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与运用, 阅读理解,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0 分)
    1、写好字是语文的重要素养之一,请你把下面的一句话用楷体抄写在方格内。(3 分) 古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2、下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 确凿.(záo) 蝉蜕.(tuì) 倏.地(shū) 人迹罕.至(hăn)
    B. 干涸.(hé) 尴.尬(gān) 抽噎.(yè) 众目睽.睽(kuí)
    C. 感喟.(kuì) 蜷.伏 (quán) 静谧.(mì) 拈.轻怕重(niān) D.踉跄.(qiàng) 恍.惚(huăng) 酝酿.(niàng) 哄.堂大笑(hō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应和 吝啬 竦峙 淅淅沥沥
    B. 憔悴 祷告 诀别 人声鼎沸
    C. 缥缈 徘徊 斑斓 废寝忘食
    D. 禁锢 勋章 烂曼 神采奕奕4、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B. 响晴:晴朗无云,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C. 髙邈:高而大, 昂藏:形容仪表雄伟
    D. 需索;索取,求取, 竦峙:耸立。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3 分) A.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C. 孙雯的表现可.圈.可.点.,尽显球星风范。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深圳的冬天是一个温暖的地方。
    B. 在“大运会”筹备会上,各相关部门交换了广泛意见。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D.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7、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3 分)
    A. 交警对正要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说:“请您遵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亮起时再走,多谢您的合

    作。”
    B. 护士对候诊的患者们说:“我叫到谁,谁进去,没叫到的都老实呆着!”
    C. 公交车司机对—个刚上车的老人说:“老头儿,赶紧找个座儿坐下。你摔了,我可不负责啊!”
    D. 食堂管理员对把剩馒头扔进垃圾箱的同学说:“你以为这是你家呢,可以随便浪费粮食,赶快把馒头给捡回来!”
    8、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3 分)
    A.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顿•亨特,课文告诉了我们要勇敢的面对困难, 要学会将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困难,这样困难就容易解决了。
    B. 《鸟》的作者是梁实秋,文章一开笔就表“情”,直截了当,毫不含糊。然后顺势而下,写笼中鸟的苦闷。
    C.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主要写了祖孙三代初春去田野散步,生动展示了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与《秋天的怀念》有相同的感情基调。
    D. 《诫子书》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是著名的军事家,课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9、仿照例句,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4 分)
    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因为成长,今天的禾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食粮; 因为成长, 。
    因为成长, 。10、填空(12 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正是江南好风景, 。
    (3) , 一夜征人尽望乡。
    (4) 河流大野犹嫌束, 。
    (5) 非淡泊无以明志, 。
    (6) 星汉灿烂, 。
    (7)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
    (8) )《天净沙 秋思》中与诗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 9 )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 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的诗句是: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旧更替、时光流逝的名句是

    ( 11 ) 李商 隐的 《 夜雨 寄北 》 中表 达超 越 时空 , 想 象 日后 重逢 时 情景 的诗 句 是:


    ( 12 )《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 诗 中 表 达 对 友 人 的 深 切 同 情 的 诗 句 是 :
    。二、 阅读理解(50 分)
    (一)狼(20 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耽耽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劈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的作者 , 朝著名文学家,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其中的“聊斋”是作者的 名,“志异”的意思是 。(4 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4 分)
    缀.行甚远 苫.蔽.成丘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2 分) 其 一 犬 坐 于 前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2 分)


    6、请用简练的语言分别概括屠户和狼的特点。(2 分)




    7、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2 分)

    (二)皇帝的新装(15 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 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文中的加点字“大家”指哪些人?“大家”为什么不说真话? (2 分)


    2、“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一句中“天真”的本意是什么?在这里怎样理解?(3 分)




    3 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为什么有点儿发抖?又为什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3 分)

    4、“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一句中“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5、“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一句使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三)田野上的白发(15 分)
    (1) 母亲 50 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
    痛。
    (2) 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
    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3)4 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 11 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4) 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挺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 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洋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逃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 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5) 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 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一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 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 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6) 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 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7) 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 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 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8)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 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9) 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 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子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 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送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田的秧,哭了……
    (10) 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 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吗?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2 分)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 我”心痛的事?(4 分)
    ① 。
    ② 。

    3、结合语境,对下面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 分)
    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1)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自的特征, 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3)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 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4)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 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吗’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 分)







    三、作文(60 分)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 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 苦难也美丽……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
    (2 )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 600,
    (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600

















    七年级语文答案一、2、B 3、D 4 、C 5、B 6、C 7、A 8、C 9、略
    二、1、思而不学则殆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3、不知何处吹芦管 4、山入潼关不解平 5、非宁静无以致远 6、若出其里。 7、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8、夕阳西下,断肠人天涯。 9.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1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三、﹝一﹞1、蒲松龄 清 书斋 记述奇异的事

    2、紧跟 覆盖、遮盖 像犬一样坐着 闭上眼睛; 3、略 16、略 17、丢掉幻想, 准备抵抗。 4、狼:贪婪,狡黠,团结 凶残. 屠夫:勇敢,机智. 5、(1)对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2)邪不敌正
    ﹝二﹞1、“大家”指大街上的百姓们。他们不敢说真话或怕皇帝说他们不称职,怕别人笑话自己愚蠢。2、“天真”的原意是“心地单纯,性格直率”,文中表示小孩爸爸对小孩不懂事的掩饰。3、皇帝听到老百姓的真话,意识到自己受骗出丑,感到恐慌。但他为了掩饰自己的恐慌,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4、不能,用“似乎”写出了皇帝的虚伪和恐惧心理,去掉就起

    不到揭露的目的了。5、动作描写,表现出了皇帝自欺欺人的丑态,极具讽刺意味。

    (三)田野上的白发

    1、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

    2、①母亲深夜敲盆赶鼠。②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3、用“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等动作描写 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4、C 5、“白发”是全文叙事的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 ;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97):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197),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名句填写,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浅层次阅读理解,深层次阅读赏析,写作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97):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及答案 (197),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填空,解读图表,提取信息,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质量综合模拟检测试题测试卷 (197),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