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四单元复习,咏荷诗,《爱莲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所给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驯.良()zhé()伏jiǎ()键táixiǎn()献 mèi()无动于 zhōng()bīn()危cuǐcàn()浩瀚.()孤 pì()yì()日dàn()生
    繁 yǎn ()栖.()息憨态可 jū ()xī()戏
    2、默写
    (1)、人而无信, 。(2)、山中无甲子, 。
    (3)、 ,玉宇澄清万里埃。(4)、有则改之, 。
    (5)、人无远虑, 。(6)、 ,自知者明
    (7)、不患人之不己知, 。(8)、凡事预则立, 。二、咏荷诗
    (一)、采莲曲王昌龄
    1.荷叶罗裙一色裁, 。 ,闻歌始觉有人来。2.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该诗:
    参考答案: 1.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2。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3。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 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二)、《赠荷花》 [唐] 李商隐
    4。世间花叶不相伦, 。 ,卷舒开合任天真。
    ,翠减红衰愁杀人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后四句写出了荷花的什么品质?
    参考答案:4.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此花此叶长相映5。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 实则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6。前两句写荷花“任天真”,侧重表现共荣;那么, 这两句的“长相映”,则主要表现同衰。这四句诗互补互承,从正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出荷花既能同荣、 又能同衰的坚贞不渝的品质。
    (三)、白莲陆龟蒙
    ,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 。
    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参考答案:7。素花多蒙别艳欺 月晓风清欲堕时 8。借咏莲的淡雅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9。用“月晓风清”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气氛来衬托白莲的清逸绝俗的意态,使人如见她在秋天早晨露冷香消、默默坠落的怨恨,把花拟人化,从而表 现了白莲独具的个性气质。
    (四)、莲叶 唐 郑谷
    10。。移舟水溅差差绿, 。 ,雨中留得盖鸳鸯。
    11.概括这首诗的主题:
    12、下面是对咏荷诗的赏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王昌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始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画面上明显出现,而是让他们夹在 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
    B、苏轼的《莲》表达了诗人对莲房的喜爱之情,反映了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充满 了回归自然的乡野气息,令人神往。
    C、李商隐《赠荷花》,语言通俗浅近,感情直露,节奏明快,体现诗人诗歌风格多样性。
    D、郑谷的《莲叶》,意境优美,句句如画,全诗由舟行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莲图 组成,给人以不尽的美的享受。
    参考答案:10.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不折 11。写鸳鸯戏水,荷叶遮雨,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尚品质,婉转表达出浣纱人内心微妙的情感变化。12、B
    三、《爱莲说》
    1、 解释加粗的字。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
    乎众()矣()!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填空及简答
    、按要求默写。从生长环境方面表现莲的高洁庄重: ;从体态、芳香方面表现其正直、芳馨: ;从风度方面表现其清高: 。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答: (3)、有人认为 “入淤泥而不染”比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更高,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25),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10):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10),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翻译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2):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52),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