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课时训练
展开(满分60分 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eq \r(2)F1
C.2F1 D.无法确定
解析:其它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F1,方向与F1反向,当F1转过90°时,三力合力为eq \r(2)F1,B正确。
答案:B
2.质量为m的长方形木块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应该是( )
A.沿斜面向下 B.垂直于斜面向上
C.沿斜面向上 D.竖直向上
解析:如图所示,物体受重力mg、支持力FN、摩擦力F而处于静止状态,故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必与重力等大反向,D正确。
答案:D
3.如图1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木块与水平
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均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
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2m的
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
B.当F逐渐增大到FT时,轻绳a刚好被拉断
C.当F逐渐增大到1.5FT时,轻绳a还不会被拉断
D.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大于4∶1
解析:取三木块为整体,则有F-6μmg=6ma,取质量为m、3m的木块为整体,则有FTa-4μmg=4ma,隔离m则有FTb-μmg=ma,所以绳断前,a、b两轻绳的拉力比总为4∶1,与F、μ无关,A对D错;当a绳要断时,则a=eq \f(FT,4m)-μg,所以拉力F=1.5FT,B、C错。
答案:A
4.经验告诉我们:当装有水的水杯壁上有一个孔时,在水压作用下,水会从孔中流出来。现在我们把这个水杯斜向上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 )
A.水从孔中斜向上流出 B.水从孔中斜向下流出
C.水从孔中水平流出 D.水根本不会流出
解析:水杯斜向上抛出后,水杯和杯中的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小孔以上部分的水对以下部分的水没有压力,水不会从孔中流出。
答案:D
5.如图3所示,一定质量的物体用两根轻绳悬挂在空中,其中绳OA固定不动,绳OB在竖直平面内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则在绳OB由水平转至竖直的过程中,绳OB的张力大小将( )
A.一直变大 B.一直变小 图3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根据重力的作用效果将其分解在绳OA、OB所在的方向上,如图所示,F1是对绳OA的拉力,F2是对绳OB的拉力。由于OA方向不变,当OB向上转动,转到与OA绳方向垂直时,OB上的拉力最小,故OB上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D
6.“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4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则下列有关人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图4
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为零
解析:由于在b点时重力与绳的拉力平衡,则人在ab段重力与拉力的合力的方向向下,产生向下的加速度,则人处于失重状态,在bc段处于超重状态。
答案:D
7.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垂直于滑板面。如图5所示,运动员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滑板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θ=37°,滑板匀速运动,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0 kg,忽略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水平牵引力为(sin 37°=0.6)( ) 图5
A.1 250 N B.1 000 N
C.750 N D.500 N
解析:把人与滑板看作一整体,对其受力分析知:
F′=mgtan 37°=100×10×0.75=750 N,C正确。
答案:C
8.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6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6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解析:加速时顾客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匀速时受两个力:重力、支持力,A、B错误;如图所示,加速时,摩擦力方向向右,与支持力的合力,即扶梯对顾客的作用力向右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顾客对扶梯的作用力方向向左下方;匀速时,顾客不受摩擦力作用,支持力等于重力,即顾客对扶梯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C正确,D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9.某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 kg的物体,而在一个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80 kg的物体。求:
(1)此电梯的加速度?
(2)若电梯以此加速度上升,则此人在电梯里最多能举起物体的质量?(g取10 m/s2)
解析:(1)站在地面上的人,最大举力F=m1g=600 N。
在加速下降的电梯里,人的最大举力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m2g-F=m2a,
故a=g-eq \f(F,m2)=(10-eq \f(600,80)) m/s=2.5 m/s2。
(2)若电梯加速上升,则由牛顿第二定律:F-m3g=m3a,所以m3=eq \f(F,g+a)=eq \f(600,12.5) kg=48 kg。
答案:(1)2.5 m/s2 (2)48 kg
10.如图7所示是电梯上升的速度—时间图像,若电梯地板上放一质量为20 kg的物体,则:
(1)前2 s内和4~7 s内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各为多少?
(2)整个运动过程中,电梯通过的位移为多少?(g取10 m/s2)
解析:(1)前2 s内的加速度a1=3 m/s2。图7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
F1=m(g+a1)=20×(10+3) N=260 N。
4 s~7 s内电梯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2=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
F2=m(g-a2)=20×(10-2) N=1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前2 s内和4-7 s内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各为260 N和160 N。
(2)7 s内的位移为x=eq \f(2+7,2)×6 m=27 m。
答案:(1)260 N 160 N (2)27 m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14 力学单位制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14 力学单位制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牛顿第三定律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