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将进酒教案设计
展开1、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促进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
3、探究诗人狂放不羁的内在原由,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体会本诗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领会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奔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教学思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心理,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些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对此会有一些潜在的感知,教学中应充分激发,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有学习积极性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性的研讨,更进一步的理解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的风格。提升学生对诗歌诗人的理解、热爱和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诵读、探究、赏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饮酒赋诗,自称“酒中仙”, 时人也号之曰“酒圣”的李白一生写下 了许多咏酒的诗篇。李白喝酒时尽管也有愁,但所咏的诗是极其豪放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酒有关的诗歌-----《将进酒》。
二、解题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 “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朗读课文自由诵读, 疏通字词,了解基本意思,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自己最喜爱的深有感触的诗句的理解,并谈谈对诗歌风格与艺术特色的理解。教师不做分析。
1、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听课文录音或听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再次谈谈,教师要适时归纳要点。
钟鼓馔(zhuan)玉/不足贵 斗酒十千/恣(zi)欢谑(xue) 径须沽(gu)取/对君酌 千金裘 与尔同销/万古愁
感情变化:大喜大悲
2师生练习朗读。
方法: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学生边读 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 意;练习背诵。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诵读全诗。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 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高堂”一联说及人 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 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入题:节奏要逐渐加快。“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天生”联显 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举杯劝酒: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 也 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 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 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 沽酒,宜重读。“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思考研读本诗
1、诗的开头“黄河”与“人生”之间有什么联系这四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两句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兴手法。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里黄河不远,所以从黄河起兴。这二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似乎从天而降,东入大海,势不可回。诗人写黄河,颇能够显示它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基调是壮。尽管也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有“不复回”之叹,基调却是悲。紧接着带出对人生易老、光阴易逝的感慨。这前后二句,既是比喻——以河水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再,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反衬人生渺小,因而切四句令人顿生悲意。这四句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阔大,极有气势。前二句从空间上放大,后二句从时间上压缩,开篇即给人横空出世之感。
2、当时李白已是两鬓染霜,政治上极其失意浪迹江湖,然而他却说“人生得意须尽欢”、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应如理解这种思想感情?
明确:“人生”以下六句写“欢”“乐”。诗人年华老去,政治上极度失意,整日穷愁并非其本性,既然此处失意,就另外去寻找寄托。在这里,诗人以为朋友聚会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时行乐。这里有一定的消沉。但并不完全消沉,对政治未完全绝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对未来的一个期许。这种矛盾的协调方式与《行路难》如出一辙。这种诗情体现了诗人的旷达豪放,实际上也是他愤激中的无奈与自我安慰。既是他人生价值的铿锵宣言,同时也是他抑郁情绪的快意释放。
4、李白在丹丘家做客,为何反客为主,举杯劝酒?(品味诗人洒脱狂放不羁性格在文中的体现。)
明确:李白与丹丘是知交好友,关系密切随意。而诗人天性洒脱狂放不羁,加之上兴之所至。
5、如何理解诗末“万古愁”?
明确:诗已告终,突然又迸出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之“悲”关合,而“万古愁”的含义更其深沉。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又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将来也一定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才可当之。
6、归纳:本诗初读一二遍,会觉得它豪气十足,但是再读几遍,就可以看出诗人的愤激只情是占主导地位的。确切地说,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就好象《阿Q正传》一样,喜剧是其外壳,悲剧是其内核。
艺术鉴赏:(师生讨论共同完成)
板书:
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夸张的运用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特色之一。设计此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对此作一点比较深入的分析,从诗人的思想性格、气质修养等方面了解这种写法的实质。
“朝如青丝暮成雪”:这种感受是许多老年人都有的,但由诗人说出,其意义却非同寻常,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政治上的失落感。诗人在25岁上“辞亲去国,仗剑远游”,是“以当世之务自负”的,欲以布衣取卿相之位。如今,25年过去了,他已满头白发,功业上却毫无成就。回首往事,难免有人生短促之叹,也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
“会须一饮三百杯”:“一饮三百杯”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详见“补充注释”),李白仰慕古人的大度,有效法之意。在《襄阳歌》里他曾写道:“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里是重申其意。这种夸张,跟故意张大其辞是有区别的。
: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尔同销万古愁”:愁若止于一身,那是毫无意义的。诗人叹“古来圣贤皆寂寞”,为陈思王曹植的遭遇抱不平,都表现了愁的深广。用历史的眼光看,“抱利器而无所施”的贤能之士古代有,今日有,则将来一定还有——这样的愁情唯“万古愁”一语足以当之。这种夸张,也不是故意张大其辞,可以使人信服。
比较学习: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比较,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这道题是为鉴赏这首诗的基本内容设计的,也有加深理解诗的基调的作用。)明确: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之所以有上述不同,可能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
课堂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在诵读中进一步品味诗歌内涵。
板书: 主旨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内容: 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豪放——外壳
感情变化: 悲——乐——愤——狂
愤激——内核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品读赏析,问题探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学设计,共2页。
高中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底层的光芒老王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底层的光芒老王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 设计,评析预习案,指导自读,把握文意,写作指导,当堂训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