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课件10(19张PPT)(新人教版必修1)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52789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打点计时器纸带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二.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如图所示。
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公式
(1)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2)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计算公式
S4 - S1 = S4 – S3 + S3 – S2 + S2 - S1 = 3a1T2
S5 - S2 = 3a2T2
S6 - S3 = 3a3T2
a= (a1+a2+a3) / 3=[(S4+S5+S6 )- (S1+S2+S3 )] /(3T)2
逐差法的实质是将纸带分为两大段处理。
⑶利用纸带可以求被测物体在任一计数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v:如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⑴纸带处理。从打点计时器重复打下的多条纸带中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这样做的好处是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便于计算。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 …
⑵利用s1、s2、s3 …可以计算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s2-s1、s3- s2、s4- s3…,如果它们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相等,则可以判定被测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⑷利用纸带求被测物体的加速度a。具体来说又有3种方法:
①“逐差法”:从纸带上得到6个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则
②利用任意两段相邻记数点间的位移求a:如
③利用v-t图象求a:求出A、B、C、D、E、F各点的即时速度,画出如右的v-t图线,图线的斜率就是加速度a。
例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每隔4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______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低, 0.08, 偏大(频率变小,则周期变大,由
可知a变小,若仍然按T不变计算,显然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大)。
练习1. 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测得各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不是一个恒量,其主要原因是[ ]A.长度测量不精确B.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间隔不均匀C.运动中受到变化的摩擦力作用D.木板未调成水平
例2. 如图所示的部分纸带记录了“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实验小车匀加速运动的情况,已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1.00m/s2,A与B、B与C、C与D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AB=11.0cm,BC=15.0cm,CD=19.0cm,则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 s,当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是vc= m/s
所以T=0.2s,即: Δ=0.2s
m/s=0.85m/s.
练习2.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下落物体带动的纸带如图.电源的频率为50Hz,从纸带上连续取出A、B、C、D、E、F六个计数点,用米尺测出A、B两点间距离S1=4.08cm,E、F两点间距离S2=5.64cm,试写出用S1、S2和相邻两点间时间间隔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g=_______,代入数据求出g=______.
练习3. 图是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部件是__________,此实验中若发现打点的痕迹很轻但工作电压正常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按操作的难易程度按先易后难进行填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永久磁铁;调整振针长度或更换复写纸;或调整振针的固有频率使之与50Hz交变电流产生的策动力共振
例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
(1)计算vF的公式为vF=____;
(2)根据(1)中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
试在图中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并求物体的加速度a=____m/s2;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51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a=0.425±0.005m/s2
练习4. 某次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小车带动的纸带如图,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用S1、S2、S3、S4、S5、S6 表示,计数
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则如下计算小车加速度大小的式子中正确的是[ ]A.(S6-S1)/(5T2)B.(S3+S4-S1-S2)/(2T2)C.(S5-S2)/(3T2)D.(S4+S5+S6-S1-S2-S3)/(3T2)
例4.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的加速度,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记数点.测得:s1=1.40 cm,s2=1.90 cm,s3=2.38 cm,s4=2.88 cm,s5=3.39cm,s6=3.87 cm。
1)在计时器打出点1、2、3、4、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 cm/s,v2= cm/s,v3= cm/s,v 4= cm/s,v5= cm/s。作出v-t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cm/s2。(2) 利用逐差法求出a= cm/s2
练习5.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1)测量原理根据的公式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要用到的器材和测量仪器有[ ]A.小车B.一端带滑轮的木板C.打点计时器D.低压交流电源E.小钩码F.秒表G.刻度尺H.纸带I.细绳
A、B、C、D、E、G、H、I
3)某学生在实验中操作有如下步骤,试按合理的顺序把步骤序号填在下面的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把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固定在小车后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并与电源相连接;C.换上新纸带,重作两次实验;D.把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边;E.先让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放开小车;F.把一条跨过滑轮的细绳一端拴在小车上,另一端吊一钩码;G.断开电源,取下纸带;H.求出三次测量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的最后结果.
D、B、A、F、E、G、C、H
例5.为了测定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启动时的加速度,某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爆光的照片,如图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秒爆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4.5米,那么这辆汽车的加速度约为 A. 1 m/s2 B. 2 m/s2 C. 3 m/s2 D. 4 m/s2
车身长4.5米,占标尺上3小格,
由图读出第一、第二次闪光 汽车相距
S1=1.5×8=12米,
第二、第三次闪光汽车相距
S2=1.5×13.8 = 20.7米
得 a = (20.7 –12)/ 4 = 2.2 m/s2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课文内容ppt课件,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磁打点计时器,正负脉冲输入插座,墨粉纸盘,限位孔,t002Xn,测量过程的读数方法,∆X1,∆X2,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示范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疏密与速度的关系,测量原理,用图象表示速度示例,一建系,二描点,三连线作图,速度-时间图像,实验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