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基础知识巩固导学案:《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74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巩固导学案:《牛顿第三定律》(新人教版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374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5 牛顿第三定律学案
展开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 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能用它解决简单的问题。
3.能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分析实际问题
3.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学习难点】
区别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方法指导】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学习过程】
任务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家回忆一下力是怎样定义的?怎么理解相互作用?你能举例说明吗?
(观察教材p80页图4.5-1和4.5-2)你能总结什么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演示实验
现在我们知道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①用手拉弹簧秤A之前,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零,说明两弹簧秤间无作用力;当用手拉弹簧秤A时,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 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 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 ,但两个示数总 .
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总是 ,并且总是 产生,同时 ,同时 .
②分析弹簧秤B受到A的拉力F方向和弹簧秤A受到B的拉力F方向,这说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总结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力.
(2)任一物体既是对另一物体的施力物,同时也是另一物作用的受力物.
(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任何一个力都可作为作用力或者反作用力.
做一做
1、在水平粗糙地面上滑行的木块,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几对?
A.一对 B.两对 C.三对 D.四对
2、两人分别用10N的力拉弹簧秤的两端,则弹簧秤的示数是( )
A.0 8.10N C.20N D.5N.
任务二、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直线上。
2.表达式:(作用力)F=- F′(反作用力),式中的“一”号表示方向相反。
3.重要意义
①牛顿第三定律独立地反映了力学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是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的重要补充,定量地反映出物体间相互作用时彼此施力所遵循的规律,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②全面揭示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性质和四个特征。
三个性质是:
A.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彼此相互作用的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各自的作用效果;
B.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分先后;
C.相互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的,成对出现的。
四个特征是:
A.等值:大小总是相等的;
B.反向:方向总是相反的;
C.共线:总是在同一直线上;
D.同性:力的性质总是相同的。
③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顾施力、受力两个方面,是正确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定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也必然相互关联,借助定律可以从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过渡到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
④牛顿第三定律所阐明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这种关系与作用力性质、物体质量大小、作用方式(接触还是不接触)、物体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
例1、一个大汉(甲)跟一个女孩(乙)站在水平地面上手拉手比力气,结果大汉把女孩拉过来了,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大汉拉女孩的力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B.大汉拉女孩的力不一定比女孩拉大汉的力大。
C.大汉拉女孩的力与女孩拉大汉的力一定相等。
D.只有在大汉把女孩拉动的过程中,大汉的力才比女孩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
暂相持过程中,两人的拉力一样大。
做一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拔河比赛时,胜方拉对方的力大于输方拉对方的力
B.马能拉车前进是因为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C.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与地球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一定相等
D.用锤钉钉子,锤对钉的打击力与钉对锤的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
2、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人走路时,只有地对脚的反作用力大于脚蹬地的作用力时,人才能往前进;
②物体A静止在物体 B上,A的质量是B的质量的1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
③以卵击石,石头没损伤而鸡蛋破了,是因为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三、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小组讨论完成)
【达标检测】
1、下面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只有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只有物体接触时,物体间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2.一本书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书的重力,它们是一对相互平衡力。
B.书所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与反作用力。
C.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的重力,它们是同一性质的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F
3.用水平外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而保持静止状态,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平衡。
B.木块重力与墙对木块的静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外力F与墙对木块的正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木块对墙的压力的反作用力与外力F大小相等。
4、两个小球A和B,中间用弹簧连结,并用细绳悬于天花板下,如图所
示,下面四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绳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A的拉力 B.弹簧对B的拉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A的拉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D.B的重力和弹簧对B的拉力
5.一物体受一对平衡力作用而静止。若其中向东的力先逐渐减小至0,后又逐渐恢复到
原来的值.则该物体( )
A.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B.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不断增大,增至最大时方向仍不变。
C.速度方向向东,速度大小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D.速度方向向西,速度大小先不断增大,后逐渐减小到0。
学习反思: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
同
之
点
相同点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3 牛顿第二定律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 牛顿第一定律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4 力的合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三章 相互作用4 力的合成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方法指导,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