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01
    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02
    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1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字词书写,选择题,语言表达,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请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完整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g mò_____着。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_____了。
    (3)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_____,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4)当我感到jīng huāng shī cuò_____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会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适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B.看到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全场观众都乐不可支,笑声不绝。
    C.小明的作文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得益于他平时阅读不求甚解与勤奋努力。
    D.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整天若无其事。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勋政廉洁和管理智慧。(删去“能否”)
    B.鼠年春晚的歌舞类节目在舞台呈现上着力贴近年轻观众,传承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潮流时尚感。(在“观众”后加上“的特点”)
    C.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第一家成为广州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的博物馆。(将“第一家”移至“广州”后)
    D.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自实施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提高”改为“丰富”)
    四、语言表达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潮汕纸影戏班,人数少而精,少者八九人,入班者多数是通晓潮剧艺术的“杂家”,有的能当导演又会吹打;有的既能当乐队伴奏又能帮腔;更有身怀绝技而包全台者,一口吟唱生、旦、净、丑不同腔调的台词,还能手打鼓,用头撞“深波”(大铜锣),令人叹为观止。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人间百态 隔帘影动 唱出 幻作 潮韵千回 迎风声来
    五、课内阅读
    6.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急)
    B.公欣然曰(……的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像)
    D.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结合《咏雪》的内容,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表现了怎样的家庭生活情趣。
    六、课外阅读
    7.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景清①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③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
    (注释)①景清:明洪武年间进士。②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举为领乡荐。③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未假书于汝 乃悟前狼假寐
    B.清叩持所假书 弛担持刀
    C.特以此相戏耳 门外戏
    D.即以书还生 静以修身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结合选文,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七、现代文阅读
    8.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选择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地形特点是“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这里的“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嵌入蓝天的景观。
    C.本文以对比开篇,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北平、伦敦的嫌弃。
    D.本文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与“水”,写“水”主要抓住了“温暖”“澄清”的特点来写。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学完《济南的冬天》,小欣提出了疑问: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为什么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呢?请你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9.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提下的地面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1)文章描写了记忆中家乡的各种景物和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独特情怀。根据文意,完成下列表格。
    (2)选择合适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
    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的作用。
    (4)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风景、风情,谈谈你的看法。
    八、名著阅读
    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一)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二)
    那呆子急纵云头,上山拦住,厉声高叫道:“真君,且慢车驾。有齐天大圣请见哩。”那爷爷见说,即传令,就停住六兄弟,与八戒相见毕。问:“齐天大圣何在?”八戒道:“现在山下听呼唤。”二郎道:“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张、姚、李、郭、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行者上前,对众作礼,遂同上山。二郎爷爷迎见,携手相搀,一同相见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庄,可留!可留!”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自何而来,肯见爱否。”二郎笑道:“我因闲暇无事,同众兄弟采猎而回。幸蒙大圣不弃留会,足感故旧之情。若命狭力降妖,敢不如命;却不知此地是何怪贼?”六圣道:“大哥忘了?此间是乱石山,山下乃碧波潭,万圣之龙宫也。”二郎惊讶适:“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
    (1)概括选文(二)悟空之所以让八戒去请二郎神的前因后果?
    (2)请简析选文(一)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结合选文(二)情节,说说孙悟空的个性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家乡风物
    作者情怀
    悬河嬉戏
    神奇有趣

