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展开诗情画意(教案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湘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课题:诗情画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二课时
教材分析: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中,江南私家园林艺术在整个私家园林艺术中极具代表价值。教材选择江南私家园林作为教学主体,从极负盛名的名园拙政园入手,尝试引导学生 以拙政园连接贯通园林空间的石桥作为媒体展开教学,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感受古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
学生分析:学生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知识储备和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与清晰地表达一座园林空间布局关系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如果能结合园林布局对应绘制一幅空间平面示意图辅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目标:1、简单了解中国代建筑艺术的相关知识;
2、简单了解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相关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欣赏知名园林。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探讨
教学重点:古典园林的欣赏
教学难点:亭子的设计效果图的绘制
教学用具:相关挂图及适当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用具:教相关学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欣赏
一、新课导入
以桥、廊、径等交通为纽带,展示体现江南园林交通关系为主的一组图片资料。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园林“可居、可游、可赏”的审美意境。
二、对比展示与分析教材P22——23中三座亭子的造型(侧重从亭子的顶、柱檐、台阶等结构入手,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各自造型的差异,注意细化形状、位置、组合关系几个方面的比较,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每座亭子的其他造型特点。)
(图略)
欣赏:(1)、P22苏州拙政园的亭子四面都设计有调门,人在亭中放眼周边,可见皆成的风景图画,是框景的妙笔。
(2)、P23苏州拙政园的亭子背面设计有一面墙壁,在其中央漏出一处窗户洞,透出亭子后面的翠竹,并借此“画面”为中心挂有对联与匾额。
(3)、P23苏州留园的亭子四面皆空,没有丝毫阻挡视线的其他设计,可以居高四处眺望周围园林中的景致。
三、亭台楼榭的综合建筑图片展示(尝试比较传统园林建筑中的共性与个性点,重点感受园林建筑高低、大小、错落、曲直等方面对比统一的形式关美感。)
(图略)
四、出示一幅室外园林小景环境图片(对应展示几个配套的亭子造型设计样式)
(图略)
五、作业要求
学生独立动手设计与绘制亭子,若有兴趣,可为同一环境设计几个不同样式的亭子。
六、小结
简要评价学生作业情况
七、教后感
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对古典园林艺术的了解不够,造成了学生欣赏上的困难,作业上的障碍,要强调学生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做个博学的人才!
诗情画意(教案设计)
九年义务教育湘教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课
襄樊市第三十三中学 张 俊
二OO九年六月
2020-2021学年第6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6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诗情画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诗情画意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浙美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诗情画意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