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6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 ( 2分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蕴含着的道理是:( ) A. 当局者迷,旁边者清。
B. 局部的细致观察,有利于看清事物的真面目。
C. 对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冷静地进行调查分析,就容易主观地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该事物。3. ( 2分 ) 读下面的词语,选择排列正确的一组( ) A. 篇 段 词 字 句 B. 篇 段 句 词 字 C. 段 篇 词 字 句4. ( 6分 ) 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题西林壁( )
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名目。
B.书写,题写。
C.古指额头。(2)只缘身在此山中( )
A.因由,原因。
B.沿,顺着。
C.边。
D.因为。(3)山重水复疑无路( )
A.不信,因不信而猜度(duó)。
B.不能解决的,不能断定的。
C.以为,怀疑。5. ( 2分 ) 选择四组成语中写得全对的一组( ) A. 完壁归赵 负荆请罪 应接不瑕 同心协力
B. 身临其境 无微不至 兴高彩烈 千均一发
C. 神计妙算 无优无虑 匠心独运 各抒己见
D. 安然无恙 川流不息 风驰电掣 再接再厉二、判断题6. ( 2分 ) 读诗《游山西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足”写出了农家待客的热情。 三、填空题7. ( 2分 )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慎重 郑重
①我国政府再一次________声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搜索 搜集
②每当学习新课前,我总要去________相关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8. ( 3分 )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静谧---________ 豪放---________ 鼓舞---________ 9. ( 1分 ) 本组词语中,有一个不是同类的________跳高游泳拔河赛跑运动10. ( 3分 )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这句话出自________国著名昆虫学家________所写的《________》。 11. ( 1分 ) 你会推理吗?请试一试。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的。
所以,________ 12. ( 8分 ) 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则—________—________ 户—________—________
肃—________—________ 间—________—________ 四、问答题13. ( 5分 ) 读古诗,回答问题。
①《题西林壁》中作者站在哪些地方观察庐山?看的结果怎样?
②你读了《游山西村》后两句,懂得了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14. ( 5分 ) 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所学的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 15. ( 5分 ) 课题“题西林壁”是什么意思? 五、综合题16. ( 5分 ) 带着问题阅读《爬山虎的脚》。 (1)爬山虎的脚指的是( )。 A.茎
B.叶
C.茎上的卷须(2)课文从( )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A.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B.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颜色
C.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D.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行的
E.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17. ( 10分 ) 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做题。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1)摘录描写蟋蟀动作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2)蟋蟀建筑住宅的工具是什么?
18. ( 12分 ) 根据古诗《游山西村》,回答下列问题。 (1)“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_______,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谁)在________(时候)________(做什么)的景象。 (3)“足”的意思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 (4)诗中的“山西村”在____。 A.今山西省山西村
B.今浙江绍兴
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19. ( 9分 )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有一只猫头鹰,它的叫声特别难听,每天晚上人们要睡觉的时候,它就尖声地叫起来。因此,人们都非常讨厌它,看见它就指责它。 猫头鹰很苦恼(nǎo),就对它的邻居斑(bān)鸠说:“我要搬家了,搬到东方去。” 斑鸠说:“你为什么要搬家啊?” 猫头鹰说:“这里的人们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家。” 斑鸠说:“不知道你想过没有,你不改变那讨厌的叫声,无论你搬到哪里,当地的人们都会照样讨厌你啊!” 猫头鹰听了,低下了头。(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这篇短文中有____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听了斑鸠的话,猫头鹰为什么低下了头? 20. ( 15分 ) 课外阅读。 蜘蛛结网 今天早上,我发现阳台的玻璃上端有一只蜘蛛在吐丝结网,很有意思。我忍不住停下来,在那里观察起来。 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它结网时先把几根长丝扎根在四周,它拉着丝上下翻动,一会儿头朝下,牵着丝定位,一会儿攀着拉动的丝向上,有时牵着丝向左右。把网的大梁扎下以后,从里面向外结,用后脚牵动着丝,一格一格地粘上去,织得那么均匀,真是巧夺天工。 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不多时,有一只出行的蚊子想从窗口飞过,撞到了蜘蛛网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成了蜘蛛的一顿美餐。 啊!蜘蛛,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蜘蛛!(1)写出文中描写蜘蛛样子的语句。 (2)作者把蜘蛛和它的网分别比作什么?你能在短文中找到答案吗?请写下来,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3)你从这篇短文中得到哪些启示?请写下来。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1)B
(2)D
(3)C 5.【答案】D 二、判断题6.【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7.【答案】郑重;搜集 8.【答案】宁静;豪爽;鼓励 9.【答案】运动 10.【答案】法;法布尔;蟋蟀的住宅 11.【答案】巴西和非州夫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12.【答案】侧;侧面;庐;庐山;箫;箫鼓;简;简朴 四、问答题13.【答案】①《题西林壁》是站在近处、远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结果还是没能看清它的样子。②《游山西村》即使陷入重重困境也不要放弃,只要抓住挈机就会解决问题,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14.【答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5.【答案】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五、综合题16.【答案】 (1)A
(2)C,D,E 17.【答案】 (1)扒、搬、踏、推、铺
(2)前足、后足、后腿
18.【答案】 (1)chónɡ;zhònɡ;重量
(2)农民;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3)足够;农家款待客人时的盛情
(4)B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我们陷入困境,不应放弃希望,只要坚持不懈,就可能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我们要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 六、现代文阅读19.【答案】 (1)6
(2)两;猫头鹰;斑鸠
(3)它认识到还是自己的错误,所以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20.【答案】 (1)这只蜘蛛是灰色的,像一粒小花生那么大,有八只脚,前后各两条长的,头上有两根触须,它的丝是从屁股上扯出来的。
(2)不到半个钟头,网就织成了,非常漂亮,活像一个八卦风筝,随风颤动。蜘蛛很得意地卧在当中,“独坐军中帐,等待飞来将。”好处:生动形象地表明蜘蛛和它的网有什么特点。
(3)小小的昆虫就有这么大的本领!我想不光人类,世上一切生物要想生存,就得动脑筋、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