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31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下物理(必修二)导学案 6.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4311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学案及答案
展开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两个分力的大小关系,计算地球质量;
(2)行星绕恒星运动、卫星的运动的共同点:万有引力作为行星、卫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
(3)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重要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事件的之间相似性采取类比方法分析新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建立模型的能力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禁的科学态度和大胆探究的心理品质;
(2)体会物理学规律的简洁性和普适性,领略物理学的优美。
◇课程导学◇
1. 本节讲述了万有引力在几个方面的应用,我们可以从中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巨大作用,体会和领悟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培养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掌握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计算天体质量(或密度)。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将围绕某天体的行星的运动看成圆周运动,根据行星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建立方程,求出天体质量(或密度)。
(1)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时,地面上物体受到的引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利用。解得地球质量_________。卡文迪许用扭秤测量了铅球间得作用力大小,得到了引力常量G,进而计算了地球的质量。从而使得万有引力定律进入定量计算领域,有了更实用的意义。
(2) 根据卡文迪许计算地球质量的思路,我们还可以计算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某行星表面物体受到行星的引力大小等于物体在该行星表面的重力,解得:。式中M为行星质量,R为行星半径
(3)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的,由此可以列出方程,从中解出太阳的质量。
(4)假如一个近地卫星(离地高度忽略,运动半径等于地球半径R)的运行周期是T。有:,解得地球质量为___________;由于地球的体积为
可以计算地球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3.发现未知天体等:问题的发现:天文学家在用牛顿的引力理论分析天王星运动时,发现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天王星的轨道与实际观测到的结果不相符,发生了偏离。两种观点:一是万有引力定律不准确;二是万有引力定律没有问题,只是天王星轨道外有未知的行星吸引天王星,使其轨道发生偏离。亚当斯和勒维耶的计算及预言:亚当斯和勒维耶相信未知行星的存在(即第二种假设)。他们根据天王星的观测资料,各自独立地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行星的轨道。伽勒的发现:1846年,德国科学家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和预言的位置只差1度。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用观察到的事实结果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准确性。1930年,汤姆根据洛韦尔对海王星轨道异常的分析,发现了冥王星。未知天体的发现是根据已知天体的轨道偏离,由万有引力定律推测并计算未知天体的轨道并预言它的位置从而发现未知天体。
例题精析◇
例1:地球和月球的中心距离大约是r=4×108m,试估算地球的质量。估算结果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评注:本题主要是依据课本计算太阳质量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计算,从中体会解题思路和方法。由于有关天体的数据计算比较复杂,要注意细心、准确,提高自己的估算能力。
例2:已知地球半径R约为6.4×106m,地球质量M约为6×1024kg,引力常量G为6.67×10-11Nm2/kg2,近地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T近约为85min,估算月球到地心的距离。
解析:
评注:本题方法一和方法二,仍然依据“将天体运动看成圆周运动,天体和中心天体间得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思路解题。方法一利用地球质量和引力常量,方法二运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引力,作了替换。这种方法常常会被采用。方法三则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解决勒问题。学习中要开阔思路,多练习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例3:(2001春季高考题)两个星球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解析
评注:对于这种问题,不仅要明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还要注意到天体运动的特点和空间位置分布,特别要注意,万有引力中的距离L和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L1、L2之间的区别。另外要明确两星运动之间的联系,即向心力、周期相同。
◇学习小结◇
◇自我评价◇
1.人造地球卫星A和B,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1:2,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2:1,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 它们受到地球的引力之比为FA:FB=1:1
B. 它们的运行速度大小之比为vA:vB=1:
C. 它们的运行周期之比为TA:TB=2:1
D. 它们的运行角速度之比为A: B=3:1
2.离地面高度h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则高度是地球半径的( )
A. 2倍 B. 倍 C. 倍 D.(-1)倍
3.由于地球自转,又由于地球的极半径较短而赤道半径较长,使得在地球表面的同一物体受到的重力 ( )
A. 在两极较大 B. 在赤道较大
C. 在两极跟在赤道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4.为了计算地球的质量必须知道一些数据,下列各组数据加上已知的万有引力常量为G,可以计算地球质量的是 (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月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
C.人造地球卫星在地面附近运行的速度v和运行周期T
D.地球自转周期T和地球的平均密度ρ
5.一艘宇宙飞船在一个星球表面附近作圆形轨道环绕飞行,宇航员要估测该星球的密度,只需要 ( )
A. 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
B. 测定行星的质量
C. 测定飞船的环绕周期
D. 测定飞船的环绕速度
6.在绕地球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里,下列可能产生的现象是( )
A. 在任何物体轻轻放手后,就地停着不动,不需要支承
B. 物体抛出后,将在封闭卫星内壁碰撞而往返运动
C. 触动一下单摆的摆球,它将绕悬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D. 摩擦力消失
7.对某行星的一颗卫星进行观测,已知它运行的轨迹是半径为r的圆周,周期为T.则该行星质量为______________;若测得行星的半径为卫星轨道半径的1/4,则此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_。
8.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60倍,求月球环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已知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
9.太阳对木星的引力是4.17×1023N,它们之间的距离是7.8×1011m,已知木星质量约为2×1027kg,求太阳的质量.
10.已知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历时8分20秒,万有引力恒量为6.67×10-11Nm2/kg2. 试估算太阳质量(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1.在天文学中,把两颗相距很近的恒星叫双星,这两颗星必须以一定的速度绕某一中心转动,才不至于被万有引力吸引到一起。已知两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距离为L,求两恒星转动中心的位置。
12.某一行星上一昼夜为T=6h.若弹簧秤在其赤道上比在两极处读数小了10%,试计算此行星的平均密度ρ.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重力势能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4.重力势能导学案及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功率学案
必修25.宇宙航行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必修25.宇宙航行学案及答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