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 测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 测试卷及答案,共9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 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 2分 ) 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 A. 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 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 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 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
2. ( 2分 )缘身在此山中( ) A. 缘分 B. 因为
3. ( 2分 )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4.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书写,题写。
C.古指额头。(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因由,原因。
B.沿,顺着。
C.边。
D.因为。(3)山重水复疑无路( )
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duó)。
B.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C.以为,怀疑。
二、判断题
5. ( 2分 ) 读诗《游山西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6. ( 8分 )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
(2)《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常用以形容人或事情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
三、填空题
7. ( 1分 ) 我们今天写一首诗,可以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宣传途径得以发表,那么唐宋诗人的作品,在当时是如何发表的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即席赋咏:在王公贵族豪门的宴席上当场朗诵。
②呈示寄赠:朋友之间相互寄赠新作。
③投诸名家: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
④墙壁题诗:在公众场合的墙壁和柱头题诗。
其他还有许多方法,那么课文《题西林壁》是采用了________的方法。
8. ( 7分 ) 解释下列词语。 ①识:________。②真面目:________。③山重水复:________。
④柳暗花明________。⑤箫鼓:________。⑤缘:________。⑦此山:________。
四、问答题
9. ( 5分 ) 课题“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五、综合题
10. ( 2分 ) 读课文《蟋蟀的住宅》,理解句子的意思。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伟大的工程”是指 。 (2)这句话写出了 。
11. ( 2分 ) dukew 《蟋蟀的住宅》,理解句子的意思。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1)“随遇而安”是指 。 (2)这句话写出了 。
12. ( 5分 ) 带着问题阅读《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 A.茎
B.叶
C.茎上的卷须(2)课文从( )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A.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B.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D.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行的
E.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
13. ( 7分 ) 阅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文段,回答问题。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吻合----- 端详----- (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果然②偶然
14. ( 7分 ) 阅读《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文段,回答问题。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精神大振,仔细端祥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果然,巴西东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能在非洲西海岸找到形状相似的海湾;同时,巴西的每个海湾,又能在非洲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吻合----- 端详----- (2)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果然②偶然
15. ( 8分 )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法国梧桐树 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又像是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1)把文中的比喻部分填完整,填在横线上。法国梧桐树不像棕榈树那么笔直,也不像杨树那么高大。树身向四面叉开,上面长满了手掌般的大叶子。夏天,树叶茂盛,就像________,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秋天,它的叶子开始变黄了。秋风一吹,它们就慢慢飘落下来,真像________。这时候,你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它的枝干挂满了圆圆的果实,它们就像________,又像是________,怪不得老师说它叫“悬铃木”呢。(2)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写具体的______ A.树枝、树冠、树叶、果实
B.树身、树叶、果实(3)法国梧桐树属于______ A.攀援植物
B.悬铃木
C.落叶树
六、现代文阅读
16. ( 15分 ) 课外阅读。 蜘蛛结网 今天早上,我发现阳台的玻璃上端有一只蜘蛛在吐丝结网,很有意思。我忍不住停下来,在那里观察起来。 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它结网时先把几根长丝扎根在四周,它拉着丝上下翻动,一会儿头朝下,牵着丝定位,一会儿攀着拉动的丝向上,有时牵着丝向左右。把网的大梁扎下以后,从里面向外结,用后脚牵动着丝,一格一格地粘上去,织得那么均匀,真是巧夺天工。 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不多时,有一只出行的蚊子想从窗口飞过,撞到了蜘蛛网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啊!蜘蛛,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蜘蛛!(1)写出文中描写蜘蛛样子的语句。 (2)作者把蜘蛛和它的网分别比作什么?你能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吗?请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下来。
17. ( 19分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紫罗兰 我赞美紫罗兰,赞美它别具一格的颜色、姿态,赞美它顽强的生命力。 紫罗兰的叶子真奇怪,别的植物颜色是绿的,它却偏偏是紫色的,而且颜色是那样深,那样浓,好像有谁刚在那叶子上染上紫色,马上就要滴下来似的。紫罗兰的叶子狭长,跟竹叶的形状差不多。盘屈的茎枝毫无拘束地伸向四周,初生的芽儿茁壮向上。 紫罗兰的花是淡红色的。它好象是嵌在精致的紫色小船里的红玉石。紫罗兰的花十分小,有三片柔柔的花瓣,花瓣中间有几根黄色花蕊,就像戴着一顶顶金黄色的小帽儿,又像展翅欲飞的金蝴蝶。它们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弯,有的直。看上去,那几个花蕊好像正围着一个圆圈游戏,玩得多开心!要是你去闻,鼻子还未凑近,一股淡淡的香味早钻进了鼻孔。雨洒在叶面上,结成了一个个晶莹的小水珠儿,春风拂过,不时机灵地钻进泥土里。 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有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玩得高兴,一不小心,把一枝紫罗兰折断了。当时我很后悔,这么美的枝叶就要枯萎了,我的眼睛润湿了,呆呆地站在那儿。李阿姨见此情景,走过来对我说:“不要紧,断了可以再插上,它又会生根,长出很多很多紫罗兰来。”哦,没想到它的生命力这么强,离开了根,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果然,不几天,那枝紫罗兰真吐出了嫩芽儿。 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1)短文的结构方式是( ) A.总起——分述——总结
B.总述——分述
C.分述——总述(2)①短文开头的特点是________。 ②短文结尾的特点是________。③开头和结尾的关系是________。(3)第3自然段的前六句,先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接着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最后写了紫罗兰花的________。 (4)根据段意给短文分段。 第一段:写作者赞美紫罗兰。第二段:写紫罗兰叶子和花的颜色,以及姿态。第三段:写紫罗兰的生命力很强。第四段:写紫罗兰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5)写出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6)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________作用。 ①概括这段内容。 ②点明这段中心。
答案
一、单选题1【答案】D 2【答案】 B 3【答案】 C 4【答案】 (1)B
(2)D
(3)C
二、判断题5【答案】正确 6【答案】 (1)错误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三、填空题7【答案】墙壁题诗 8【答案】认识;清楚;指庐山真实的景色;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色深绿,花色红艳;吹箫打鼓;同“原”,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四、问答题9【答案】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五、综合题10【答案】 (1)蟋蟀挖掘的洞穴
(2)蟋蟀的整个身躯那样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算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这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11【答案】 (1)适应周围的环境,不论环境如何都能满足
(2)对于一般的昆虫来说,只要能够找到一个临时的藏身之地就满足了,而蟋蟀却不同,它不愿意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择址,自己一点一点地挖掘。这句话照应了课文的题目,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把蟋蟀的藏身的洞穴叫做“住宅” 12【答案】 (1)A
(2)C,D,E 13【答案】 (1)符合;打量
(2)①看天色这么黑沉,今天果然下雨了。②这些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 14【答案】 (1)符合;打量
(2)①看天色这么黑沉,今天果然下雨了。②这些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 15【答案】 (1)一把巨伞;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刺毛球;小铃铛
(2)A
(3)B
六、现代文阅读16【答案】 (1)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
(2)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好处:生动形象地表明蜘蛛和它的网有什么特点。
(3)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 17【答案】 (1)A
(2)紧扣文题,总起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点题,总结全文,点明中心;首尾呼应
(3)颜色;姿态;香味
(4)第1自然段;第2—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5)啊!紫罗兰,用它那朴实而又别具风韵的美,默默地美化着人们的生活,我赞美紫罗兰!
(6)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