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1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1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25681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运用(26 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A.贮.蓄/伫.立纯粹./憔悴.羞怯./默契.荫.蔽/绿草如茵.
分歧./企.盼气概./慷慨.炫.耀/晕眩.烘.托/哄.堂大笑
滑.稽/狡猾.静谧./谥.号热忱./称.职沾.染/拈.轻怕重
侍.弄/伺.候勋.章/殉.职厌倦./蜷.伏吓.唬/随声附和.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绚烂的灯光将鸟巢体育场烘.托.得更加金碧辉煌。
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让人迷醉和恍.惚.,每一个毛孔都被贵族气息所感动。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的一项是()(2 分)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B.6 月 6 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日’浴阳光,预防近高”。 C.铁人三项赛包括哪些项目?什么时候在我市举行?老师逐一做了回答。D.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 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下列表述不完全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老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A.莅临
奥秘
咄咄逼人
莫不关心
B.决别
坍塌
翻来覆去
惊慌失措
C.徘徊
微薄
恍然大悟
大相径庭
D.渊博
惩戒
不求深解
骇人听闻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法国作家、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作品,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少年时的一次经历,揭示了丰富的生活哲理。
《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文,文章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
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征,它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名著阅读(6 分)
①《朝花夕拾》中,鲁迅提到了三本在他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书,一本是长妈妈给他买的
《 》,一本是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偏要叫他背的《 》,一本是在矿路学堂如饥似渴阅读的《 》。
②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在松涧火云洞遇难,徒弟 (人物)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服了红孩儿。取得真经返归途中,老鼋作梗让师徒又经受了一次磨难,他作梗的原因是: 。
古诗文默写。(6 分)
①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②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③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④ ,天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⑥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9.依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2 分)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夏天炎
热的告别; ; 。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二、阅读理解(44 分)
(一)古诗文阅读(19 分)
阅读谭嗣同《潼关》一诗,完成第 10 小题。(4 分)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 分)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 11——15 小题(15 分)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 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课文《诫子书》)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①诫子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②,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 守以畏③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④,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⑤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儒学先驱。②尊盛:位高势盛。③畏:同“威”,威严。④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⑤由:奉行,遵从。
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4 分)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 ②险躁则不能冶.性:
③意与日去.: ④亡.其身者: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①成王封伯禽于.鲁②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①守之以.恭者②子无以.鲁国骄士
①犹恐失天下之.士②守之.以浅者
①亡其.身者②择其.善者而从之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①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
下列对【甲】【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甲】【乙】两文都是全面告诫子孙的文章,表达了相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B.诸葛亮告诫儿子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C.【甲】【乙】两文在殷殷教诲中都蕴含着父辈对子孙的深切期望。 D.周公告诫儿子伯禽:贵为郡王者,更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甲、乙两文告诫孩子的中心内容分别是什么?(3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 16——18 小题(9 分)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 7 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
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 分)
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 分)
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 19——22 小题(16 分)
母亲的快递
在老家待了几天,返回时因为匆忙,将我最爱的一条紫色丝巾放在浴室的袋子里,忘了取出来。
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帮我寄来,母亲说我又不是只有一条丝巾,没必要大动干戈寄来寄去,再说 过三个月我就要回家了,她会帮我好好收藏起来,到时绝对会原封不动地还给我。说了半天,就是 两个字:不寄。
我只好夸大语气地跟她解释:那丝巾是真丝的,质量好,颜色也好搭配衣服,那是我结婚五周年的礼物,不知怎么回事,一到冬天,电脑用多了脖子就酸疼得厉害,但一系上那条丝巾就会好, 写稿不顺的时候,系上那条丝巾,定会文思泉涌。我把那条丝巾吹得像巴啦啦的魔法棒一样充满神奇的魔力,母亲听着虽有些不信,但毕竟还是动摇了,答应帮忙寄。
我隔三岔五就问丝巾寄了没,母亲总是回复快了,快了。我真不明白,寄一条丝巾,有这么麻烦吗?