    ……


    西堤赏湖

    船家炊烟
    祥和温馨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寒假训练 13卷
    七年级语文
    一、句子默写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命短暂的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请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完整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秋风萧瑟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非宁静无以致远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萧瑟、逝、斯、昼、逢、巴、涨、烛。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jìng mò_____着。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 tā_____了。
    (3)突然间,我huǎng rán dà wù_____,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4)当我感到jīng huāng shī cuò_____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会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答案】静默 坍塌 恍然大悟 惊慌失措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
    (1)静默:拼音是 jìng mò,释义是指寂静,没有声音,安静,肃立不作声等。注意“默”字的写法。
    (2)坍塌:拼音为 tān tā,(山坡、河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注意“坍”“塌”等字的写法。
    (3)恍然大悟:拼音是 huǎng rán dà wù,意思是对某一事物突然明白、突然醒悟。
    (4)惊慌失措:拼音为 jīng huāng shī cuò,是指害怕、慌张,吓得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注意“慌”字的写法。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适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也不响。
    B.看到小丑滑稽逗趣的动作,全场观众都乐不可支,笑声不绝。
    C.小明的作文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这得益于他平时阅读不求甚解与勤奋努力。
    D.我们做事要认真分析可能出现的困难,既不要杞人忧天,也不要整天若无其事。
    【答案】C
    【详解】
    A.匿笑:偷偷地笑。这里形容“我”暗地里偷笑,使用正确;
    B.滑稽:为人之言语、动作或者事态,让人发笑。这里形容小丑的可笑之处,使用正确;
    C.不求甚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与后面“勤奋努力”相矛盾,与语境不符;
    D.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这里表示做事时不要太过忧虑,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勋政廉洁和管理智慧。(删去“能否”)
    B.鼠年春晚的歌舞类节目在舞台呈现上着力贴近年轻观众,传承浓郁的时代气息和潮流时尚感。(在“观众”后加上“的特点”)
    C.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正式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第一家成为广州实行分时段预约参观的博物馆。(将“第一家”移至“广州”后)
    D.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自实施以来,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作品,提高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将“提高”改为“丰富”)
    【答案】B
    【详解】
    B.搭配不当,应将“传承”改为“传递”。
    故选B。
    四、语言表达
    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潮汕纸影戏班,人数少而精,少者八九人,入班者多数是通晓潮剧艺术的“杂家”,有的能当导演又会吹打;有的既能当乐队伴奏又能帮腔;更有身怀绝技而包全台者,一口吟唱生、旦、净、丑不同腔调的台词,还能手打鼓,用头撞“深波”(大铜锣),令人叹为观止。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人间百态 隔帘影动 唱出 幻作 潮韵千回 迎风声来
    【答案】
    (1)示例:潮汕纸影表演者一人兼数职,令人叹为观止。
    (2)隔帘影动,幻作人间百态;迎风声来,唱出潮韵千回。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一句话概括材料,要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由“潮汕纸影戏班,人数少而精,少者八九人,入班者多数是通晓潮剧艺术的‘杂家’”可知,这则材料主要写的是戏班演员一人可兼数职,“令人叹为观止”,可据此概括为:潮汕纸影表演者多是通晓潮剧艺术的“杂家”。或者:潮汕纸影表演者一人兼数职,令人叹为观止。其它简洁概括主要内容的答案亦可。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
    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对联要求仄起平落。“人间百态”是仄声结尾,应位于上联结尾的位置,与之关联的语句有“隔帘影动”“幻作”,可组合为:隔帘影动,幻作人间百态。再将剩余语句进行组合与之对应,即:迎风声来,唱出潮韵千回。
    五、课内阅读
    6.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急)
    B.公欣然曰(……的样子)
    C.白雪纷纷何所似(像)
    D.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别)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3)结合《咏雪》的内容,找出相关语句,说说表现了怎样的家庭生活情趣。
    【答案】
    (1)D
    (2)①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
    ②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表现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分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句意: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
    ①中重点词语有: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②中重点词语有:未若,比不上;因,凭借。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由“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表现出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屋内却是谈笑风生。由“公欣然”“公大笑乐”表现出谢太傅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情感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点睛】
    【参考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冬雪纷飞的日子里,把子侄辈的人聚集在一起,跟他们一起谈论诗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大了,太傅十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谢太傅听了开心地大笑起来。她(谢道韫)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六、课外阅读
    7.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景清①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③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
    (注释)①景清:明洪武年间进士。②领乡荐:古代称乡试中举为领乡荐。③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未假书于汝 乃悟前狼假寐
    B.清叩持所假书 弛担持刀
    C.特以此相戏耳 门外戏
    D.即以书还生 静以修身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结合选文,说说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B
