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步骤,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什么是转动轴和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状态。
2:掌握力臂的概念,会计算力矩。
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转动平衡;
2: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三、教学难点:
力矩的概念及物体的转动方向的确定。
四、教学方法:
实验法、归纳法、讲授法
五、教学用具:
力矩盘、钩码、弹簧秤、投影仪、投影片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边我们共同学习了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请同志们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状态?
(2)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引入: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平衡——转动平衡
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转动平衡的概念
2:理解力臂和力矩的概念
3:理解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的平衡条件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转动平衡
(1)举例: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许多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转动;例如:门、砂轮、电唱机的唱盘,电动机的转子等;
(2)引导学生分析上述转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上述物体转动之后,物体上的各点都沿圆周运动,但所有各点做圆周运动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条直线就叫转动轴。
(3)介绍什么是转动平衡。
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4)课堂讨论:举几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的实例。
2:力矩:
(1)引言:通过上面例子的分析,我们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转动,那么力对物体的转动作用跟什么有关系呢?
(2)举例:
a:推门时,如果在离转轴不远的地方推,用比较大的力才能把门推开;在离转动轴较远的地方推门,用比较小的力就能把门推开。
b:用手直接拧螺帽,不能把它拧紧;用扳手来拧,就容易拧紧了。
(3)总结得到:力越大,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越大,力的转动作用就越大。
(4)力臂:
a: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即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力臂。
b:力臂的找法:
一轴:即先找到转动轴;
二线:找到力的作用线;
三垂直:即从转轴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则转轴和垂足之间的举例就是该力的力臂。
c:巩固训练:
画出右图中各个力的力臂:
(5)力矩:
a:定义:力F与其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用字母M表示。
b:共识:M=FL。
c:单位:牛·米(N·m)
(6)课堂讨论:
如何用力矩把初中学习过的杠杆平衡条件表示出来?
3:力矩的平衡:
(1)引言:刚才我们用力矩表示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这是力矩平衡的最简单的情形,那么力矩的一般平衡条件是什么呢?
(2)实验:
把力矩盘放好,使其内绕固定轴转动,按图示方法使盘在F1、F2、F3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量出这三个力的力臂L1、L2和L3,分别计算使圆盘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M1=F1L1,M2=F2L2,及使圆盘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M3=F3L3,总结有什么规律。
改变力的作用位置和大小重新做两次。
(3)总结得到力矩的平衡条件
a:实验总结:当所有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等于所有使物体向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之和时,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b:通常规定使物体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为正,使物体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的力矩为负;
c:力矩的平衡条件: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力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M1+M2+M3+……=0。
或者:M合=0
(4)说明什么是力矩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矩为零时的情形叫力矩的平衡。
4:巩固训练
如图所示,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铁棒,它可以绕O点自由转动,现用力F沿水平方向将OA棒缓慢地拉到图示虚线位置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不变,重力力臂不变,重力力矩变小;
B:重力不变,重力力臂变长,重力力矩变大;
C:F不变,F的力臂变长,F的力矩变大;
D:F变大,F的力臂变短,F的力矩变大。
七、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转动平衡:一个有固定转动轴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我们称这个物体处于转动平衡状态。
2:力臂及其找法
3:力矩及力矩的平衡。
八、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2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3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