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7.动能和动能定理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一定的物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B.运动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C.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动能一定越大
D.速度较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较大
解析: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但是运动的物体可以具有多种能量,如重力势能,内能等.故A正确,B错误;由公式Ek=eq \f(1,2)mv2可知,动能既与m有关,又与v有关,C、D均错.
答案:A
2.质点在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质点的动能( )
A.与它通过的位移成正比
B.与它通过的位移的平方成正比
C.与它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D.与它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Fs=eq \f(1,2)mv2,运动的位移s=eq \f(1,2)at2,质点的动能在恒力F一定的条件下与质点的位移成正比,与物体运动的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答案:AD
3.某人把质量为0.1 kg的一块小石头,从距地面为5 m的高处以60°角斜向上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则当石头着地时,其速度大小约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
A.14 m/s B.12 m/s
C.28 m/s D.20 m/s
解析:由动能定理,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则mgh=eq \f(1,2)mveq \\al(2,2)-eq \f(1,2)mveq \\al(2,1),v2=eq \r(v\\al(2,1)+2gh)=10eq \r(2) m/s,A对.
答案:A
4.某人用手将1 kg的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 m,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 m/s(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 J B.合力做功2 J
C.合力做功12 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 J
解析:WG=-mgh=-10 J,D正确.
由动能定理W合=ΔEk=eq \f(1,2)mv2-0=2 J,B对,C错.
又因W合=W手+WG,
故W手=W合-WG=12 J,A对.
答案:ABD
5.在距地面高12 m处,以12 m/s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为0. 5 kg的小球,其落地时速度大小为18 m/s,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多少?(g取10 m/s2)
解析:对小球自抛出至落地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mgh-Wf=eq \f(1,2)mveq \\al(2,2)-eq \f(1,2)mveq \\al(2,1)
则小球克服阻力做功为:
Wf=mgh-eq \b\lc\(\rc\)(\a\vs4\al\c1(\f(1,2)mv\\al(2,2)-\f(1,2)mv\\al(2,1)))
=0.5×10×12 J-eq \b\lc\(\rc\)(\a\vs4\al\c1(\f(1,2)×0.5×182-\f(1,2)×0.5×122)) J
=15 J.
答案:15 J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质量一定的物体( )
A.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一定变化
B.速度发生变化时其动能不一定变化
C.速度不变时其动能一定不变
D.动能不变时其速度一定不变
解析:速度是矢量,速度变化时可能只有方向变化,而大小不变,动能是标量,所以速度只有方向变化时,动能可以不变;动能不变时,只能说明速度大小不变,但速度方向不一定不变,故只有B、C正确.
答案:BC
2.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用大小相等的力F分别拉它们在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所示,甲在光滑面上,乙在粗糙面上,则下列关于力F对甲、乙两物体做的功和甲、乙两物体获得的动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F对甲物体做功多
B.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C.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
D.甲、乙两个物体获得的动能相同
解析:由功的公式W=Flcs α=F·s可知,两种情况下力F对甲、乙两个物体做的功一样多,A错误,B正确;根据动能定理,对甲有Fs=Ek1,对乙有Fs-fs=Ek2,可知Ek1>Ek2,即甲物体获得的动能比乙大,C正确,D错误.
答案:BC
3.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后,滑块的速度变为-2v(方向与原来相反),在这段时间内,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
A.eq \f(3,2)mv2 B.-eq \f(3,2)mv2
C.eq \f(5,2)mv2 D.-eq \f(5,2)mv2
解析: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由动能定理得
W=eq \f(1,2)m(2v)2-eq \f(1,2)mv2=eq \f(3,2)mv2.
答案:A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 s~2 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解析:由v-t图知0~1 s内,v增加,动能增加,由动能定理可知合外力做正功,A对.1 s~2 s内v减小,动能减小,合外力做负功,可见B、C、D错.
答案:A
5.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于O点,小球在水平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做的功为( )
A.mglcs θ B.Flsin θ
C.mgl(1-cs θ) D.Fl
解析:小球缓慢由P→Q过程中,F大小变化,为变力做功.
设力F做功为WF,对小球由P→Q应用动能定理
WF-mgl(1-cs θ)=0
所以WF=mgl(1-cs θ),故选C.
答案:C
6.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A.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D.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加上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解析:因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物体向上运动,重力做负功,或物体克服重力做功,得WG=mgh,设克服重力做功WG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有
WF-WG=ΔEk
所以WF=WG+ΔEk,故C、D正确.
答案:CD
7.物体从高h的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到斜面底端后又沿水平面运动到C点而停止.要使这个物体从C点沿原路返回到A,则在C点处物体应具有的速度大小至少是( )
A.eq \r(2gh) B.2eq \r(gh)
C.eq \r(gh) D.eq \r(3gh)
解析:从A→C由动能定理得mgh-Wf=0,从C→A有-mgh-Wf=0-eq \f(1,2)mveq \\al(2,0),故C点速度v0=2eq \r(gh).
答案:B
8.假设在某次比赛中他从10 m高处的跳台跳下,设水的平均阻力约为其体重的3倍,在粗略估算中,把运动员当做质点处理,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至少为(不计空气阻力)( )
A.5 m B.3 m
C.7 m D.1 m
解析:设水深h,对运动全程运用动能定理
mg(H+h)-Ffh=0,
即mg(H+h)=3mgh.所以h=5 m.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9.如图所示, 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是水平的,其长度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多少?
解析:设从开始到停止,小物块通过路程为s,则对小物块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有
mgh-μmg·s=0
解得s=3 m,
又eq \f(s,d)=6,故物块停在B点.
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0.
答案:0
10.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图如图所示.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O.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小至μ2=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2 m/s的速度沿虚线滑出.为使冰壶C能够沿虚线恰好到达圆心O点,运动员用毛刷擦冰面的长度应为多少?(g取10 m/s2)
知识点及角度
难易度及题号
基础
中档
稍难
动能的概念
1
动能定理的理解
2、3、4
动能定理的应用
5
6、7、8、9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3.功率课后作业题,共6页。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4.重力势能一课一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0×J=-40 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2.功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