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今天把丝巾寄出了,还告诉我快递单号。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要小心地拆包装,可别用剪刀拆哦。
三天后,快递员递给我一个特大的包裹,让我签收。我有些不信,这些天没在网上淘宝,唯一需要收的件儿就是母亲寄来的丝巾,但一条薄薄的丝巾,能装这么大一箱吗?看快递单,的确写着老家的地址,母亲的姓名。
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老公好奇:“啥包裹?这么重!”我说妈寄的丝巾,他瞪大眼睛:“什么丝巾有这分量?”我也好奇,马上遵从母亲的教诲,用手一点一点撕开包装盒,便见到里面露出各式各样的袋子来。取出,一袋干豆角、一袋炒熟的南瓜子、一袋葛粉、一小包花椒、一袋玉米粉、一大袋黄豆、一小袋绿豆……还有两个没有剥皮的大柚子,我心爱的丝巾,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从包裹里取出来的东西,足有十三样,大大小小的袋子堆成了一座小山。老公见了,笑着说: “你看,这就是母爱,浓浓的母爱。”我也很感动,打电话向母亲报告快递收到,问她怎么寄了那么多东西。她轻描淡写地说:“反正都是寄,不如多寄点,收着收着就停不住手了,对了,还有两大包花生装不下,等你下次回来拿。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你洗了头发后就套头上吧,简单,你老是洗了头发懒得吹干,现在天气冷了,容易感冒……”
我哽咽着,说不出谢谢,只一个劲“嗯、嗯”地应答着。 终于明白: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6 分)
①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
②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
文中母亲说“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2 分
)
作者在文末写道“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5
分)
三、写作表达(50 分)
以下两组题目,请任选一题写作。
题目:我的生活需要
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 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的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如:互动、欢乐、鲜花、掌声、阳光、感动、理解等等)使题目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④不少于 600 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26 分)
1、D2、C3、D4、A5、A6、B(每小题 2 分)
7、①山海经 鉴略 天演论(3 分。每空 1 分) ②悟空(1 分)因为唐僧忘记了帮他问如来他什么时候能够脱壳转世,彻底修成人身的问题。(2 分)
8、①正是江南好风景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 ③巴山夜雨涨秋池 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每小题 1 分。各句中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示例:飘飞的雪花是对秋天萧瑟的告别;亭亭的荷叶是对春天落花的告别;欢畅的河流是对礁石阻挡的告别;肥沃的土地是对沼泽荒芜的告别。(2 分。语意相联,结构相似,字数相等即可) 二、阅读理解(44 分)
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2 分)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2 分)
11①振奋 ②修养 ③消失 ④死亡(4 分。每个 1 分)12、D(2 分)
13. ①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2 分)
②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2 分) 14.A(2 分)
甲:立德修身,珍惜时光。(1 分)乙: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2 分)
①郭德纲(老郭)拦阻儿子驱赶喜鹊并教育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
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2 分。每点 1 分)
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1 分),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2 分)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2 分)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等。(2 分。能体现学生良好教养的示例即可。)
“我”让母亲帮忙寄回落在老家的丝巾,她同时还寄来了一堆食品和一个干发帽。(3 分)
①终于说明经过了长时间的等待(1 分),表现了我盼望母亲寄快递的急切心情。(2 分)
②气喘吁吁写出了我爬楼梯时劳累的样子(1 分),也从侧面反映了包裹的沉重。(2 分)
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2 分)
理解:母亲基础的包裹里是她精心准备的各种东西,寄托了对女儿沉甸甸的牵挂和关爱, 这其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2 分)感悟:母爱是无私的,只知给予而不求回报。为人子女的我们, 要善待父母之爱,学会感恩。(3 分)
三、写作(50 分)
从内容、语言、结构、书写四个方面分五类,按以下标准评分。
一类卷:45-50 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语言准确,行文流畅;结构完整,层次分明;书写正确,工整清晰。以 47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二类卷:38-44 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字休端正,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 3 个以下。以 41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三类卷:30-37 分。中心基本明确,内容比较具体;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结构基本完整, 层次较清楚;字体清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均在 10 个以下。以 34 分为基准分下下浮动。
四类卷:21-29 分。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语病较多;层次不够清楚;字迹潦草,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多。以 25 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五类卷:20 分以下。严重偏离题意;文理不通;结构混乱;字体难看,不易辨认,错字多,不
会使用标点。
说明:在按以上评分标准给出考生作文总分后,凡一、二类作文,达到下列要求之一者①深刻透彻②丰富③有文采④有创新,在所给分数的基础上加 2-5 分,但合计作文总分最多 50 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37),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与运用,综合实践与探究,阅读能力,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7),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60),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