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90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2)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90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设计
第四节 实验 : 研究平抛运动
一、设计思想
本节为实验教学课,在实验中,要求学生首先设法描绘出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轨迹判断是否为抛物线,此类为验证性研究课题实验。而另一目的是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又属于测量性研究课题实验。都是学生已有的关于平抛运动规律知识并得到平抛轨迹为抛物线,再进行验证和测量计算,所以学生应该学习制作技术和实验技术,通过实践,就会懂得,在原理上是很简单的东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是会涉及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是实验操作方法上的培养。因为"实验的精髓在于控制"的思想,在平抛物体实验中非常突出,在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从实验的设计、装置、操作到数据处理。除此之外,本节课也注重并安排了对学生的思维拓展、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环节。同时,为体现新教材思想,设计了课后的课题研究,对比实验设计思想方法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平抛运动的条件和相应的控制办法,能通过实验描绘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知道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方法。
3、能灵活运用平抛运动规律,分析得出测量初速度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进行控制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2、体会“描迹法”是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3、通过测量、计算,尝试进行误差分析及其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发展能力,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2、培养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意识,
3、认识利用物理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差异,体会物理模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 掌握实验原理、器材、步骤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2、 理解平抛运动规律,能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不是抛物线,
3、 会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教学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描绘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2、能灵活运用平抛运动规律计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3、根据本实验对实验进行改进或拓展,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学内容及变化:
本节内容包括正文、参考案例、说一说、问题与练习四部分,与原教材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原教材是通过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设计数据表格及结果分析,只是通过实验描迹和计算初速度,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能力的目的,从而不能充分理解实验,从而不能充分运用平抛运动规律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新教材从内容和结构设计上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材给出一些参考案例,启发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设计实验,加深了对实验理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脑、动手实验,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把获得的信息演绎、归纳成结论,加深对平抛运动规律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导言:根据课前就各种条件因素等考虑,同学们和我都赞同选择教材P12参考案例1来做此实验
(二)实验过程:
教师多媒体展示
1.[实验目的]
(1)学习描绘曲线运动轨迹的方法并判断是否为抛物线
(2)测定平抛小球的初速度,巩固对平抛运动性质的认识
2.[实验器材]
①J2135-1型碰撞实验器(斜槽轨道)②小球③白纸④有孔卡片⑤平木板⑥铅笔⑦图钉4枚⑧刻度尺⑨竖直固定木板的支架⑩小铅锤
点拨:小铅锤仅用作校准平木板是否竖直和在木板上作竖直线
3.[实验原理]
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x=v0t,竖直方向y=gt2/2,两个分运动合成可得轨迹方程y=gx2/2v02;可得初速v0=x。
4.[实验步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指导)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的木板上,如图1。
点拨:如果木板不铅直将影响球的飞行,可能相撞或摩擦,因此要用铅锤线校准。
(2)在紧靠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
点拨:固定斜槽时要使其末端切线水平,(学生讨论得出)确保小球飞出作平抛运动,(小组同学共同想出)可将小球置于平轨部分,若球随遇平衡即可。
(3)确定小球飞出时的初始位置即坐标原点O,并过O用铅锤线描出y轴竖直方向。
点拨:坐标原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是球在槽口时其球心在竖直纸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如图2所示,即O点在水平槽口端点正上方r处。
学生可按教材提示方法,用铅笔试探描出小球的位置,使学生尝试到如何用简单的方法研究问题.也可给予提示:
