO2
C.植物细胞无氧呼吸都能生成酒精,动物细胞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乳酸
D.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易错点5 对叶肉细胞净光合与植株净光合的关系认识不清
5.(2020河北辛集一中月考改编,)如图表示温度对某植株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易错 )
A.35 ℃光下,该植株与外界的氧气交换量大于0
B.50 ℃光下,该植株依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45 ℃光下,该植株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该实验结果不能反映出该植株呼吸酶的最适温度
易错点6 混淆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6.()植物的光合作用受CO2浓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影响。如图为在一定CO2浓度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a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b点时该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0
C.若将该植物置于c点条件下光照9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则每100 cm2一昼夜CO2的净吸收量为15 mg
D.适当提高CO2浓度,则图中a点下移,b点左移,c点上移
7.(2020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期末,)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 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易错 )
透光玻璃瓶甲 | 透光玻璃瓶乙 | 不透光玻璃瓶丙 |
4.9 mg | 5.6 mg | 3.8 mg |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内膜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8 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浮游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0.7 mg
答案全解全析
本章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D | 2.C | 3.C | 4.D | 5.C | 6.C | 7.C |
|
1.D 图中若d、e分别代表果糖和葡萄糖,则b代表蔗糖,a代表酶,A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RNA不是,B错误;酶不能提供能量,只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C错误;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要有适宜的作用条件,酶在细胞外也可以发挥作用,D正确。
易错分析
(1)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或RNA。
(2)酶的作用原理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是提供能量。
(3)只要是结构完整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4)只要条件适宜,酶在胞内、胞外都能发挥作用。
(5)酶只起催化作用,不起调节作用。
2.C 为维持体温,寒冷时,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上升,A错误;ATP和ADP的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中,在紧张状态下,细胞需要能量较多,此时ATP与ADP的转化速率加快,ATP合成得快分解得也快,ATP含量不会大量增加,B错误;剧烈运动时,消耗能量增加,肌肉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迅速加快,C正确;饥饿时,ATP的合成速率和分解速率处于动态平衡中,D错误。
易错分析
(1)正常条件下,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处于动态平衡之中,ATP的合成与分解速率没有差异。
(2)生物体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过程是十分迅速的,因此不会出现细胞内ATP含量大量增多的现象。
3.C 有氧条件下,酵母菌有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氧浓度为a时,不消耗O2,所以a可能等于0,此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A正确;氧浓度在a~30%范围内,随氧浓度增加,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上升,但氧浓度在30%~50%范围时,有氧呼吸速率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加而上升,B正确;氧浓度为20%时,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为9 mol,葡萄糖消耗量为1.5 mol,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15-9=6(mol),所以无氧呼吸葡萄糖消耗量为3 mol,因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2,C错误;氧浓度为30%后,有氧呼吸速率不再随氧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限制细胞呼吸速率的因素可能是酶的数量,D正确。
易错分析
(1)消耗等量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2)产生等量的CO2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3)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有氧呼吸消耗O2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4)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若大于消耗的氧气量,则差值即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由此,根据反应式可以判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占比。
4.D 乳酸菌是厌氧微生物,只能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生成ATP,A错误;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加强,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此时其氧气消耗量仍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B错误;绝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但少数植物细胞(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细胞、玉米胚细胞等)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错误;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D正确。
易错分析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生物 | 无氧呼吸产物 | |
植物 | 大多数植物细胞 | 酒精和CO2 |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 | 乳酸 | |
动物 | 骨骼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 乳酸 |
微生 物 | 乳酸菌等 | 乳酸 |
多数微生物如酵母菌等 | 酒精和CO2 |
5.C 光照下放氧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下吸氧速率表示呼吸速率。35 ℃光下,净光合速率大于0,说明该植物产生的氧气一部分进入线粒体,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A正确;50 ℃光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的绝对值小于呼吸速率,说明该条件下该植物依然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45 ℃光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0,植株的叶肉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根细胞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对于叶肉细胞而言,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实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速率一直升高,因此该实验结果不能反映出该植物呼吸酶的最适宜温度,D正确。
易错分析
植株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与植株叶肉细胞的净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植物非绿色器官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当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为0时,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速率大于0。
6.C 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ATP,其产生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错误;b点时该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呼吸作用速率大于0,故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大于0,B错误;图中可得,在c点光照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10 mg/(100 cm2叶·小时),则每100 cm2叶片一昼夜中CO2的净吸收量=光照时净光合作用总量-黑暗时呼吸作用量=10×9-5×(24-9)=15(mg),C正确;适当提高CO2浓度,光合速率上升,而呼吸速率不变(a点不变),因此达到光补偿点时,光照强度减弱,即b点左移,而净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此值将增大,c点上移,D错误。
7.C 由题意可知,丙瓶中浮游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一昼夜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为4.9-3.8=1.1(mg),乙瓶中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氧气的释放量(净光合量)为5.6-4.9=0.7(mg)。丙瓶中浮游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H]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错误;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1.1 mg,B错误;在一昼夜后,乙瓶中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故pH比丙瓶的高,C正确;在一昼夜内,乙瓶中浮游植物实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约为1.1+0.7=1.8(mg),D错误。
易错分析
(1)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2)真正光合速率代表量:植物或叶片“制造”或“生产”或“合成”有机物量,O2产生量,CO2消耗量;
净光合速率代表量:植物或叶片“积累”葡萄糖量(或有机物量),O2释放量,CO2吸收量;
呼吸速率代表量:有机物消耗量,O2消耗量,CO2产生量。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6页。
生物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h、19,下列植物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