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课内双基
根据课内知识填空。
1.很多古老的文字都起源于________,汉字形成文字体系大约是在________之际,我国最早的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是________。
【答案】 图画,夏商,甲骨文
2.汉字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造字方法,其中________是最主要的造字方法。
【答案】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形声
3.随着时代的发展,汉字形体也在不断变化着,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主要有
(1)________(时代)________
(2)________(时代)________
(3)________(时代)________
(4)________(时代)________
(5)________(时代)________等五种。
【答案】 由繁到简
(1)甲骨文(商代) (2)金文(商至秦)
(3)小篆(秦至西汉) (4)隶书(秦至汉)
(5)楷书(汉魏至今)
4.按造字方法给下列汉字分类。
明 水 末 河 武 样 界 瓜 从 简 子 字 闻 口 牛 羊
(1)象形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意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形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水、子、口、牛、羊、瓜
(2)末
(3)武、字(“字”的本义是“生子”,“宀”表示房子,即女人在家里生孩子,所以是会意字,不是形声字)、明、从
(4)河、样、界、简、闻
5.据传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明月当空的晚上,在高台上坐下,唐明皇随口吟出一联:二人土上坐。
此联妙在利用汉字的结构写成,二人加一土正是“坐”字,意义上也很通顺。杨贵妃略一沉思吟出下联:一月日边明。此联更妙,不仅日月合成一个“明”字,而且也符合杨和唐明皇的身份。像这样的对联还有很多,请你试对出下联:
此木为柴山山出,__________________。
闲看门中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闲”古写为“閒”)
【答案】 (1)因火成烟夕夕多
(2)思耕心上田
6.按造字法归类,下列汉字有不同的一组是( )
A.象形字:日 月 人 木 门 马
B.指事字:二 刃 上 本 甘
C.会意字:休 囚 尘 纹 孬 牧
D.形声字:茵 闻 空 姿 园 理
【答案】 C(“纹”为形声字。)
7.下列汉字的拆解,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鲜”为左右结构的会意字,鱼和羊都是美味食品,两者结合组成的“鲜”字,即为味美之意。
B.“狱”字乃两“犬”夹一“言”字,在此表示两狗争斗之时的叫声,由狗的厮咬表示争讼、狱讼之意。“狱”字用两犬守护,又形象地揭示了牢狱这一概念。
C.“杀”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杀”字,恰似一根树枝折断后的样子,尽管仍有少许树皮和树干相连,但枯萎而死仍会马上来临。
D.“匹”是一个象形字,恰似一匹直立的马,所以后来又作计数马的量词。
【答案】 D(“匹”为一个会意字。金文的“匹”字左边为石磬之形,右下为石磬断裂为两半时的碴。两形会意,表示只有一块石头断裂后的两半,才能纹丝相合地匹配。)
8.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组是( )
A.木(象形) 休(会意) 江(形声) 房(形声)
B.座(象形) 占(形声) 架(会意) 芳(形声)
C.固(形声) 攻(会意) 旗(形声) 本(会意)
D.语(形声) 究(形声) 材(会意) 见(象形)
【答案】 A(A中“江”左形右声,“工”和“江”古音相近。B中“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C中“本”为“木”下部分,是指事字;D中“见(見)”在“人”上加个“目”字,是会意字。)
二、课外延伸
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犒赏 山青水秀 赴汤蹈火 胜不骄,败不馁
B.狭隘 脍炙人口 众口铄金 无事不登三宝店
C.斡旋 明辨是非 泾渭分明 温良恭俭
D.恢弘 脱颍而出 蔚然成风 化干戈为玉帛
【答案】 C(A青—清;B店—殿;D颍—颖。)
10.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黯淡 好高骛远 焕然冰释 初生牛犊不怕虎
B.渲泄 茅塞顿开 相濡以沫 坐收渔人之利
C.讴歌 高屋建瓴 时过境迁 口惠而实不至
D.缜密 兵慌马乱 纷至沓来 心有灵犀一点通
【答案】 C(A焕—涣;B渲—宣;D慌—荒。)
1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应接不暇 蚊蝇孪生 不敢越雷池一步
B.阿谀逢迎 行迹可疑 八竿子打不着
C.愤世忌俗 构思颖异 人生如白驹过细
D.世风浇薄 如鲠在喉 三折肱方为良医
【答案】 A(B行—形;C忌—嫉,细—隙;D浇—硗。)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糅合 平心而论 绵里藏针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B.轻挑 气喘吁吁 如愿已偿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迄今 大名鼎鼎 遮天避日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D.蛰居 纹丝不动 入不付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答案】 A(B挑—佻,已—以;C避—蔽;D付—敷。)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宛然 意气用事 道貌暗然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斑驳 哀兵必胜 事得其反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陡峭 韦编三绝 举棋不定 水能载舟,亦能复舟
D.涅槃 无则加勉 无可置疑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答案】 D(A暗—岸;B事—适;C复—覆。)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蛾眉 峨冠博带 钟鼓馔玉 口慧而实不至
B.赝品 义愤填膺 真知灼见 敏于事而纳于言
C.暮霭 惴惴不安 兴高采烈 无所不用其极
D.沽取 怙恶不悛 耿耿于怀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
【答案】 C(A慧—惠,B纳—讷;D胜—甚。)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光碟 锱铢必较 食言而肥 大丈夫能屈能伸
B.作秀 指手划脚 关税壁垒 大树底下好遮阴
C.扇情 节哀顺变 虚与委蛇 天机不可泄露
D.飙升 卓尔不群 鼎立相助 瓜田不纳履
【答案】 A(B划—画;C扇—煽;D立—力。)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祥和 祛除 大气晚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回扣 旷达 绵里藏针 精城所至,金石为开
C.支吾 剪缉 轻车俭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岔口 激赏 曲高和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答案】 D(A气—器;B城—诚;C缉—辑,俭—简。)
1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渎职 苦心孤意 矫揉造作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文采 偃旗息鼓 各行其是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C.缉私 钟灵毓秀 虎视眈眈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D.闲遐 察言观色 绵里藏针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答案】 B(A意—诣;C灰—恢;D遐—暇。)