(4)把事先做好的带孔的卡片用手按在竖直木板上,调节卡片位置,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从卡片孔穿过,用铅笔记下小球穿过孔时的位置,如图1所示。
点拨:小球每次应在相同的适当高度从斜槽上滚下,在斜轨上释放小球不宜用手指,而要用斜槽上的球夹或挡板(如尺子),这样做重复性好,能确保每次的初速相同。
(5)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再画一条水平向右的x轴,(与v0方向相同)
(6)根据记下的小球穿过孔的一系列点的位置,画出平滑曲线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学生分组实验基本完成以后,教师可选择一组同学实验所描绘出的轨迹,用投影展示,并提问:如何判断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学生思考并交流建议)
接下来教师进行启发:想一想,利用所绘出的平抛运动的轨迹还能进行什么研究?(在学生发表意见后,给出步骤(7) )
(7)在曲线上(轨迹上)选取距O点远些的点测出它们的坐标(x,y),填入表中来计算球的初速度,最后取平均值。
点拨:计算初速度不取用由卡片描的点,而重新在画出的x轴上由O起取出几个等距离的点,再由轨迹曲线测量出各点所对应的下降高度,看这些高度的比值是否近似等于1:4:9:……(想一想这样做,可达到怎样的目的)
点评:一是验证了平抛运动的性质,二是减少计算的麻烦和减小结果的误差。
[实验记录]g=_________米/秒2
参考点 | X坐标/m | y坐标/m | 运动时间/s | 初速度/ms-1 | 初速度平均值/ms-1 |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E |
|
|
|
| |
F |
|
|
|
|
各组讨论总结(1):小球从同一高度滑下而算出的初速度不同,引起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①重做实验时竖直木板位置发生改变,使描出原点O发生变化。
②重做次数太少,描绘的点子太稀,轨迹不平滑,使所选坐标点发生偏差。
③卡片的孔太大,每次描点,坐标发生偏差。
④用直尺测x,y有误差。
⑤槽口末端未保持水平,使算出v0偏小。
(2)易错的是:小球抛出的初始位置即y-x坐标系的原点O的定位。
(3易忘的是:小球每次在相同的高度滚下,板子不能移动,忘记初始位置。
5.[实验结论]
平抛实验中小球作平抛运动轨迹是抛物线,其平抛初速度
三、创新能力培养
1、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
x、y轴都画出,坐标原点未画出的数据处理
例1.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3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_____(用L,g表示),其值为______(取g=9.8m/)。
分析与解:根据题意,仔细审查图中a、b、c、d四点的相对位置,发现相邻的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均为2L,这里就隐含着“物体在相邻的两点间运动时间相等”的条件,设这相等时间为,由于竖直方向是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运动,由可得,再由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得,联立上述两式解得。
2、实验目的的创新
利用平抛运动测子弹的速度
例2.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初速度方法。提供实验器材:弹射器(含弹丸,如图所示。铁架台(带有夹具)、米尺
(1)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示意图。
(2)在安装弹射器时应注意:___________。
(3)实验中需要测量的量(并在示意图中用字母标出):______。 图4
(4)由于弹射器每次射出的弹丸初速度不可能完全相等,在实验中应采取的方法是___ 。
(5)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 弹射器只有保持水平,弹出的弹丸的运动才是平抛运动,则下降的竖直高度y,可以利用,求出平抛运动的时间;测出水平位移,可求出水平速度,进行多次实验,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实验示意图如图5所示;
(2)弹射器必须保持水平;
(3)弹丸下降高度y和水平射程;
(4)在不变高度y的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水平射程x,得出
平均水平射程;
(5) 图5
3.利用平抛运动测水泵流量
例3、物理学是很实用的一门学科,在工农业生产中有许多运用。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农民估测出农用水泵的流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流管横截面的流体体积称为流量)。已知水泵的出水管是水平的,且出水管外径在10cm左右。提供的实验器材有:一把钢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一长直细木棒和一重锤线。
(1)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在图6上标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
(2)用测得的物理量和有关常量,写出计算水泵流量的表达式为:Q= 。
分析与解:(1)用游标卡尺测出水管的内径D,用重锤线和钢卷尺测出水管中心离地面的高度y,用木棒从出水口正下方伸到水落地点的中心,在木棒上做上标记,用钢卷尺测出出水的水平射程x ,如图7所示。
(2)
四、思维拓展:在实验过程中,还能想出其他办法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通过的位置吗?(小组探讨交流,发表建议)
五、课题研究:根据自己条件,课后可选择教材正文另外两个实验方案,以及《问题与练习》中两个方案研究平抛运动,进行对比,找出思想方法上的异同。
六、教学评价
评价内容 | A | B | C |
1.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水平 |
|
|
|
2.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
|
|
|
3.学生正确使用仪器、合理操作水平 |
|
|
|
4.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
|
|
|
5.学生的交流意识、合作精神的情况 |
|
|
|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4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必修2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3.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教具,主要教学过程,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