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阿房宫赋学案及答案
展开2012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一语文学案:3.2《阿房宫赋》(苏教版必修2)
候课 请积极阅读——《作文导学练》
走进作者: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唐朝万年人(今西安),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赋、辞,其中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其诗歌语言流丽而又风味清新,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其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事。人们将他和杜甫相比,称他为“小杜”;又和他同时代的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一、【课前预习】1、识记字音
囷囷焉( ) 妃嫔( )霁( )颜 辇( )车横槛( ) 大笔如椽( )
鼎铛( ) 矗( )立媵嫱( ) 珠砾( )锱铢必较( ) 粟( )米
不辨妍媸( ) 逦迤( )呕哑( ) 缦( )立
二、【自主学习】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三、【合作探究】
1、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但为什么写阿房宫被焚,却说“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里作者流露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在写法 上的异同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翻译句子: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秦人不暇 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二、【合作探究】 1、具体来看,阿房宫有那些特点?(楼阁多、构造奇、布局巧、桥道美观)
2、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三 、补充解释:
1 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2 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3 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 为秦宫人 为:成为。
5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
6 雷霆乍惊 乍:突然。
7 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
8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9 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10 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
四、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 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各篇的独创性是:
(1)、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2)、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 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 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 独到见解。
(3)、《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 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 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 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 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练习1.对文段中加线的词或短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非秦:不是秦国。 ②族秦:使秦成为民族。
③使:让。 ④爱其人:爱戴人民。
⑤拒秦:抗拒秦国。 ⑥复:也,同样。
⑦递:传。 ⑧不暇:没有空闲。
⑨鉴之:以之为警戒。 ⑩胜之:战胜秦国。
⑾弱于秦:比秦弱。 ⑿故事:事情。
A.①③⑦⑧⑿ B.①⑤⑥⑦⑾
C.②④⑨⑩⑾ D.②③⑤⑦⑿
2.对文中三个\'以\'的意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一个是连词,后两个是介词。
B.前两个是 介词,后-个是连词。
C.前两个是连词,后一个是介词。
D.前一个是介词,后两个是连词。
3.对下列句子翻译准确的项是
①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A.从而使得后来的人又哀叹他自己(重蹈覆辙)的命运。
B.也会使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覆辙)的命运。
C.也会使后来的人再哀叹他自己(重蹈覆辙)的命运。
D.从而使得他的后代人再哀叹他(重蹈覆辙)的命运。
②是又在六国下矣。( )
A.是又处在六国的下面了。
B.这就更处在六国的下面了。
C.这就更比不上六国了。
D.是又比不上六国了。
4.对两文段中\'天下\'一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②苟以天下之大
A.①②均指秦朝的天下。
D.①②均指六国的天下。
C.①指六国的天下,②指宋朝的天下。
D.①指秦朝的天下,②指宋朝的天下。
5.第一段末用了四个\'后人\',对它们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①哀之,后人②哀之而不复鉴之,亦使后人③而复哀后人④也。
A.①②均指秦以后的人,③④均指秦后人的后人。
B.①④指秦以后的人,②③指秦后人的后人。
C.①②④指秦以后的人,③指秦后人的后人。
D.①③④指秦以后的人,②指秦后人的后人。
6.两段文字分别是两篇借古讽时文章的结尾,其中均揭示了作者为文的主旨和目的。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均总结秦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爱民兴国。
B.两文均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当朝国君不可贿赂求安,应富国强兵。
C.前者总结秦、六国的覆亡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不贿赂。
D.前者总结六国覆亡的教训,劝诫宋朝统治者爱民,后者总结秦朝覆亡的教训,劝诫唐朝统治者不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练习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7.选出词句解说不当的一项( )
A.从“明星荧荧”到“焚椒兰也”,作者连用四个比喻句构成一个排比句,极写宫女之多,从侧面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写出了宫女们的惆怅心理;“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运用夸张手法既写出了宫女的不幸,又写出了统治者的荒淫。
C.“收藏、经营、精英”在文中都是金玉珠宝之意,“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既写出宫中珍宝之多,又写出统治 者的穷奢极欲。
D.本段文字着眼于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珍宝之多”,运用对偶、排比、夸张手法极写秦统治者豪华奢侈的生活,从中可以窥见秦亡的迹象。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练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廊腰缦回( )③高低冥迷( )④春光融融( )
9.翻译文中画线句。(12分)
①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答: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答:
③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答:
④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答:
10.最后一句实际上在写什么?在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
答
11.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描写阿房宫?(3分)
答: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19题(共29分)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 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6分)
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 ②管弦呕哑 ( ) ③戍卒叫,函谷举 ( )
④秦人不暇自哀 ( ) ⑤族秦者秦也( ) ⑥使六国各爱其人 ( )
13.翻译文中画线句。(12分,每句3分)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答: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答: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答:
④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答:
14.第一段文字重点写什么?结构上有何作用?(3分)
答:
15.第二段文字的中心观点句是哪一句?作者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分)
答:
16.第二段文字主要在写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答:
17.最后一句中的四个“后人”所指是否一致?请作具体说明。(3分)
答:
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及答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1,【自主学习】 1,【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必修二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资料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金岳霖先生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