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学案3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学案3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学案3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25076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及答案
展开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学习目标:
1.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等图文资料,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利用图表或资料,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课前预习:
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1.特点:世界人口分布 ,有的地区人口 ,有的地区人口 。
2.人口分布的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据课本图1.5、1.6和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图,概括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1)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 半球,尤其在北纬 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 地区。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 地区。
3.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
人口稠密区 | 主要原因 | |
① | 我国东部、 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
|
② |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 |
③ |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
|
④ | 东部和 东南部。 |
4.人口稠少区
人口稠少区 | 主要原因 |
⑤ |
|
⑥ |
|
⑦ |
|
⑧ |
|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因素 | 影响 | |
自然因素 | 气候 | 过于 、 、 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 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的 地区。 |
地形 | 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 地区, 地区交通便利,易于开发; 、 地区人口稀疏。 热带地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 |
水源 |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 、 等方面的优势,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在干旱地区,有 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 |
矿产 | 资源开采,形成许多矿业城市 | |
人文因素 | 生产力水平 | 农业社会,人口集聚在 地区; 工业社会,人口向 集聚,部分工业发达地区形成 带。 |
经济发展水平 |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 的地区,人口稠密。 | |
历史因素 |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 。 | |
政治、军事、文化等 |
|
合作探究:
探究1: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
1.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人口较为集中的城镇分布与水源有什么关系?
探究2: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据图1.8回答:
1.描述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2.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3. 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课后探究:我国人口分布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在探究我国人口分布的原因时,需要查找哪些方面的地图资料?
3.我国西北地区人口密度远远小于东南部地区,主要原因有哪些?
课后练习:
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等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东部。读图,回答1~2题。
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平原比山区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欧洲比亚洲多
2.关于①地区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气候适宜,雨热同期 B.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
C.日照充足,河湖密布 D.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下图示意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据此完成3~4题。
3.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 千米范围内 D.距河2 千米内人口最多
4. 影响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能资源分布 ②矿产资源分布 ③地形地势状况 ④取水便利程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右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读图,回答5~6题。
5.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示信息显示
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8.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A.太阳辐射能 B.地形 C.水能资源 D.年降水量
分析下表有关资料,完成9~10题。
国 家 | 日本 | 巴基斯坦 | 蒙古 | 澳大利亚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37.8 | 79.6 | 156.6 | 768 |
人口(万人) | 12500 | 14000 | 236 | 1766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331 | 176 | 1.5 | 2.3 |
9. 根据各国的数据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10.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开发历史的长短
C.政治经济因素 D.人类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
课前预习:
一. 世界人口的分布
1.很不均匀 稠密 稀少
2.(1)北20°—60°(2)沿海(3)低平
3.
人口稠密区 | 主要原因 | |
①东亚 |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等地。 | 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
② 南亚 | 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 | |
③欧洲西部 | 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 | 经济发达 |
④北美东部 | 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
4.⑤过于干旱⑥过于湿热⑦过于严寒⑧海拔高,高寒气候,且空气稀薄
二.严寒 干旱 湿热 中低纬度 低平 平原 高山 高原 高原 供水 水产养殖 水源 农业发达 城市 城市 高 稠密
合作探究:
探究1:1.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2.水源是制约塔里木盆地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因素,而水源主要来源是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水源最丰富的地区集中在盆地边缘,因此城镇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
探究2:1.芬兰人口分布不均匀; 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地区。
2.气温:较温和地区多,寒冷地区少;
降水:降水量大地区多。
3.南部多平原,人口较多; 北部多山地,人口较少。
4.交通: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经济:是芬兰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也是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经济发达;
政治:首都赫尔辛基位于南部。
探究3: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部或东南部沿海地区,亚马逊平原人口稀少。
亚马逊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湿热,巴西高原地势高,气候凉爽,降水适宜;
沿海地势平坦,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课后练习:
1.B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中低纬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主要是美洲),选B。
2.D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东亚和东南亚,②为南亚,③为欧洲,④为北美东部,①地区形成人口稠密区是因为该地自然条件优越,但是该地区绝大部分国家都为发展中国家,选D。
3. 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B错;距河1~2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距河7~10千米范围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内人口分布少,C错、D对。
4. B 解析: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①错;根据可知,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河谷较近的河谷低地附近,该处并不一定有矿产资源,说明矿产资源并非该流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②错;海拔较低处较为温暖,且地势较平坦处建设比较便利,这反映的是地形地势对该流域人口分布的影响,③对;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④对。选B。
5.D 解析:结合图例可以看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气候寒冷,交通不便,地广人稀。
6.C解析:相比较来说,该地区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开发历史较早,经济相对发达。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为山地、丘陵。
7.C 解析: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非常明显,A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B错;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C对;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D错。
8.B 解析: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澜沧江上游地区山高谷深,地表崎岖,人口稀少。选B。
9. D 解析: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故A选项错误。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故B选项错误。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故C选项错误。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故D选项正确。故选D。
10. A 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既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又有政治、经济、资源、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自然环境因素。故A正确,BCD错误。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设计,共15页。
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鲁教版 (2019)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分布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讲授新课,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导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易错易混点,要点导学,知识点一,考点:世界人口分布,学法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