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二、弹力、力的测量教学设计
展开初级中学初二物理学案 | |||||||||
课 题 | 弹力 力的测量 | 课 型 | 新授课 | 课时 | 1课时 | ||||
主备人 |
| 审核人 | 王丽 | 授课时间 |
| ||||
【学习目标】:1、知道弹力是由物体的形变产生的;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 |||||||||
【课前检测】: 1、什么是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有哪两种作用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每一个物体既是__________ ,也是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两个物体可以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 【自主活动】 器材:橡皮筋 、 塑料尺、铁丝、弹簧 1、 如果对这些物体施加力,使它们发生形变,会有什么不同呢?动手试一试。 2、观察教材9页图7-3-2并结合大屏幕理解弹性形变。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9、10页) 1. 叫弹力。 2.产生弹力的条件 。 3.测量力的仪器叫 。常用的是 。其工作原理是 。 4.观察9页图7-3-3,10页图7-3-5, 并结合大屏幕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自学) (1)标出右图中各部件的名称。
| 随堂思注 | ||||||||
【师生共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的力。师生总结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使用前: (1)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没有受到外力时,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应指在 ,如果不在,应进行校正即 . (2)观察 弹簧测力计的最大 。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的规律是有一定限度的,即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太大,拉力大到某一定值以后,弹簧的伸长就不再与拉力成正比,甚至无法恢复原状,弹簧的最大量程就是弹簧秤上的最大刻度值. (3)观察 弹簧测力计的 。弹簧秤的 是指弹簧秤最小一格代表的力的大小。它决定了测量所能达到的 。
使用时 使测力计弹簧伸长方向与受力向 ,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探究活动一 1.学会使用测力计。观察你手中的测力计,说出它的测量范围是 ,分度值是 。你用这个弹簧测力计测出你的笔袋重是 。
2.用弹簧测力计测你手中的笔有多重,一次将笔挂在挂钩上,一次将笔挂在吊环上。 试一试,看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 随堂思注 | ||||||||
实验探究二: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拔河比赛比的是拉力大小吗?
取A、B两个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让它们互相勾在一起。如图,
A测力计显示的是 ; B测力计显示的是 。 实验中发现:A、B两个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两个力的方向 ,且在同一直线上。 总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学固学】 1.有一把弹簧秤,秤钩上不施加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牛的位置,此时用手拉弹簧秤秤钩,使弹簧秤的示数为4牛,则手拉弹簧的力是( ) A.4.2牛 B.4牛 C.3.8牛 D.无法判断
2.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牛顿,则该力的真实值为( ) A、大于8牛顿 B、小于8牛顿 C、等于8牛顿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3.在弹性限度内,一根长为10cm的弹簧,受到0.5N的拉力时,伸长到12cm,当它受到1.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 ) A.6cm B.16cm C.36cm D.26cm
4.一个弹簧秤(如图所示)在不挂重物时,指针指在A处,挂上4N重物时,指针指在B处,AB间距离为4cm. (1)请画出最小刻度为0.2N的测力计的刻度.
(2)这样刻刻度的根据是什么
【课后作业】 练习册_____
【课后深思】 学习本节课,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 |||||||||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一、力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弹簧测力计,弹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二、弹力、力的测量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