    (2)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与使用,而不仅仅在于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珍藏与炫耀。
    【分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不同,借/假装;
    B.相同,拿起;
    C.不同,开玩笑/做游戏;
    D.不同,把/用来;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秘书”作“有”的宾语,“清”作“求”的主语,故“时同舍生有秘书”与“清求而不与”两句之间应断开。“不与”的主语是那个书生,而“固请”的主语是景清,故两句之间应断开。“约明日还书”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前面应断开。这个句子句意是: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立即还书。据此断句为: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由“即诵辄卷”与“生不能诵一词”作对比,这则寓言故事中的同舍生有书却不读,景清无书,却珍惜时间,一夜之间通篇背诵。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书的价值在于阅读与使用,而不仅仅在于把它当宝贝一样的珍藏与炫耀。
    【点睛】
    【参考译文】景清洒脱注重气节,乡试中举,到京城国子监从师求学。当时跟他同住的一个书生收藏有一本书,景清向他借,他不肯。再一次向他请求借书,并相约明天早上就立即还书。第二天早上,那个书生向他要书,景清说:“我不知道什么书,也没有借你的书。”那个书生很生气,向国子监的官员诉讼。景清就拿着所借的书,去公堂,说:“这是我灯下辛苦所学之书。”说完将书整篇背了出来。官员问那个书生,他却一个字都背不出来。于是官员将那个书生赶了出来。景清跟着出来,把书还给了那个书生,说道:“我因为你太过珍惜这本书了,所以特意用这个方法与你开个玩笑罢了。”
    七、现代文阅读
    8.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济南的冬天
    老舍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
    ⑦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选择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地形特点是“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B.“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这里的“镶”字形象地写出了白色的山尖嵌入蓝天的景观。
    C.本文以对比开篇,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北平、伦敦的嫌弃。
    D.本文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山”与“水”,写“水”主要抓住了“温暖”“澄清”的特点来写。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学完《济南的冬天》,小欣提出了疑问:题目是“济南的冬天”,结尾为什么写“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呢?请你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C
    (2)运用了拟人。“睡着”“唤醒”将老城与春风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结尾的“这”指冬天的济南“有阳光、有山有水”,既总结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又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一特殊时令里济南这一城市的赞美之情(对带有济南地域特色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对题目“济南的冬天”的呼应。
    【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抒发了作者对北平、伦敦的嫌弃”的说法无中生有,由第①段“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便觉得是怪事”可知,作者只是表达了对济南冬天的喜爱。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画线句中“唤醒”是人的状态、动作,此处写阳光下老城“睡着”,要由和煦的春风来“唤醒”,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气候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中的“这”是对前文内容的概括,即“有温晴的天气”“一个老城,有山有水”。由此可知,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济南冬天的特点。文题“济南的冬天”重点说的是季节,而结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重点说的是济南,因为上文具体描绘了冬天里济南山水特有的明丽色彩,此句用“冬天”来修饰济南,反映出在冬天这个特定季节里,济南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魅力,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另外,从结构上来看,结尾句与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遥相呼应,使得全文结构严谨。
    9.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提下的地面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1)文章描写了记忆中家乡的各种景物和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独特情怀。根据文意,完成下列表格。
    (2)选择合适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
    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3)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说最后一段“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的作用。
    (4)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风景、风情,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①运河看船 ②鱼鹰捕鱼 ③兴奋激动 ④深深感动
    (2)A.运用拟人手法,生动描写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具有生活意趣之美。
    B.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
    (3)内容上,总结了上文作者在河堤上看到的美景:有的在悬河嬉戏,特别是看撑船的人,有看湖上紫色的长天等等,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总结全文。
    (4)示例一: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从鸽子、堤岸、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大船上的撑篙人用心生活,运河里的打鱼人遇事冷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示例三: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文中描写了运河、鱼鹰,展现的是一幅宁静祥和,还有码头边那一声高亮而悠长的呼喊,情意盎然。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阅读文章可知,文章第②~⑥段一共写了五种“家乡风物”,第②段结合文章内容可概括为“悬河嬉戏”;
    根据第③段“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可知,①处可以概括为“运河看船”;
    根据第④段“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打鱼人把篙子一挥,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可知,②处可以概括为“鱼鹰捕鱼”;
    根据第④段“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可知,③处可以概括为“兴奋激动”;
    根据第⑤段“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可知,④处可以概括为“深深感动”。据此整理概括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准赏析的角度,如修辞手法、描写方法、写作手法、重点词语等;然后结合语境作具体分析。
