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 第2课时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北师大2019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1.3.2 集合的补集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北师大2019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4.3.2 对数函数y=log2x的图像和性质-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北师大2019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5.1.1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性-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北师大2019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5.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值-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新教材配套学案(北师大2019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函数2 函数2.1 函数概念导学案
展开2.2.1 函数的概念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理解函数的概念;(重点)
2、会求函数的定义域;(重点)
3、在集合对应的基础上理解函数的概念,并能应用函数的有关概念解题。(难点)
学科素养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2、通过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知识清单】
- 函数的有关概念
一般地,给定两个 实数集A与B,以及对应关系f,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 实数x,按照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 的实数y=f(x)与x对应,则称f为定义在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 。
其中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自变量取值的范围(即数集A)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所有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称为函数的值域.
- 函数的三要素
, ,
3.同一个函数
如果两个函数表达式表示的函数 相同, 也相同(即对自变量的每一个值,两个函数表达式得到的函数值都相等),则称这两个函数表达式表示的就是同一个函数.
【基础过关】
1.下列三个说法:
①若函数的值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定义域也只含有一个元素;
②若f(x)=5(x∈R),则f(π)=5一定成立;
③函数就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2.如图可作为函数y=f(x)的图像的是( )
【经典例题】
题型一 函数的概念
【例1】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到B的函数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A=B=[-1,1],x∈A,y∈B且x2+y2=1;
②A={1,2,3,4},B={0,1},对应关系如图;
③A=R,B=R,f:x→y=;
④A=Z,B=Z,f:x→y=.
题型二 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f(x)=; (2)f(x)=+; (3)f(x)=+x0+;
题型三 求函数值
【例3】已知f(x)=x2-4x+2,g(x)=x+1
(1)求f(2),f(a),f(a+1)的值;(2)求f(g(3))的值
题型三 判断是否为同一个函数
【例4】下列各组函数:
①f(x)=,g(x)=x-1;②f(x)=,g(x)=;
③f(x)=·,g(x)=;④f(x)=,g(x)=x+3.
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________(填上所有同一个函数的序号).
【课堂达标】
1.若f(x)=,则f(3)=( )
A.2 B.4
C.2 D.10
2.下列图象表示函数图象的是( )
3.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相等函数的一组是( )
A.f(x)=|x|,g(x)= B.f(x)=,g(x)=()2
C.f(x)=,g(x)=x+1 D.f(x)=·,g(x)=.
4.已知,则等于( )
A. B. C. D.
5.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数目是( )
A.1 B.0 C.0或1 D.1或2
6.(多选题)已知,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则______________.
8.若函数f(x)=,g(x)=,则的值为____________.
9.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求f(-1),f(12)的值.
【能力提升】
1.下列各组函数是同一函数的是( )
A.与 B.与
C.与 D.与
2.函数的定义域为( )
A.且 B.且
C. D.
3.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4.已知函数,若,则实数( )
A. B. C.2 D.9
5.下列函数中,不满足:的是( )
A. B. C. D.
6.(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一定只有一个数与之对应
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可以是空集
C.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数集
D.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确定后,函数的对应关系也就确定了
E.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
7.(多选题)下列各组函数表示不同函数的是( )
A.,B.,
C.,D.,
E.,
8.若函数的定义域为[-2,2],则函数的定义域为 ______.
9.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到B的函数的序号为________.
①,;
②A={1,2,3,4},B={0,1},对应关系如图:
③,;
④,.
10.设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M到集合N的函数关系的是________.
11.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2)求的值;
(3)求的值(其中且).
12.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求证:是定值;
(3)求的值.
13.(1)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5],求函数f(x2+1)的定义域.
(2)已知函数f(2x2-1)的定义域是[1,5],求f(x)的定义域.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1. 非空,每一个,唯一确定,y=f(x),x∈A,{y∈B|y=f(x),x∈A}
2.定义域,对应关系,值域
3.定义域,对应关系
【基础过关】
1.(2)①错误.若函数的值域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定义域不一定只含有一个元素;
②正确.因为f(x)=5,这个数值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所以f(π)=5;
③错误.函数就是两个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
2.观察图像可知,A,B,C中任取一个x的值,y有可能有多个值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图像.D中图像是函数图像.
【经典例题】
例1、答案:②
解析:对于①项,x2+y2=1可化为y=±,显然对任意x∈A,y值可能不唯一,故不符合.对于②项,符合函数的定义.对于③项,2∈A,但在集合B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对于④项,-1∈A,但在集合B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故不符合.
例2、[解析] (1)要使f(x)有意义,则有3x-2>0,∴x>,
即f(x)的定义域为.
(2)要使f(x)有意义,则⇒x≥-1且x≠2,
即f(x)的定义域为[-1,2)∪(2,+∞).
(3)要使f(x)有意义,则
解得x≥-4且x≠0,x≠-2,
即f(x)的定义域为[-4,-2)∪(-2,0)∪(0,+∞).
例3、[解析] (1)f(2)=22-4×2+2=-2,f(a)=a2-4a+2,
f(a+1)=(a+1)2-4(a+1)+2=a2-2a-1.
(2)g(3)=3+1=4,∴f(g(3))=f(4)=42-4×4+2=2.
例4、【答案】 (1)B (2)③
解析:
①定义域不同,f(x)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R.