18.下列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一言堂 旁征博引 弃之如蔽履
B.诡秘 吊书袋 煞有介事 吃一堑,长一智
C.玷污 杀风景 讳莫如深 是可忍孰不可忍
D.幅射 忘年交 触目惊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答案】 C(A蔽—敝;B吊—掉;D幅—辐)
三、高考热点
19.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京剧脸谱”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60字。
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变形等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纹样的脸谱,用来表明戏中人物的面容、性格等特征,使观众能观其外表,知其心胸。例如,红色脸常用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等性格,以“三国戏”里的关羽为代表;白色脸则常用来表现奸诈多疑,以“三国戏”里的曹操为代表。京剧脸谱能够丰富舞台美术色彩,强化演出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要点“夸张变形等手法”),用不同颜色、图案、纹样(要点“不同颜色、图案、纹样”)在男性角色脸上勾画(要点“男性角色”)的用来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要点“表明面容、性格等特征”)的特殊彩妆(要点“特殊彩妆”)。
20.今年是国庆六十周年,下面两题都是祝贺国庆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上联:万紫千红百花争艳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上联:九州春色莺歌燕舞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第一题:五湖四海一体同贺 第二题:四海征程虎跃龙腾
21.在画线部分填上几个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句式相同、内容相近的排比句。
牵挂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伤,牵挂是“临行密密缝”的那段爱意,牵挂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牵挂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段离愁,牵挂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段缠绵,牵挂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那份思念。
四、读写创新
22.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刘心武曾经坦言自己有嫉妒等心灵“灰色”阴影。或许基于此吧,他发明了一套心灵保健操。1.列表解嘲操。依照严重程度列出烦心事,逐一化解。2.自寻自乐操。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做。3.回忆美景操。回忆美妙时光。4.无损害宣泄操。用无害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5.自嘲操。人在自嘲中失去的是虚荣,获得的是清醒。6.走向混沌操。以一种潇洒和“混沌”的姿态与生活对话。这一套心灵保健操,折射出了一个睿智与成熟的心灵。是啊,我们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但有没有关心过自己的灵魂是否健康坦荡呢?
请以“走进心灵”或“呵护心灵”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文体、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佳作赏读】
走进孤独的心灵
世界上最美丽的花往往开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最险峻的山岭往往坐落在最荒芜的莽原,最清澈的泉水往往流淌在最深邃的密林中,最伟大的真理也往往掌握在最孤独的人手中。走进孤独的心灵吧,你会懂得孤独、高尚的灵魂所在。
——题记
我漫步于云端,搜寻着孤独者的灵魂。
濮水之滨。那个倔强孤傲的钓鱼翁是谁?为什么宁愿守着孤独而不去做官?大王派来的两个使者失望地走了,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身影映在清澈的溪水里。望着溪中的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想起了自己的梦——一个变成蝴蝶的梦。他是蝴蝶变的,还是蝴蝶是他变的?一切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他相信自己是只快乐飞翔、翩翩起舞的蝴蝶,孤独与他同在。他就是孤独的心灵的祖先——庄子。
康桥上。仰望天上的白云,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清新,潺潺的流水勾起了他的无限思绪。“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可是,孤独!孤独?干脆去寻梦吧!“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寻找着自己孤独的心灵所在。他叹息着,离开吧,“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就是孤独的天才——徐志摩。
大海边。孤独者通常与大海为伴。两人都是伫立在大海边,可两人的心情却是大相径庭。一个是“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另一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是两人同时又都是与孤独为伴、为友、为亲的。一个孤独的心灵中装满了大海,把它的海湾、它的闪光、它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而另一个孤独的心灵只愿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两个孤独的心灵一个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另一个则是我国孤独诗人的出色代表——海子。
古来圣贤皆寂寞。走进孤独的心灵,你会理解更多。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的孤独,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孤独。可以说,没有孤独,李煜成不了“词帝”,屈原著不成《离骚》,李白也做不成“诗仙”。
让我们走进孤独的心灵吧!
【名师点评】 本文美在审题精当,立意高远。这是一曲“孤独者”之歌。小作者用三个不同场景连缀了四个伟大的灵魂。语言优美,富有意蕴。三幅画面,四个人物,虽是用粗笔勾勒,却也引人入胜。文章结尾升华拓展,抚慰一切伟大的灵魂。文章层次清晰,立意由浅入深。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得文章卓越不凡。
高中语文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双基,课外延伸,高考热点,读写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三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第三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双基,课外延伸,高考热点,读写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内双基,课外延伸,高考热点,读写创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