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比大小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比大小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教材第 17 页的内容。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 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 5 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重点:会正确比较 5 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认识符号“>”“<”或“=”,并理解其含义。
主题图或小猴图片 3 张、梨的图片 4 张、桃的图片 3 张、香蕉的
图片 2 张。
1~5 的数字卡片、“”“=”的符号卡片。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师: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
师:有谁能够写出 1~5 的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师:它们谁比谁大,谁比谁小,你知道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课题:比大小。)
1.课件出示教材第 17 页图。
师:今天,小猴子们摘了很多水果,忙坏了。我们看看有几只猴子?它们摘了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师: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 3 种水果。)
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 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师:请你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香蕉
3432
师: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1)把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做比较。
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评出好的。(课件出示)
(2)认识“=” 。
师:小猴有 3 只,水蜜桃也有 3 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 和 3 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
出示“3=3”,读作:3 等于 3。
师:找找教室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几等于几?
师: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1,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
教师总结:两边相同用等号。
认识“>”“”。
师: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引出大于号):3 比 2 多,在 3 和 2 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师:这个式子 3>2 怎么读?(生:3 大于 2。)
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表示,那么 3 比 4 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 180 度就是小于号。
师:“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多少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被动和陈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左、右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 位置上、下、前、后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