    A.从“精神抖擞”“临战状态”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鱼鹰拟人化,生动地展现了鱼鹰高昂的精神状态;同时将等待捕鱼的鱼鹰比作临战的战士,突出了鱼鹰高昂的精神状态;“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使用了拟声词,使得画面生动有趣;原本普通的生活场景被描写得生动有趣,具有生活意趣之美。结合“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可以看出,作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
    B.从“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可以看出运用了景物描写,用一系列描写颜色的词语来展示家乡的黄昏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给寻常生活增添了诗意美;同时,作者融情于景,“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表达了自己对家乡圣境的深爱,让读者不自觉也融入其中。
    (3)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从内容上来看,“这一切”指前文描述的在河堤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美景:有的在悬河嬉戏,有看船,特别是看撑船的人,有看鱼鹰捕鱼,有看湖上紫色的长天等等。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美景,作者把这些美景称作“圣境”,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之情。从结构上来看,这个语段出于文章结尾,收束全文,并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能做到有理有据,观点正确,语言流畅即可。
    示例:①文章中汪曾祺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所以他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②汪曾祺笔下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十分冷静,不动声色”,这些水土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汪曾祺,所以汪曾祺会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
    ③文章中还描写了运河、打鱼人、鱼鹰、紫色的长天等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展现出一幅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圣境”,还有“一阵阵炊烟的香味”以及码头边那一声高亮而悠长的呼喊“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充满着浓浓的水乡味,所以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人。
    ④我觉得汪曾祺是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他描绘运河是一条“悬河”,“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通过对比,把日常生活所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遐想,仿佛一个导游在给游客描绘自己的生活,让人不自觉得想去体验一把。写鱼鹰捕鱼时,“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而当它们捕得鱼时,“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真想也拥有这样的几只鱼鹰啊!它们看起来又能干又傻乎乎的,在作者笔下似乎就是一体,和谐得很。汪老写出了生活的情趣,而生活的情趣中又让人感受到汪老的情趣。
    八、名著阅读
    11.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一)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钱丙告病的良愿。正看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什么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二)
    那呆子急纵云头,上山拦住,厉声高叫道:“真君,且慢车驾。有齐天大圣请见哩。”那爷爷见说,即传令,就停住六兄弟,与八戒相见毕。问:“齐天大圣何在?”八戒道:“现在山下听呼唤。”二郎道:“兄弟们,快去请来。”六兄弟乃是康、张、姚、李、郭、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行者上前,对众作礼,遂同上山。二郎爷爷迎见,携手相搀,一同相见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庄,可留!可留!”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未审兄长自何而来,肯见爱否。”二郎笑道:“我因闲暇无事,同众兄弟采猎而回。幸蒙大圣不弃留会,足感故旧之情。若命狭力降妖,敢不如命;却不知此地是何怪贼?”六圣道:“大哥忘了?此间是乱石山,山下乃碧波潭,万圣之龙宫也。”二郎惊讶适:“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
    (1)概括选文(二)悟空之所以让八戒去请二郎神的前因后果?
    (2)请简析选文(一)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结合选文(二)情节,说说孙悟空的个性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悟空与八戒为追回九头虫盗走的舍利子,与九头虫相斗不敌。后来众神合力打败九头虫。
    (2)语言描写,写出了悟空被二郎识破后依然挑衅二郎要占了他的庙宇、骄傲自大的个性特点。
    (3)选文(二)中,悟空不提二郎神曾经降服他的事情,并感恩他们的帮助、仁慈大度。
    悟空个性变化的原因:①深受唐僧仁慈佛心的教化;②紧箍咒对其冲动言行的惩罚与约束;④取经路上重重磨难的磨砺。
    【详解】
    (1)本题考查对情节内容的识记。由(二)“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万圣老龙却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等语句可知,选文的情节涉及《西游记》第六十二、六十三回:师徒四人西行路上遇到一些披枷戴锁的和尚,并随他们来到金光寺。悟空当夜得知详情,原来金光寺夜放霞光之宝被龙王驸马九头虫所盗,悟空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悟空发现妖怪是一个九头巨鸟,他盗走祭赛国金光寺的舍利子佛宝,又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嫁祸给金光寺的和尚。唐僧师徒知道后,决心追回佛宝,为佛门弟子讨个清白,在二郎真君与梅山六圣帮助下,斗败妖怪,获得塔宝。可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句子的表达效果。此题可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着手,“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是语言描写。选文出自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与二郎神变法打斗的情节,孙悟空占了二郎神的庙宇,被识破后还扬言“庙宇已姓孙了”,挑衅二郎,可见其桀骜不驯、骄傲自大、恣意狂妄、爱占嘴上便宜的个性。可据此回答。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由(二)“行者上前,对众作礼”“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等有关孙悟空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可见,孙悟空不提二郎神曾经降服他的事情,见到众神时彬彬有礼、谦逊和气,与大闹天宫时桀骜不驯、骄傲自大的特点明显不同。
    其原因,可从唐僧一直以来对他仁慈之心的教化、紧箍咒对他言行不当的约束作用,取经路上经历的重重困难不断磨砺使他成长,誓要取得真经拯救人间的信念使他有了人生的价值等方面作答,结合原著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家乡风物
    作者情怀
    悬河嬉戏
    神奇有趣

    ……


    西堤赏湖

    船家炊烟
    祥和温馨
    相关试卷

    1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1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对比阅读,诗歌鉴赏,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08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选择题,语言表达,诗歌鉴赏,句子默写,填空题,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15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寒假作业训练卷(原卷版+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字词书写,填空题,选择题,情景默写,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