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鲁教版 (2019)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知识基础练
读下图,完成1~3题。
1.海域甲~丁中,海-气间水热交换最活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海域甲~丁中,向大气输送热量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海域甲向高纬输送的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超过大气输送的热量
B.等于大气输送的热量
C.小于大气输送的热量
D.先把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
解析第1、2题,海域甲~丁中,水温最高的是甲,海-气间水热交换最活跃,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第3题,甲海域位于赤道附近,向高纬输送的热量超过了大气输送的热量。
答案1.A 2.A 3.A
4.下列叙述中,与海-气相互作用原理相悖的是( )
A.海-气间广泛存在着物质和能量交换
B.海洋决定着大气中的水热变化
C.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D.海洋参与大气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
解析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答案C
2019年为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信风减弱,使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异常增温。读南太平洋赤道附近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份的海水垂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正常年份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高
B.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低
C.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
D.厄尔尼诺年份南美洲东部海区气流上升
6.在厄尔尼诺年份,下列事件发生可能性较大的是( )
A.南赤道暖流势力加强
B.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增多
C.南美洲西部干旱地区出现“绿洲”
D.全球范围内冰川储存量增加
解析第5题,正常年份大量温暖海水向西流,太平洋东部海区气温较低,西部海区气温较高,A项错误;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海岸气温较高,B项错误;据图可知厄尔尼诺年份太平洋西部海区气流下沉,C项正确;厄尔尼诺年份南美洲西部海区异常增温,气流上升,东部海区情况图示无法看出,D项错误。故选C项。第6题,在厄尔尼诺年份,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A项错误;信风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B项错误;据图可以看出,在厄尔尼诺年份南美洲西部干旱地区降水增加,可能会出现“绿洲”,C项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存储热量的释放,由于全球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温度已经上升,全球范围内冰川融化,冰川储存量减少,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5.C 6.C
海水温度距平值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下图是某时间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值(单位:℃)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中海水温度距平值分布说明( )
A.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B.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
C.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强,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
D.南半球东南信风较弱,处于拉尼娜现象期间
8.图中海水温度的异常,可能导致( )
A.南美洲西部飓风活动减弱
B.澳大利亚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C.东南亚地区出现暴雨洪涝
D.秘鲁渔场的渔获量明显减少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赤道中东部海水升温显著。厄尔尼诺现象是南半球东南信风势力较弱引起的,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形成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海水上升补充,从而使这一海域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异常增温,B项正确。故选B项。第8题,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北部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太平洋中部到南美洲西岸则多雨且飓风活动增多,A、B、C三项错误;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因而渔场产量很大,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海水温度升高改变了浮游生物和鱼类的生存环境,使渔场产量降低,渔获量减少,D项正确。故选D项。
答案7.B 8.D
9.读中国近海水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上图的温差看,在中国的四大近海海域中,水温受大陆影响最大的是 ,主要原因是 。
(2)2月,黄海的等温线呈舌状自南向北凸出,原因可能是( )
A.径流的影响 B.大陆的影响
C.暖流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3)8月长江口外有一高温水舌伸向东北,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4)2月的水温与8月的水温相比较,水温梯度最大的是 月。请简述你的判断依据及主要的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2月、8月温差较大的海域是渤海,渤海是中国的内海之一,被大陆包围。所以,水温受大陆的影响最大。第(2)题,2月黄海等温线自南向北弯曲,水温比两侧高,应判断是一股自南向北的暖流影响。第(3)题,8月份长江口河水水量大,长江水受陆地影响大,水温较高,因此表现为高温水舌伸向东北。第(4)题,2月等温线密集,原因一方面是太阳高度的差异导致的,另一方面是受冬季风的影响。
答案(1)渤海 渤海伸入内陆,海域面积小
(2)C (3)径流
(4)2 2月的等温线远比8月密集,说明2月的水温变化大,梯度也大。2月代表冬季水温的变化情况。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近海海域的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白昼昼长也随纬度的增加而变短;而冬季风对北方近海海域的影响又远大于对南部海域的影响,这又加剧了南北海域的温差。
关键能力提升练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增温的现象。正常年份,该区域东南信风盛行。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中太平洋海水温度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该海域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图,完成1~2题。
1.四幅图中能表示厄尔尼诺现象的是( )
A.甲、丁 B.乙、丁
C.甲、丙 D.乙、丙
2.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反之,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运动引起风浪、潮汐、洋流等海水运动
B.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大气温度的高低与海冰的分布范围无关
D.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海面增温
解析第1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时南美洲大陆西侧海面水温升高,降水增加。第2题,潮汐不是大气运动形成的。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表层海水降温。
答案1.C 2.B
下图表示某海域水温与正常年份相比较的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图示海域水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水温可知该海域位于高纬度地区
B.该海域水温比正常年份水温偏高
C.南极臭氧空洞在扩大,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
D.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4.受图示海域水温影响( )
A.马来群岛出现持续多雨天气
B.智利北部出现台风活动
C.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
D.秘鲁渔场产量大幅增长
解析厄尔尼诺使得赤道东、中太平洋水温增高,可扰乱全球水热输送和交换,使美国西南部降水增多,气温较低。
答案3.B 4.C
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 正常年份1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2个月滑动平均
乙 a、b两地1960—1979年海平面气压变化曲线图
(1)科学家研究发现,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海域海水、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图乙气压中心的气压变化密切相关。据图填出地理事物的变化情况,完成厄尔尼诺现象成因及其对秘鲁沿海地区影响的说明。
1月份,图示低压中心气压值变大,高压中心气压值变小→东南信风风力变弱导致秘鲁寒流势力变弱,赤道逆流变 →秘鲁近海海域出现向南流动的 (冷暖性质)洋流,即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秘鲁沿海地区可能出现 等自然灾害。
(2)正常年份,A地降水丰沛的原因是什么?
(3)在厄尔尼诺现象年时,A地沿岸国家会久旱无雨,粮食减产,并因干旱而引发森林火灾,试分析原因。
解析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移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移动,改变南太平洋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常。如秘鲁沿海出现洪水泛滥;而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由原来的多雨变为少雨,出现旱灾。
答案(1)强 暖性 暴雨、洪水泛滥
(2)①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②大陆沿岸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
(3)受厄尔尼诺的影响,赤道西太平洋地区沃克环流的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被下沉气流代替,气候由湿润多雨变成干旱少雨,造成粮食减产,引发旱灾,从而引发森林火灾。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复习练习题,共6页。
高中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单元 水体运动的影响第三节 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课后测评,文件包含43海气相互作用练习解析版doc、43海气相互作用练习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建设海绵城市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建设海绵城市主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