②对应关系不同,f(x)=,g(x)=.
③定义域、对应关系都相同.
④对应关系不同,f(x)=|x+3|,g(x)=x+3.
综上,只有③中两个函数表示同一个函数.
[课堂达标]
1.答案:A.
【解析】
因为f(x)=,所以f(3)==2.
2.答案:C
【解析】
根据函数定义知,对定义域内的任意变量x,都有唯一的函数值y和它对应,即作垂直x轴的直线与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有一个交点即x是定义域内的一个变量,无交点即x不是定义域内的变量).显然,只有答案C中图象符合.
3.答案:A
【解析】
A中定义域,对应关系都相同,是同一函数;B中定义域不同;C中定义域不同;D中定义域不同.
4.B
【解析】
【分析】
直接代入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
解:因为,所以.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由已知函数的解析式求复合函数的解析式,属于基础题.
5.C
【解析】
【分析】
根据函数概念即可判断选择.
【详解】
由函数概念得:对应定义域内每一个自变量有且仅有一个函数值与之对应,
即当在定义域内时,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交点有且仅有一个,
当不在定义域内时,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没有交点,
所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的公共点数目是0或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概念,考查基本分析判断能力,属基础题.
6.BD
【解析】
【分析】
利用换元法求出的解析式,再对选项进行一一验证,即可得答案.
【详解】
令,∴.
∴.
故选:BD.
【点睛】
本题考查换元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函数值的求解,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7.8
【解析】
【分析】
先用换元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再计算函数值.
【详解】
,则,代入得:
,∴,
∴.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求函数解析式,求函数值,解题方法是换元法.另解:令,则,∴.
8.
【解析】
【分析】
将代入计算,再将代入即可得结果.
【详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值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9.【解析】
(1)根据题意知x-1≠0且x+4≥0,所以x≥-4且x≠1,即函数f(x)的定义域为:
[-4,1)∪(1,+∞).
(2)f(-1)=-=-3-.
f(12)=-=-4=-.
【能力提升】
1.B
【解析】
试题分析:取,由图象可知,此时注水量大于容器容积的,故选B.
考点:函数图像.
2.A
【解析】
【分析】
由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个行驶的时间,都有唯一的速度对应,结合函数的概念,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每个行驶的时间,都有唯一的速度,
所以两个变量“时间”与“速度”之间是函数关系.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概念及其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函数的基本概念,合理判定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1)距离地面的高度,温度;(2)t=﹣6h+20;(3)﹣22℃
【解析】
【分析】
(1)由于温度是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自变量是距离地面的高度,因变量是温度,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高度每增加1千米,温度降低6℃,所以两个变量之间是一次函数的关系,所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函数关系式;
(3)直接用(2)中得到的关系式求解
【详解】
(1)由图可知,
表中自变量是距离地面的高度,因变量是温度,
(2)设t=kh+b,
则, 得,
即h与t关系是:t=﹣6h+20;
(3)当h=7时,t=﹣6×7+20=﹣22(℃).
所以距离地面7千米的高空温度是﹣2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两变量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4.(1)随着单价的提高,日销售量在减少,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日销售量减少40桶,销售单价与日销售量之间为函数关系;(2)单价确定为11.5元,获得最大利润为1490元.
【解析】
【分析】
(1)由销售单价与日销售量的表格可知,销售单价与日销量成函数关系;
(2)先求解出日销售量与销售单价的函数关系式,再列出利润关于的解析式,然后确定利润最值及利润最大时销售单价的值.
【详解】
(1)随着单价的提高,日销售量在减少,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日销售量减少40桶,销售单价与日销售量之间为函数关系;
(2)设销售单价为元,获得的利润为元.设日销售量满足:,
由图表可知,日销售量为:,解得,,
即,
根据题意得,
即
当时,
所以单价确定为11.5元,获得最大利润为1490元.
【点睛】
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考查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解答时,关键在于列出利润关于销售单价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最值.
5.(1)共行驶了22分钟,期间的最大速度为80千米/小时,有4个时间点车速为20千米/小时;(2)函数关系式,发12分钟时车速为20千米/小时.
【解析】
【分析】
(1)根据某辆汽车的行驶情况记录的函数图象,可得该汽车共行驶时间,以及最大速度和车速为20千米/小时的时间点,得到答案;
(2)在出发10分钟到18分钟这段时间中,设为,根据表中的数据列出方程组,即可求得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到答案.
【详解】
(1)根据某辆汽车的行驶情况记录的函数图象,可得该汽车共行驶了分钟,
期间的最大速度为80千米/小时,有4个时间点车速为20千米/小时;
(2)在出发10分钟到18分钟这段时间中,速度与时间是一次函数关系,
设为,
由图表中的数据,可得当时,,当时,,
代入得,解得,
所以速度(千米/小时)与时间(分钟)的函数关系式:,其中
当时,即,解得,即出发12分钟时车速为20千米/小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以及函数的图象的识别与应用,着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以及运算与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 函数概念导学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2.1 函数概念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3 不等式3.2 基本不等式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预备知识3 不等式3.2 基本不等式学案及答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清单,基础过关,经典例题,课堂达标,能力提升,参考答案,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随机现象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1 随机现象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清单,经典例题,课堂达标,能力提升,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